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灸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2017-03-07臧述中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8期
关键词:灸法麻黄附子

臧述中

(聊城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聊城市机械电子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鼻痒鼻塞以及打喷嚏频繁为主,部分患者还可能会伴随喘息或眼痒等症状[1]。该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机体对某些应变源过于敏感而发生在鼻腔黏膜内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鼻鼽”的范畴[2],中医他认为该疾病是在人体内多器官均受损的情况下受到风寒等的影响所致。本病的发病率在10%~25%之间,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是以激素或抗胆碱类药物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停药之后,病情容易反复[3]。因此本文将针对我院近期收治的多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实施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灸法治疗,现将研究成果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样本对象选取于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桂敏性鼻炎患者113例,本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9:54例,年龄范围在21~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5.3)岁,病程为3~31年,平均病程为(18.3+5.9)年。

1.2 治疗方法

全部113例患者均接受统一治疗方案,即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灸法治疗,麻黄附子细辛加减汤的主要中药成分为炮附子(6~10克),麻黄(3~6克)、细辛(3~6克),另外根据症状的程度以及并发其他症状的情况可做适当加减。入表面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联合桂枝汤治疗;连续喷嚏、严重眼痒或鼻痒者可加上防风,浮萍、蝉蜕等治疗,口苦咽干者可加柴胡以及黄芩等[4],脾虚或湿气重者可加入生薏苡仁以及茯苓皮等,伴有眼红者可加入菊花以及决明子等。服用方法:每天一剂新药,加水熬煮后取药汁分早晚两次服下,5副药为1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除此之外,患者还需接受艾灸治疗,取患者的大椎以及双侧的肺俞穴、利用2支无烟艾柱实施艾灸,每穴位灸10~15分钟,以患者感觉热为宜,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

1.3 疗效观察

观察并统计本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项目的评定疗效显著为病情好转度达90%以上,无喷嚏现象,一般有效为病情好转度达60%,偶有喷嚏,无效为,经常性喷嚏,病情无明显变化。体征变化评分满分3分,得分越高恢复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以标准的SPSS 18.0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作为表示计数资料的方式,以(±s)表示计量数据。

2 结 果

2.1 统计本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本组患者表示疗效显著为71例(62.83%),一般有效的为30例(26.55%),无效果为12例(10.62%),治疗总有效率为89.38%。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情况

本组患者治疗前喷嚏、鼻塞以及鼻痒的评分分别为(2.23±0.75),(2.25±0.73),(2.18±0.69),治疗后的评分分别为(0.78±0.63),(0.81±0.64),(0.75±0.67),治疗前后个体征的评分均显示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该疾病还具有病程长的特点。传统的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比较容易复发,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中医的角度中,该疾病的造成是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受损,又受风寒所致,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宜过度地强调清热,麻黄以及细辛的用量不宜过大,应嘱咐患者注意保暖。除了中药制剂的治疗,本研究中还以艾灸作为联合治疗手段,本组的结果显示,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灸法进行治疗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9.38%,且患者的体征有明显变化,因此,该方法应用于过敏性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 黄 瑶,师大智,谭晓梅,等.麻黄附子细辛汤抗过敏性鼻炎有效组分的组方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19):2635-2638.

[2] 吴婷婷,屈会化,赵 琰,等.王庆国巧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J].河南中医,2016,36(02):200-201.

[3] 蔡芳燕,温晓梨,罗 静.麻黄附子细辛汤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6,47(02):75-77.

[4] 高嘉良,陈 光,王 阶.方证相应理论在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与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06):858-861.

猜你喜欢

灸法麻黄附子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