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
2017-03-07李红荣
李红荣
(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
李红荣
(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目的为了观察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5年6月参与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后所输血的患者130例,我们将这1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在2014年9月~2014年12月所参与输血质量控制体系之前进行治疗的输血患者共115例,将这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主要记录两个组中输注各成分血,申请单填写准确率、输血指征符合率、输血过程记录的完整率等数据信息。结果我们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所进行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准确的比对,然后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观察组中输注成分血将其进行统一转换之后,所得到的总量为3045 U。而对照组的输注成分血在统一转换之后,所得到单位总量为2554 U,我们将两个组的输血前、中、后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发现申请单填写标准率分别为88%和74%,而输血指征符合率则为89.8%和69.2%,输血过程记录的完整率分别为90.55%和83.24%,我们通过对这两个组这些数据信息的比较发现。结论医院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采取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质量控制;输血管理;医院管理
在医院临床输血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能够使输血质量得到有效地改善[1]。我院在进行输血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管理,在输血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起三个阶段从而提升输血质量,三个阶段分别为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输血质量控制[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主要选择2015年3月~2015年6月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所收录的输血患者总共130例,我将这130例实施了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在2014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中所收录的115例输血患者,这115例输血患者没有实施有效的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75例,女55例,年龄21~68岁,对照组的男65例,女50例,年龄23~65岁,我们所选取的实验对象在年龄以及性别上都具备较大的可比性。
1.2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过程
我院主要在2015年1月开始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所实施的具体的工作规范和步骤有,①发挥院内输血管理委员会的相关作用,在进行输血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总结报告,按时反映我院在进行输血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同时开展相应的输血质量管理会议,保证临床输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输血中的所有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
②在输血前的质量管理,重视医院的登记制度,将有关输血标本以及申请单进行仔细系统的审核,在审核符合要求之后予以通过,对于输血标本需要进行姓名和具体内容的相关审核,只有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够进行登记。
③在输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有关医院质量管理人员对相关输血报告以及所登记的信息数据进行仔细的核实之后,有关内容符合要求,专业医师按照专业化的步骤和标准的操作来进行输血。
④在输血结束的阶段,将输血所反映的有关信息登记到病例上,输血记录中需要包括具体的输血时间,输血的医师以及输血所得出来的相关结果等,最后通过有关输血报告反映病人的详细信息。[4]
1.3 指标的观察与统计过程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成分血进行记录,其中包括红细胞血小板以及洗涤红细胞等指标,在计算有关数据指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合理规范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中的输血标本采集正确率以及申请单填写标准率、输血过程记录完整率等问题。
所统计的结果如下所示,观察组输注成分血总量为3045 U;而对照组的相关输注成分血的总量为2554 U,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的相关输血率具有较高的可比性,也符合一定的统计学要求[5]。
2 结 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质量监控指标对比:我们通过实际的检测与监控得到了一定的监测数据信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如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申请单填写准确率分别为88%和74%,输血指征符合率则为89.8%和69.2%,输血过程记录的完整率分别为90.55%和83.24%,输血标本采集的正确率分别是97%和78.54%,配血报告完整率则分别是98.45%和87.44%,并且对照组和观察组由于其性别和年龄上没有很大的差距,其他变量已经合理的进行控制,两个组具备较强的可比性。下面我们就来一下对比所得到的结论[5]。
3 讨 论
我们通过实际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相关数据信息比对发现,在临床输血的过程中,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临床输血的质量。因此,对于临床输血来说,其输血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血液的输注,因为减少了血液的输注就可以大大降低在输血过程中感染疾病的概率,而且降低了血液的输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临床输血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对于临床输血来说,我院重视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定期的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以及关于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手段,对于医师的相关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首先从根本上入手,对专业医师的专业技能进行有关培训,这样在进行临床输血的过程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输血的质量。
同时,在进行临床输血的过程中,有关医师和管理者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输血知识,在输血的过程中,医师能够更好的进行输血,从而为输血的质量起到有效的保证。而且在临床输血的过程中,重视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能够使输血更加科学化,使临床输血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重视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还能够减少输血时不良反应的出现,从而提高临床输血的质量。
在临床输血中,医师和院方的有关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患者在进行输血的时候其病例以及相关的申请单的姓名和内容与实际标准相符,科学合理的运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来促进临床输血的质量。
其次,院方要建立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还需要建立健全院方的相关输血工作制度,有关医师需要具备上岗资格以及上岗工作证,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来进行。同时对患者的申请单以及病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查看,查看是否出现遗漏的部分,对申请单的提前送达、配血标本的登记以及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相关检查工作都要仔细进行核对。使临床输血能够按照制度化和规范化来进行,有效的提升临床输血的质量,降低临床输血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
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出来的主要输血质量控制体系为PDCA循环方法的参考,这一输血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对临床输血过程中输血前输血中以及输血后的相关内容进行管理,使临床输血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PDCA循环方法主要是建立相关的用血计划、改进计划,并且在计划的改进过程中需要院方能够充分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将不足的地方进行充分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进行改进。在临床输血前,有关管理人员和医师对患者的病例和相关申请单进行仔细的核对,只有核对内容准确无误之后,才能进行输血,然后在输血的过程中需要有关医师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步骤进行,保证临床输血过程中的质量;在输血之后,需要对血液的相关物质含量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呈现在病人的病例上,并且在输血单上要呈现出输血的具体时间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的。
总的来说,我们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的质量影响过程中发现,采取有效的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大大提高临床输血的质量[6]。
[1] 兰 竹,孙小纯,谢映明,等.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究[J].吉林医学,2013,34(32):6745-6747.
[2] 吴理淑.临床输血风险及预防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5):695-695.
[3] 陈泽惠.临床用血核查记录表的建立与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1103-1104.
[4] 高尚仁,刘海涛.浅谈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J].医学信息,2014,(24):23-23
[5] 张雅妮,刘 佳,孟庆红,等.输血全过程质量控制与关键控制点[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6):567-570.
[6] 陈 峰,王曙霞,王 焱,等.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的关键控制点[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428-4429.
本文编辑:李 豆
R457.1
A
ISSN.2095-8242.2017.009.16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