APP下载

“两学一做”:理论诠释、现实指向与实践路径

2017-03-07王小萍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党两学一做治党

王小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两学一做”:理论诠释、现实指向与实践路径

王小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重视党员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自立自强的法宝。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战略部署。“两学一做”是新时期管党治党的重要战略部署,它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管党治党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党的意识淡化、自我要求不严与为官不为是“两学一做”的现实指向。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方法与有效推动是开展“两学一做”的现实行动路径。

“两学一做”;党员教育;从严治党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示要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落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项举措,随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两学一做”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两学一做”面向全体党员,是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部署。

一、党员、党员教育与全面从严治党:“两学一做”的理论诠释

政党是具有共同利益的特定阶级或阶层的代表,通过谋取政权和执掌政权等共同行动,实现其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结成的具有明确纲领和章程、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以及一定群众基础的现代政治团体。[1]政党是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的组织,它以执掌国家政权为目标,这是政党的一般特征。同时,作为一个组织,政党由有着一定的组织成员,这就是党员,政党由一定的党员来构成。细胞的质量决定了生物肌体的健康。党员是构成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决定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决定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广大党员呈现出何种战斗力,何种精神风貌,实际上决定了整个党的队伍的精神风貌和战斗力。党员的质量也就决定了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与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党员质量。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以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的、持续的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以确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超体量国家的执政党,实现有效执政与有效的国家治理,是作为执政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而在执掌国家政权和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的过程中,组织化调控是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的现实手段。而有效的组织化调控的实现,它依赖于和依托于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没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便失去了国家和社会建设的组织力量和基干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党管干部”的干部管理原则之下和“党国同构”的国家治理格局之下,党员尤其是党员中的干部是中国共产党有效执政的生命线,因此,需要不断的保障党员队伍的素质和提高党员的质量。

持续不断的学习是人类社会成长进步的阶梯,教育是学习的一个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发展年代,再到改革发展新时期,党员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方式。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注重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便创立了中央党校,专门的轮训和培训党员干部。在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先后开展了“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意在不断强化党员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员意识,保证党员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列宁也曾论述到:“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2]学习是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两学一做”包括“学”和“做”两个方面,所谓“学”,即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所谓“做”,意指做合格党员。“两学一做”是对于传统的、集中式的党员教育方式的一种继承,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治党决心的彰显,也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抓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略。所谓全面从严治党,不仅仅是“从严”,更突出在“全面”。它就包括既要管住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内,也要管住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既对于党员干部自身从严要求,也要对于党员的身边人从严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肩负自身使命的必然要求。以“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争做合格党员”为基本内涵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章是党的根本遵循,党规是党员所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定。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求用党章党规来管党治党,使管党治党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由党章党规的基本作用和功能决定的。同时,全面从严治党既是管党治党的总体方略,也是管党治党的现实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两学一做”就是其重要抓手。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有利于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而做合格党员,是对每一名党员的基本要求。争做合格党员,有利于广大党员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始终以党员的高标准对自己进行严要求;有利强化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党的意识淡化、自我要求不严与为官不为:“两学一做”的现实指向

“两学一做”有着其现实指向,它主要是为了根治,或者说是针对党内存在的三种不良现象,即党的意识淡化、自我要求不严与为官不为。党员是一定的身份的象征,是指加入到一定的政党之内的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中国共产党与其它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基本的区别就在于它对于党员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而当前,部分党员的党的意识淡薄。党员百姓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党员身份,在党不言党、在党不为党、在党不兴党,甚至与一些不法分子一道对党组织进行攻击、谩骂、诋毁,而丝毫不顾及党的形象与自身的党员身份。这种党员意识的淡化,从小的方面来看,是个人对于自身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够,没有能够维护党的形象,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职责。从大的方面来看,党员意识的淡化是党的软弱涣散的表现,它集中反映出了党在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中的问题,使得一些党员根本没有党的意识,而不合格的党员留在了党内,成为了党的蛀虫。从短期来看,党员意识的淡薄,影响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执政党的政治认同。从长期来看,党员意识的淡化,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党的战斗力,甚至影响党的执政安全。当然,党员意识的淡化并非是单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是党员个人,党组织等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结果。

