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以及其他非侵入性指标可以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2017-03-07徐锡晶,金清龙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以及其他非侵入性指标可以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据《Turk J Gastroenterol》2017年8月报道】题: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以及其他非侵入性指标可以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作者Jamil Z等)
内镜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的筛查方法实施起来越来越困难,因为它是侵入性的,花费高而且会增加肝硬化的并发症。来自巴基斯坦基金大学医学院的Jamil等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的简单且非入侵性的指标的诊断准确性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50例肝硬化患者,共研究了4个变量,即血小板计数、门静脉宽度、脾脏直径和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这些患者均实行过内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这些变量的诊断准确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定。每一个变量的界值和它们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率、阴性率以及阳性率与阴性率的似然比通过使用约登指数获得,使用Hanley和McNeil方法对这些变量进行成对比较,最终确定它们之中哪个是最可靠的筛查工具。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是最可靠的预测静脉曲张存在的指标:AUC=0.9(P<0.000 1; 界值 ≤1077.42; 敏感度为88.75%; 特异度为81.43%)。单纯血小板和脾脏直径的AUC分别是0.85(P<0.000 1)和0.77(P<0.000 1),证明它们也是很好的预测因子。门静脉宽度不是食管静脉曲张的较好预测因子(AUC=0.59)。通过这些变量的成对比较,表明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上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是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最可靠指标,它容易获得而且联合其他指标一起可以筛选出食管静脉曲张进展的高危人群,该指标将显著减少作为筛选目的而应用的内镜需求,且能降低医疗费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 徐锡晶 金清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