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影评的传播特征与文化内涵

2017-03-07李溪慧

关键词:亚文化文化

李溪慧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网络影评的传播特征与文化内涵

李溪慧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弹幕等形式的网络影评,颠覆了影评的格局,并伴随着电影产业的勃兴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热点。网络影评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式思维的场域关系建构和互联网时代社会结构变革的文化缩影。文章从大众传播学和亚文化研究的视角入手,梳理网络影评传播机制裂变的表现,同时透过现象去分析网络影评产生的社会文化根基,解析网络影评与网络生活情态、青年亚文化的密切关联,肯定网络影评对于电影批评及电影产业发展、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网络影评存在的问题,从而倡导在新时代语境下建立一种积极的研究视角,探寻其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

网络影评;传播形式;青年亚文化;公共文化空间

网络影评的勃兴印证了电影产业的繁荣和人们精神生活体验的丰富,它冲破了门槛限制使批评真正成为大众的言说。由此,人们可以抒发个性化的感悟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态度,在争议和追捧中发酵着一个个网络热点,并蔓延扩散到现实生活之中。网络影评颠覆了传统影评的格局,带来诸多新变化、新形势,是当下影评研究必须面对和分析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影评传播形态的变化

(一)传播渠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平台的迁移

网络影评发展至今大致依次产生了论坛影评、博客影评、微博微信影评、评分制和一句话影评、弹幕影评等几种主要的形式,形态多样而纷繁复杂。最早出现的是论坛影评。1998年12月建立的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论坛以“电影是生活的一扇后窗”的口号吸引了广大电影爱好者,2000年前后还出现了北大新青年的“电影夜航船”论坛、新浪影行天下论坛、网易的“我爱电影”“香港制造”等较有影响力的影评论坛〔1〕。早期论坛影评培育了我国网络影评的环境与氛围,颠覆了由报刊短评和学术评论为代表的传统评论模式,开辟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新媒体评论渠道。网络上发表文章跟帖讨论都便利得多,使得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大大加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热点。早期的电影论坛集结了民间影评的精华,培养了大批媒体影评的中坚力量,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论坛影评的领导地位被普及度更强的其他网络影评形式所取代,早期影评论坛如“电影夜航船”已经关闭,还有一些影响力也远不如从前。然而当下包括时光网这样的专业门户网站以及新浪等综合门户网站都依然设有影评单元,容纳的信息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依然是大众影评的主要发布平台之一。

“博客中国”于2002年创立,起先还限于小众化的传播,2004年、2005年前后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都加入博客阵营,至2008年半数以上的网民都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博客是一种便于群组讨论组沟通的网络交流平台,相较于论坛的版主管理模式,博客更加依赖个人用户自己管理,可以不定期地更新文章,还能呈现包括文字、图像和超链接等形式丰富的内容,并允许他人发表评论。博客的内容和风格取决于用户,凸显出发布者鲜明的个性,既可以专注于特定主题,也可以作为个人网络日志。博客影评最初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开始出现,经历过鼎盛时期,并慢慢沉淀下来,如今依然有相当多有内涵、有个性的影评博客活跃在网络之中。

微博一词为“微型博客”的缩写,顾名思义是指一种迷你型的博客,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140字之内)并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早期是在叽歪网、饭否网这样的小众化平台上开始出现的,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成功使微博进入网络主流人群的视野,引发各家网站纷纷仿效〔2〕。与博客影评相比微博的信息发布者只需发表只言片语,还可以多次密集地发布信息,降低了阅读接受的难度,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还能起到宣传影片的效果。微信是当下很受欢迎的一种网络交流工具,由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除了发布文字、图片、链接之外还可以发布短小的视频,通过用户间的关系纽带,锁定传输对象。除了零散的朋友圈中发布的影评,微信公众号也为影评发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这些围绕专门内容开设的公众号定期发布信息,可以被关注此公众号的微信用户阅读,有些公众号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能够查询相关信息甚至完成购票等业务,将影评与整条影视产业连接起来。

弹幕影评是当下新兴起的一种评论形式,指在网络上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允许观者即时发表感想,众多观者的评论文字同时以字幕形式显示,快速在屏幕上飘过。弹幕评论最早源自某些提供弹幕功能的视频分享网站,现今更多的视频网站和手机视频软件都具备发表弹幕的功能。这种形式把传播评论信息与接受评论信息同时化,即时评论即时出现在屏幕中,可以被即时观看。如同聊天室聊天的情境,传与受同时完成。但如果参与聊天的人过多,你一言我一语就会造成信息的混杂。