自我要求不严主要是指少数党员没有对自己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共产党员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和优秀分子。群众可以做的事,党员不可以做。群众不需要去做的事,党员干部却需要去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影响群众为国家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而现实中,少数党员放松了对于自身的要求。一方面是党员百姓化。党员没有做到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一些党员干部逐渐将自己视为“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在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履行党员义务之时,便推三阻四,毫不利人,专门利已。在享受党员权利时,在干部的选任作用之时,便急切的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希望依托于党员身份获取某些好处。党员百姓化之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难以发挥,党的先进性便得不到有效彰显。另一方面是少数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在放松自我管理和自我要求之后,少数党员干部不学习、不思考,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展权钱交易,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逐渐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而走向了腐化堕落的深渊。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少数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与其自身平时的自我要求不严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官员被称之为“父母官”,官员的履职好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百姓的生计,因此便有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说法。到今天,更通俗、流行与时尚的表达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大量的为官不为的现象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对工作消极懈怠,得过且过,奉行“不干事也不出事”的歪理逻辑,满足于做一个太平官,乃至一个“庸官”、一个“昏官”,而不是成为一名积极进取,为民造福的好官。党员干部的为官不为,一方面不仅仅浪费和消耗国家大量的资源,同时还可能错过重要的发展机遇,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某一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发展,甚至潜藏着贪污、腐败等更深层次的问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等。另一方面,党员干部的为官不为影响着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得不到有效的传达和执行,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有效的接收、传达和采纳。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和积聚社会矛盾,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影响党的长期执政的实现。为官不为危害甚大,党员干部的为官不为危害尤大,治理为官不为任务迫切而艰巨。

党员意识的淡化、自身要求的不严与为官不为是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党员意识的淡化与党员对于自身要求的松懈直接动摇了党的根基,恶化了党的肌体,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威胁党的生存和发展。而党员干部的为官不为,使得“上面的政策落不了地,下面的意见传不上去”,动摇着党的执政根基,影响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

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方法与有效推动:“两学一做”的实践路径

“两学一做”的重点是针对党内少数党员干部党员意识淡化,工作浮夸,为官不为的现实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塑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如何推动“两学一做”的真正落实,不仅需要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而且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有序的推动,使每一名党员成为一面旗帜,每一个基层党支部成为一个坚固的战斗堡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管党治党上采取了许多的新举措,全面从严治党被纳入到“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之中,成为了管党治党的总体方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息息相关,有学者就指出,党的建设决定国家未来是中国之理。[3]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实现党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两学一做”是重要举措。“两学一做”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由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延伸。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当参与到“两学一做”的过程中来,没有超越于要求之外的“特殊党员”。二是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两学一做”重点在常态化、常效化,使党员的学习教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使党员的学习教育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两学一做”一方面彰显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管党的决心,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中央在管党治党上的有序推进和有的放矢,有步骤、分阶段、分批次的实现对全体党员的从严教育和从严管理。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两学一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两学一做”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落实;必须严格的履行党员义务,自觉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每一位党员对于“两学一做”的开展所应有的认识,也是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两学一做”的实施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对,则可能事与愿违。“两学一做”的开展,要确保真学、真信、真用。首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党员教育和党员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在传统采取的集中授课的方式学习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党员教育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对党员的要求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导,达到党员教育中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其次,要坚持常学常新,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行动。对党章党规的学习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行动,而做合格党员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短期的学习教育,不仅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中央权威和执政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中,必须坚持常学常新,反复学,在学中改,在改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两学一做”变为长期的、常态化的行动,避免学习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强化制度建设。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4]。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长期性。[5]因此,需要不断的强化制度建设,对于“两学一做”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效果等等均以制度化的形式予以规定,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保质保量的完成,取得实效。

“两学一做”作为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在有序推动中,确保“两学一做”的生根落地。各级党委是抓好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两学一做”的有序开展和推动,各级党委必须落实和强化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对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组织、领导和落实,使“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层层传导、逐步下压、覆盖全体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在“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中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学、认真学,引导广大普通党员掀起学习的热潮。同时,在具体的学习教育中,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在学习教育的内容上、强度上应当有所不同,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展学习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应当更高更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要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基层党支部来引导、组织“两学一做”教育的开展,使学习教育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分类指导。不同的基层党支部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有所侧重,结合单位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两学一做”。将中心工作与学习教育工作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做到“两手抓”、避免“两张皮”。“两学一做”学是前提,做是要求;学是手段,做是结果;学是基础,做是根本。只学不做是假把式,只做不学不是真学。坚持将“学”与“做”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建立“两学一做”的效果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对于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认真学、不真正学的少数党员干部进行合理的处罚,使“两学一做”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299.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6

[3]林尚立.中国之理:党的先进性决定中国发展前途[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6):71-78.

[4]〔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责任编辑:朱小宝)

10.3969/j.issn.1009-2293.2017.03.003

D261

A

1009-2293(2017)03-0011-04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修养理论的发展与贡献研究”(项目编号:15YBA366)的阶段性成果。

王小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管党两学一做治党
新中国70年执政党管党治党研究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好管党治党的另手棋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依法治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