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深沉根基

2017-03-07田旭明

湖湘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道路马克思主义民族

田旭明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深沉根基

田旭明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应然的价值诉求和期待、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守护,文化自信构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沉根基。在当代中国,应该通过增强文化的免疫力、内聚力和凝聚张力来提升文化自信,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文化自信;“三个自信”;深沉根基

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是对本民族文化精气神的坚定信念和高度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在建党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将其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共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畴,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而在此之前的5.1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他就特别深刻地阐述了“文化自信”,并认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总书记的这些讲话将“三个自信”拓展到“四个自信”,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新境界,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实质

文化是人的基本需求。没有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人的本质就难以凸显。文化自信是人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后的一种高度认同心理,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心理状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活力源泉,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在顺境中能够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逆境中能提升人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凝聚破除险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与汇聚中国力量,都离不开文化自信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对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信念、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它们的未来发展保持高度的信心。在当代中国,我们党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亮出中国的发展成就,展现出一种客观且积极的心理状态,彰显出一种坚定的政治信念,表达出一种引以为豪的精神标识,凸显出一种精明的改革智慧。因此,文化自信的实质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文化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负、文化狂妄截然不同,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积淀、文化转型、文化传播的一种理性认知和坚定信念,是一种客观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众所周知,自信本属于心理学范畴,多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仍然能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惧危险,坚信能乘风破浪。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拥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曾一度影响着世界。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就是证明。历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描述的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期”,是人类精神的觉醒和重大发展期,其中就包括中华民族的文化。虽然中华文化在近代遭遇到现代化挑战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但始终绵延着核心精神和内在基因。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尽管中国社会几遭动荡,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尽管它也不断地汲取外来的营养,但它自成系统;虽然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几经变革,但由于其内部的自身调节机制,使它在近两千年中保持着明显的连贯性。”[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虽然存在一些与当今时代不相符和不相容的因子,但其总体上不失为一笔丰厚的伦理道德文化遗产,对今天中国的物质生产、制度体系、科学技术、军事国防、外交政策、民众生活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以说,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资源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财富,这让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需要文化发展的时代拥有了文化“底气”。这种“底气”是催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但不可否认,随着全球化巨浪滚滚,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资本逻辑的多方位渗透,传统文化在今天面临着诸多困境,反文化的暗礁和潜流四处隐藏,“洋奴文化”“封建遗存残渣文化”等时而泛起,“文化沙漠”“文化霸权”“文化畸形”等文化焦虑挥之不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大力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其实就是表明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多元文化的激荡和冲撞,会积极主动且有能力利用丰厚的文化根基去推动民族文化的转型与创新,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决不让中国人精神家园变得荒凉和贫瘠,更不会让异质文化吞没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主体性,以至于丧失民族尊严和凝聚力。

第二,文化自信是一种应然的价值诉求和期待。文化自信不仅反映人们的文化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质量,还体现了人们对特定对象的情感和价值诉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物质条件薄弱时,精神生活会存在一定的游离和向外驰逐;而当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富足后,向外驰逐的精神应该回归本位,找回自我,得到自觉。也就是说,物质生活殷实后精神生活不能变得更贫乏,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和质量也变得日益提高,这其中就必然包括文化自信。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民族,必然是精神生活充实、饱满、幸福的民族。相反,如果置身于一个文化多元化世界,对本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和话语体系进行抨击、否定,甚至认为其劣于其他文化体系,那么必将陷入文化迷茫、文化无根、文化自卑的窘境,情感世界会逐渐坍塌,价值空间会出现虚无,民族意志会被淹没,进而导致整个精神世界干枯和精神生活干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奇迹”,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状态,正在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发展成就缔造了“中国信心”,使中国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更加“硬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西方人士习惯以“只生产商品、不生产精神”来抹黑中国发展,更有一些人以“精神倒退”“道德爆炸”“道德崩溃”“跛腿发展”等词来形容中国30多年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大力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就是为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中国改革的目的不仅要致力于物质追求,增强硬实力,彰显物质发展自信,还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内提升中国文化的内聚力和亲和力,对外提升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的价值诉求和期待。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4]

第三,文化自信是一种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守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兴国之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体制转轨、经济利益格局调整和文化多元化,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了,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离我们太遥远,马克思主义已过时,甚至出现了“讲马克思主义有人嘿嘿冷笑,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有人嘲笑,讲共产主义有人哈哈大笑”的怪诞、消极现象。在文化交往实践中,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媒体、科技、非政府组织等推行文化霸权,加强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和侵蚀,展开各种显性与隐性的舆论和意识形态攻击,致使“国内少数人盲目认为中华民族复兴必须走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以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作为指导”[5]。国内一些人也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企图抹黑党的历史,削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和整合功能,抹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淡化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并将其作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表明我们党会永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并做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忠诚守卫者,决不轻信那些拥有华丽外表的妖魔化言论,也不会让各种错误的思想文化干扰、破坏我们的精神家园,更不会因为那些看似“诱人”的异域文化而放弃对本土文化的自信。诚如习近平所言:“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1]

二、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石和源泉

关于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澳门大学考察时就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①转引自张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载《紫光阁》2016年第8期。这里将文化自信作为“三个自信”的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没有共同的文化自信,“三大自信”就会失去共同的文化根基、文化血脉和社会心理支撑。