当下网络影评的这几种主要形态的出现,体现了影评传播渠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迁移。哈贝马斯曾指出,“公共机构,比如共同体和教育团体、教会、志愿者组织和大众传媒,可以完美地起到渠道的作用”,而开放的传播渠道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3〕。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建立理想传播渠道的先决要求。在网络论坛中,参与者发表评论的门槛大大降低,同时信息被其他人阅读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更容易实现传受双方达成互相理解的目标。

(二)传播主体角色的泛化

渠道的拓展引发了评论主体身份和语言风格的变化。在网络上不是只有专业学者才能参与评论,爱好影视艺术的发烧友和普通观众也加入进来。网络影评聚集了一大批热爱电影的网民,不论发言者有没有受过专业影视教育,只要文章能够在受众中引发共鸣都可能被跟帖追捧。这种评论与以往的学术影评不同,个性鲜明、角度新颖并且不受学术表达的限制,用饶有趣味的文字或符号传达更贴近普通受众的观影感受,并吸引了大批人参与跟帖、讨论。除此之外,普通网民可以在论坛上、博客中像书写日记一样抒发个人的观片感受,也可以发表更为简短、形式多样的微博微信影评,或在观影同时打开弹幕开关实现边看边聊。

与此同时,传统影评也渗透进网络之中,权威影评人通过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表影评观点,一些门户网站还主动召集影评人、意见领袖发表影评信息。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与新浪娱乐共同建设了中国影评家官网,该网站以提供影评动态和权威影评人的博客链接为主,积极吸纳传统影评界的精英加入,目标是在新媒体上开辟出一个权威、理性的影评平台。

如果说早期的论坛影评还带有较多的精英、知识分子的色彩,发展到今天,学术影评人、职业影评人和大众影评人构成了网络影评的传播主体。学术影评人来自传统影评的评论主体,秉持学术理念对电影作品进行学理分析;职业影评人是指各种大大小小媒体的影评人,以传播影评为职业,兼有宣传电影、提升票房的目的;大众影评人则是广泛的普通大众,也是在传统影评时代最容易被失声的评论者,他们来自庞大的电影受众群体,有着强烈的自发表达的意愿。传播主体角色从掌握特别资源的少数人扩展到包含电影受众的大量的庞杂的群体,这种泛化带动了影评的井喷式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长长短短难以计数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基本遵循影评写作的规范,有的只是漫谈式的闲聊抑或自言自语。不追求学术严谨、逻辑缜密,而是用通俗化的文字表情达意唤起共鸣。大众影评人的写作以个体生命体验为依据,把写作当作网络上社会交流的工具、情感抒发的渠道、自我抚慰的方式。影评成为表达自我生命内在状态的通道。

(三)传播信息形式的碎片化

与传统影评信息强调内容的完整性不同,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形式出现以后,进一步带动了影评内容形式的革新。有些影评网站还推出了更加简洁的一句话影评和评分制影评,这种评论简洁直观,往往被后来者作为观影选择的依据。

网络影评的新形态体现了当下网络传播的语境特征,传统的自成一体的话语方式被瓦解,海量的、无序的、零散的话语碎片取代整体成为话语传播的主导形态。权威意识的坍塌和自我意识的崛起、受众需求的细分、媒介选择的多样化等原因导致可供选择的信息量不断增加。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巨量信息的载体,人们每天面对无计其数的信息的轰炸,网络影评阅读者从庞杂的信息中选取阅读内容,根本无暇系统地审视和思考,更趋向于记忆引发兴趣的只言片语,网络影评作者也趋向于选择短小简洁的形式,创作和传播碎片化的内容。

(四)传受过程的同时性与即时性

传统影评的传播是历时性的,即先观影,后撰写评论、发表评论,再传达给受众。然而网络影评的发表与阅读流程相较传统影评要简洁便利得多,论坛与博客一旦更新就可以被授权用户观看,保持开放状态欢迎用户跟帖交流。作为发帖人的影评作者与作为阅读人和跟帖人的受众之间可以实现同时性的传播。

