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成效研究
2017-03-07汤达礼
汤达礼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 430023)
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成效研究
汤达礼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 430023)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不仅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抓手,更是适应经济新常态、贯彻新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结合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在收集上海、天津、四川、广州、苏州等有关城市成功做法和大量资料基础上,对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成效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成效;武汉模式
当前,武汉正值抢抓长江经济带、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此,武汉市近年来制定、完善和不断深入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势头迅猛,发展绩效喜人。《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2016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计划作为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的一部分”,“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计划,制定成长路线图”,使其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打造经济升级版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一、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
(一)已取得的主要成绩
1.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首先是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如:制定了“黄金十条”“武汉九条”、支持创新的“1+9”一揽子政策,不断推进“双城双谷”合作,落实“青桐计划”“黄鹤英才计划”“光谷人才计划”,推动科技创业孵化器等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发展。
其次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积极支持5 127户成长型小微企业优先申领服务补贴券,合同总金额达到2 731.4万元。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行”等融资对接活动,协调融资金额达到251亿元。引导创投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规模已达到18亿元,发起设立了子基金31支,总规模达到45.22亿元。已筹建天使基金12支,总规模已达到3亿元,市级天使投资母基金达到12.37亿元。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在区域“四板”市场首创“科技板”,上市公司已达到61家,数量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再次,众创空间建设稳步推进。获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获得国家支持资金9亿元。全市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35家、省级众创空间50家、市级众创空间10家,已建成和拟建的众创空间超过8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逾920平方米,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数1 300家。
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重要引擎。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 701.41亿元,同比增长14.13%,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发展迅猛,年均增幅超过22%,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2010年(2 638.04亿元)的近3倍,比2010年净增超过5 000亿元。2015年,全市新认定公示高新技术企业335家,总数达到1 656家,比2010年(473家)净增1 183家,居中部5省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五。
3.产业和空间集聚明显。目前,武汉市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三大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实现产值及增加值分别为1 982.16亿元和462.19亿元,占高新产值及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6.43%和21.15%;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产值及增加值分别为3 137.86亿元和835.80亿元,占比分别为41.84%和38.25%;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产值亦超过千亿元。武汉市高新技术产值主要集中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其中,武汉经济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及增加值分别为2 310.28亿元和638.62亿元,占比分别为30.81%和29.2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及增加值分别为2 378.37亿元和677.76亿元,占比分别为31.72%和31.02%。
(二)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领军企业较少,集群化程度不够高。武汉市虽然涌现出像凯迪电力、高德红外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但缺乏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更缺乏一批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领军企业,区域专业化产业集群尚处于发育阶段;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在2016年全市传统产业中,重工业占比为76.97%,传统产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9%,能源资源消耗大,城市能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压力大。此外,产业链不完整、配套能力不强。全市传统产业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发育不足,产业本地配套能力不强,大部分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以全市最大产业汽车为例,整车与零部件之比为1∶0.5,而国际通行为1∶1.7。
2.责任主体不明确,公共服务能力不够强。各部门在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尚未形成合力。政策扶持较为分散,主要以普惠为主。在信息共享、资金支持等方面缺乏统筹和相互衔接。如政府对企业市场准入未完全放开,制约企业发展的 “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和对企业设定投资门槛等现象仍十分突出,科技“小巨人”企业中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不高、缺少知名民营企业家。
3.研发投入不够,技术创新后劲不足。2012年,武汉市2013家规模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126.9亿元,仅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3%,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支出分别增长19%、19%和17%,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高新技术研发增速只有9.2%和8.3%,低于总体水平;专利申请数为5 711件,仅占全市申请总量的23.6%,实现专利稳步增长的只有7家,部分企业专利研发举步维艰;具备研发任务企业有362家,仅占17.2%;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有644家,占企业总数的30.5%。2013年,全市研发经费257亿元,占GDP比重的2.74%。
4.技术创新人才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中小科技企业存在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一直以来,武汉科教人才优势明显,目前在校大学生120多万是世界各国中大学生最多的城市。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聚集大批高端人才,但高端人才外流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截至2016年年底,留在武汉的大学生只有15万左右,“孔雀东南飞”现象仍存,能够引领或者符合武汉未来发展高端人才集聚明显不够,还没有出现能够在行业举足轻重的标杆性创新创业的“大佬”,企业对科技人员缺乏长效激励机制。
二、其他省市培育和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成功经验
(一)上海市的经验
上海市于2006年出台并实施《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实施办法》,明确培育对象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中等科技型企业,财务及管理制度健全且增速超过20%的高新技术企业共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其中制造类企业要求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3 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软件或科技服务类企业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2 000万元至6 000万元之间;另一类是科技“小巨人”企业,其中制造类企业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至10亿元之间,软件或科技服务类企业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6 000万元至10亿元之间且建有研发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经申报、评审、公示、公告后作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进行培育,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力求在三年实施期内将入库的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培育成未来“小巨人”企业和创新性领军企业;实施期满后,定期对入库企业验收评估,视评估结果予以资助,采取无偿补助和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实行“科技小巨人信用贷”,让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为入库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制定、培训等服务。