第一,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中国道路是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救民道路之后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中国成功地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模式成为全球现代化图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推翻了一些西方学者关于“现代社会只有一个体系,那就是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社会体系”的判断。中国道路生长于和成长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中国道路每前行一步,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中国文化的滋养,中国道路的思想基础、民族气息就会弱化。因此,没有对中国文化的自信,道路自信就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中国道路前行的实践中,改革是主题,而改革必然会引发利益的分化、重组,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或对抗,需要一种强大且具有统摄力、整合力的文化价值观的力量去整合这些差异,化解矛盾,达到“和而不同、聚同化异”。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体系,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和谐共生、贵和尚中、以义为上”等价值理念充分渗透到民众内心深处,并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从而化解改革实践中的各种风险和矛盾,展示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和自信。

第二,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坚强根底。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和结晶,这就意味着理论自信实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除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具体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外,还包括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共鸣、共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通之处,如儒家的“仁政爱民”“大同社会”、道家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佛家的“普度众生”“众生平等”“极乐世界”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理想蓝图等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这种共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和前提。因为任何一种异质文化要传播到一个地区,就必须与该地区的文化传统相契合,并被其接受。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能引领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批判性的思维和方法论为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综合创新提供了思路。正因这两种原因,马克思主义才能顺利实现中国化,才能产生一系列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文化保持高度认同,才能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促使新的理论不断产生,并对这种理论保持高度自信,达到“姓马”和“信马”的统一。相反,如果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片面认为传统文化乃国人之精神枷锁,倡导与西方文化盲目接轨甚至全盘西化,不仅会加快自身精神家园固堤的破溃,直接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及其成果的怀疑和不自信,而且会在无形中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产生阻抗心理和行为,进而逐渐逼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退场。因此,在当代中国,坚定理论自信,首先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坚强根基。

第三,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深层源泉。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信念。这种自信,说到底其实就是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的表征,文化是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深层源泉,制度凝结着相应的文化要素,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支撑,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并与相应的文化在价值导向、核心精神方面保持适应。缺少文化支撑的制度,即使设计非常完美也只是一纸空文,难以实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浸润和涵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内涵、特质、价值取向等必然都体现了中国特色文化的气息和要求,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国家整体利益至上”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基础是良好公民文化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文化发展,是文化软实力在制度建设上的功能体现。”[6]如果没有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自信,制度自信就是一句空话。当前,一些人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总是不断鼓吹西方的多党制、选举制、议会制、联邦制等,企图淡化民众的制度认同和自信。这些人之所以有此理念,主要还是因为对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缺乏深度了解,对中国文化价值观不自信。因此,制度自信源于文化自信。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是增强制度自信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动力。

三、以文化自信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着力点

在文化多元化、意识形态竞争激烈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增强文化自信,并发挥其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的作用,进而提升中国价值自信。

首先,提升文化免疫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表明了每个民族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坚强”之处,也有“脆弱”之处。“脆弱”之处往往也是各种文化病毒容易侵袭和感染的地带。如果被侵袭或感染,不仅会破坏文化脆弱之处,还会波及坚强之处,进而扩散至整个文化肌体,最终很可能导致本民族文化肌体被文化病毒催生的新的文化肌体取代。如此一来,本民族的精神家园就会荡然无存。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免疫力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代中国,各种封建遗存的残渣、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等,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死灰复燃、伺机渗透,目的就是干扰和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降低社会大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信心,进而削弱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辨识和抵制各种消极文化,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免疫力,增强中国文化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系数,从而强化民众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信心。

其次,增强文化的内聚力。在一个民族国家里,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是否自信,关键取决于民族文化本身是否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内聚力即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的统称。如果文化缺乏内聚力,必然无法起到精神引领、道德感染、凝聚人心、聚合民气、整合民意、振奋人心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文化软实力无法体现出来,不能承担社会发展“杠杆”和“火车头”的角色。如此一来,民族成员自然对民族文化失去信心,丧失认同。因此在当代中国,要坚定民众的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道德支持,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的内聚力。当前,深受历史思维和现代化景观的影响,“复古”“西化”“全盘推倒”“过时”等思维在传统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文化价值塑造的过程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中国文化内聚力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决不能一味回归传统走“复古”道路,也不能一味否定传统,倡导现代化而走向“西化”道路,而是必须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张力机制,保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使中国文化始终内含优秀基因和保持先进特质。与此同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精髓,使其渗透到各行各业,内化为人们心中牢固的价值认同,从而迸发出促进物质生产、调节社会、守护精神家园的强大道德正能量,进而增强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信心。

再次,强化文化的凝聚张力。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张力,即影响力和感召力,反过来一定会增强本民族成员的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中华儿女之所以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持着高度礼敬和认同,与中华文化远播海内外和走向世界有着直接关联。在当代中国,增强中国文化对外的凝聚张力,就必须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7]与此同时,要坚持典范辩证法,侧重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思维,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本土价值”推向全世界,使其恩泽世界其他民族,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从而促使中国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图景中的份量和话语权,进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凝聚张力,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2016-07-01)[2016-09-18]http://www.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701/c1024-28517259.html.

[2]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1).

[3]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188.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87.

[5]王永贵.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7.

[6]肖贵清,刘玉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37.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

责任编辑:曹桂芝

D6

A

1004-3160(2017)01-0024-05

2016-10-0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项目编号:15ZDA002)。

田旭明,男,安徽潜山人,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道路马克思主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