除此之外,弹幕影评甚至能够实现即时观影、即时评论与即时反馈。弹幕评论与观影行为实时进行,边看边聊,消解了影评传播中的时间空当。弹幕不仅出现在视频网站上,还有大银幕观影同时吐槽的现象。电影《小时代3》上映期间就开设了弹幕专场,尽管弹幕对于初次观影者来说不一定是很好的体验,严重干扰画面信息,但是对于看过一遍两遍或更多的年轻观众来说,是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形式。当然,在观影同时准确捕捉屏幕上飘过的大量评论,消化理解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也正是弹幕这种形式不同于传统影评传播的一个特征,即不追求传播内容和效果的精准,而追求个体“吐槽”以及在“吐槽”中营造出群体狂欢的快感。

二、网络影评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青年亚文化与网络影评

青年群体是当下观影和发表网络影评的主要群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的青年群体及所谓“小镇青年”①“小镇青年”是指随着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进展,作为新兴文化消费主体而凸显出来的三四线城市以下的青年群体。他们积极寻找并接受潮流文化,急于将自身融入大城市青年白领的文化精神世界,但由于成长背景和文化熏陶的区别,一时间又难以和城市青年群体实现真正的同等。电影《何以笙箫默》的票房表现促使这一称谓走红,近年来的电影产业和文化研究中也把小镇青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对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增加做出了重大贡献。青年群体保持着对新媒体技术和新艺术形式的敏感性,互联网及其他现代传播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是从青年群体开始的。就网络影评来说,其内容、形式、价值取向都与青年群体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

青年亚文化是大文化系统中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亚系统,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文化,基于青年群体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而产生,满足青年群体自我创造和自我表达的实践需要。无论哪个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都常常对主流社会秩序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就曾指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当时中产阶级价值观主流文化的反抗,用象征性的行为如光头仔、嬉皮士、摇滚乐表达隐藏的意识形态企图。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成为催生社会变迁一个重要因素,随之产生的COSPLAY、快闪、粉丝、恶搞等文化现象正是青年亚文化形态的表现,与主流文化有着强烈的审美意识形态冲突,同时在青年群体中引发极大的共鸣。

网络影评与青年亚文化有密切的关联,首先是体现出青年亚文化的叛逆姿态。互联网为青年群体赢取了广阔、自主的表达空间和便利的表达通道,网络影评包容与传统影评相异的表达模式和价值观点,成为青年群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潮流的、批判的、叛逆的成为这个文化空间的姿态。他们无视或排斥精神导师或主流媒体的教化,用自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影评是青年自己参与创造文化的舞台,展现成长过程中对父辈文化观念的抵制,并潜意识地以主流文化鄙视的形式打造自身的文化空间。

其次,网络影评突出了游戏特质。游戏本是一种无功利性的行为,源于儿童时期获取自由和愉悦的心理需求,也成为青年人逃避社会规约、建立文化共同体的一种形式。网络影评中充斥着大量的文字游戏,用网络自造的火星文对规范的文字系统进行拆解,用形象化的符号和图片替代有深度的文字表述。这种游戏建立起在群体内部认可的密码机制,标识这是“我们”(青年或边缘文化)的而不是“你们”(父辈或主流文化)的地盘。

此外,网络影评的恶搞现象成为青年亚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的“仪式抵抗”。“仪式抵抗”一词来源于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认为青年亚文化以想象的、象征的、夸张的方式去挑战和颠覆主流文化的主导权。把吐槽当作一种抵抗的方式,“就像一场神圣仪式,这种仪式中包含对权威、权力的抵抗,宣泄情绪的狂欢,争夺公共事件中的话语权”〔4〕。“仪式抵抗”在确立青年亚文化的群体认同感上具有重要意义,既包涵着某种行为方式也包含着某种价值态度。网络影评对于传统影评的颠覆性更主要是体现在消解电影文本的意义上,通过大众的不断参与、介入、拼贴解构电影文本,产生出新的文本与意义。恶搞是对电影文本的消解和重构,恶搞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网络视频吐槽就是一种视频形式的恶搞行为。天津妞、老湿、PAPI酱等网红主播,他们歪评、恶搞社会现象、文化热点包括影视作品的专栏点击率颇高。视频短片受制于技术、市场等原因,能制作并推入市场广为人知的还在少数,数量更多的是文字和图片的恶搞形式。弹幕的本质也是恶搞,每个发布弹幕信息的人都可以成为恶搞者。观看影片的同时,发布弹幕信息,用屏幕上飘过的大量文字符号遮蔽画面,肢解电影文本的完整性,通过这种夸张的、象征性的行为宣告电影文本意义的消解。