(二)天津市的经验
天津市于2010年开始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 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区(县)、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创新资源,开展科技“小巨人”企业统计监测和评价考核,加强宏观引导。同时,制定了《天津市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筹集财政资金200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十三五”期间计划每年投入50亿元培育“小巨人”升级。采取金融机构融资、无偿补助、财政贴息等多种形式,对认定的成长期和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将分别给予为期两年不超过500万元和1 000万元的贴息贷款。同时,实施科技“小巨人”大品牌培育计划,组织专业机构为企业进行品牌设计与策划。实施“千人计划”“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等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延伸人才“绿卡”服务。开展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和股权激励等试点。2012年,天津市实现了“五年任务两年完成”,2014年又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前,天津市正在积极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
(三)四川、广州、苏州等地的经验
为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四川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育发展目标,出台了《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和推进“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每年着力培育200户‘小巨人’企业和4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对培育对象的年增长量、实施期后完成的总数均有规定。
广州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加大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投入,对入库企业进行补贴或奖励。2015年至2017年,广州市计划为“小巨人”企业投入约60亿元财政经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补贴和奖励。同时,广州市实施企业专利“灭零倍增计划”,大力推动企业加快知识产权贯标,对通过管理规范认证的企业以及贯标服务机构,给予补助。
苏州市注重加强对“小巨人”企业进行发展动态监测,掌握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靶向服务。2013年实施了“瞪羚计划”,确定了首批105家重点挂钩中小科技企业,集中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着力推动一批企业在三到五年内成长为10亿元级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三、对武汉市加强培育和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的若干建议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要以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抓手,以全力培育壮大科技“小巨人”为使命,制定系统、科学、可持续的科技“小巨人”发展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一)强化领导,建立统筹推进工作机制
1.建立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建议借鉴天津市经验,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市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统计、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定期研究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强化顶层设计,制订具体行动计划。要结合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优势产业发展计划的出台及武汉市发展实际,以3年为一个计划单位,确立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的发展目标、小巨人遴选标准、扶持措施。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做法,以培育中等规模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为重点,每年培育300家“小巨人”企业和350家“小巨人”培育企业,在更高层次打造经济的升级版。
3.建立市领导对口服务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工作机制。以全市正在开展的市领导联系企业工作为契机,将科技“小巨人”企业分批次纳入市领导联系对口企业库,实时掌握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加大投入,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1.引导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要整合公共财政资源,设立扶持科技“小巨人”研发补贴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一批行业重点“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将入库企业优先纳入全市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创业投资补助、上市辅导等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在一定条件下,开放为“小巨人”和“小巨人”培育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免担保贷款;要引导和规范科技服务业发展,制定出台科技中介活动的专项法律法规,明确科技中介服务的行为规范,帮助有实力的科技中介机构按照国际标准提档升级,规范运营。
2.实施入库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支持企业直接上市融资。要在具备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国家产业化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把政府资金和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结成战略伙伴,充分运用财政投入、优惠政策和相关金融工具最大限度地撬动资本向企业、向科技创新聚集;要鼓励入库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全力突破主板上市,积极支持入库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融资。
3.鼓励企业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建立监督考核机制。要支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优先支持申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确保入库企业可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完善分类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工作的指导,集全市之力强力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要完善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全市科技创新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市场技术研发信息、国内外科技政策法规、在线技术咨询、网上技术成果交易等服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三)搭台唱戏,支持企业人才和品牌建设
1.着力引进培育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加大创新产品本地采购力度。要依托中央“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深入实施 “3551人才计划”“黄鹤英才计划”“城市合伙人”计划,引进一批国内顶尖的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和领军企业家群体,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科技领军企业;要搭建武汉市创新产品展示平台,突出企业和产品展示、招标和采购信息发布、供需配套对接等三大功能,畅通企业、业主以及政府之间的联络通道。积极支持企业利用首台套装备、政府采购等政策开拓市场。
2.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要深入实施“青桐计划”,举办各类创业大赛,设立创新学院、加快建设各类青年创业公寓、创业社区,千方百计鼓励、吸引百万大学生在武汉创新创业,使武汉成为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集聚的热土;要引导和推动“小巨人”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大品牌培育计划,组织专业机构为企业进行品牌设计与策划。
3.加大人才股权激励和创业融资支持。要鼓励支持科技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加强对高层次人才服务。要引进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产学研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建设技术经纪人队伍,通过信息沟通、项目中介、成果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责任编辑:李永亮]
2017-03-01
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项目(HBKJ2017069)
汤达礼(1984-),男,湖北武汉人,讲师,博士。
F276.44
A
1008-8520(2017)03-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