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2017-03-07徐洪程
徐洪程
(通辽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徐洪程
(通辽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 探究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喹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有27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0.0%,与对照组的86.7%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有效性相当,而喹酮平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优于氟哌啶醇,可优先选用。
喹酮平;氟哌啶醇;精神分类症;急性期兴奋激越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的兴奋激越症状,不仅会威胁到他人的安全,而且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1]。临床中对处于急性期兴奋激越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探究喹硫平和氟哌啶醇的临床疗效,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研究结果做出相应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干预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为(39.5±6.6)岁,病程为1个月~21年,平均为(11.2±3.2)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1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6.5)岁,病程为2个月~20年,平均为(10.9±3.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且处于急性期兴奋激越状态。此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会的支持,患者及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口服治疗,该药物由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为H33020585,初始剂量为4 mg/d,3d内逐渐增至6 mg/d,1周左右剂量保持为10~12 mg/d,2次/d,早晚各1次。干预组:给予喹硫平(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H20070040)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50~100 mg/d,然后逐渐增至300 mg/d,1周左右药物剂量保持在650 mg/d左右,2次/d,早晚各1次。两组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2.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若P<0.05,判定两组之间差异较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经过不同方案的治疗,可以发现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7%,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干预组有1例出现震颤,1例出现肌强直,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有2例出现不能静坐,3例震颤,2例肌强直,不良反应率为23.3%,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常,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患者多表现为兴奋激越状态,抗拒治疗,存在严重的敌对情绪,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攻击行为,威胁到周围人群安全。这种兴奋激越状态是不可控的,其对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进而影响到药物疗效。临床中多采用氟哌啶醇对患者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也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能够对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产生作用,与羟色胺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3],且副作用较少,患者的接受度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锥体外系症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此次研究发现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喹硫平治疗的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体现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越性,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率,确保药物疗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值得参考借鉴。
[1] 张光勇.氟哌定醇与奎硫平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4):419-421.
[2] 仲 捷,朱 虹,刘珊珊,等.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4):237-240.
[3] 高玉峰.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6):451-45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49.3
B
ISSN.2095-8242.2017.15.29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