亚文化的创作与传播同商品的生产、宣传、包装紧密关联,“一旦代表‘亚文化’最初的创新被转化为商品,变得唾手可得时,它就会变得‘僵化’”〔5〕。当其被广泛关注、广泛生产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边缘立场,被主流文化渗透和吸纳,不能再被称为亚文化了。如今电影市场对青年观影群体进行发掘,研究并迎合其心理特质,这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构成不是孤立不变的,受到文化市场逻辑的冲击必然在大众文化洪流中被裹挟向前。

(二)网络生活情态与网络影评

网络生活原本指的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生活,如经营虚拟的产业以及交友休闲等等。这种虚拟人生与现实人生不同,迎合用户在现实人生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在网络上重塑自我形象。随着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与现实的分隔、线上与线下的断裂逐渐消失。网络本身也成为现实生活的构成部分或者说现实被重新解读,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沟通和人际交流模式出现并在相当程度上颠覆了我们以往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网络购物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线上订单、线下流通与体验和线上反馈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依托网络而生的现代消费模式,撼动了传统零售业的营销体制。“互联网+”的理念来源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所代表的一种先进生产力,能够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平台、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的运用不仅改变经济形态,还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论是积极参与还是被动卷入,我们已经难以跟网络划分界限。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一次社会的变革,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不断发酵,并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身处于网络生活情态之中。

网络影评现象是当下人们网络生活情态的缩影。从社会构型来看,网络影评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上的社会艺术文化场域。场域理论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整个社会世界可以被解释为诸多场域的集合,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美国学者华康德对其解释指出每一个场域相对独立地拥有其遵循的价值观,通过资本或权力的方式来“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进行争夺”〔6〕。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中人们之间进行某种交流和竞争,并以此塑造社会关系建立自我认知。在网络影评的社会文化场域中,批评主体地位的分配是通过创造文化资本即评论话语进行的,基于拥有的资本数和种类,以及网络上的交流、竞争,在批评场域中占据了不同的位置。网络中的“大V”占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拥有为数众多的追随者,占据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形成了名人效应。同时他们的言论又时时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必须接受社会评判。与此同时积极参与者在网络文化竞争中随时可能脱颖而出,成为网络红人。网络评论的随意性、匿名性及海量信息包容了更多的参与者,其中包括有名无实的“僵尸粉”或身披多个“马甲”的发言者,以及数量庞大的围观群体。在隐形的网络影评场域中,发言者甚至可以脱离社会现实身份、地位的约束重塑个人角色,重建人们之间的关系纽带。这是一种弱关系纽带,以兴趣指向为核心,它吸纳形形色色的参与者,同时蕴含着极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受政策法规、市场导向和文化潮流等的影响,人们的兴趣关注点易于转移,以此不断消解已经形成的关系链接、重建新的关系纽带。

三、网络影评的社会文化价值

(一)个性化阐释与影视文本意义的无限扩张

传统学术影评要求评论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遵从基本的学术规范进行影评的写作。网络影评颠覆了以往对于影评的认识,突破了专业影评的基本规范,不受文体制约,甚至不受文字语法制约,大量非学术语言,包括网络语言符号都进入影评表达之中。这种表达催生了不拘一格的各种网络评论,与学理性过强、距离大众较远的专业影评产生了强烈反差。网络影评是一种个性化的影评,是“草根”一族表达观点、展示个性的平台。网络影评的评论人不受专业水准、学术规范的限制,全体网民都可以成为评论的主体,而每个评论人阐释立场和视角的不同促成了观点和态度的多样化,网络影评既有长篇大论,也有三言两语,既有理性客观,也有偏颇之言,共同营造出众声喧哗的网络影评情境。

以往注重专业知识的传统影评在阐释上是比较严谨的,而现今在网络上发表的评论,有的关乎作品的艺术性、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等,也有的只是作者个人感受和情绪的宣泄,这种表达远远超出了评论的学术边界。网络影评的功用不仅在于对电影文本的阐释,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评论者自我表达的契机。毋庸置疑,大众是有表达欲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开放,大众的表达欲求越发强烈,需要一个便捷的输出渠道,而网络发表较少审查、没有成规限制,理所当然成为“草根”大众热衷的言说场所。网络影评尽管由影而评,但网络影评的意义不是文本的意义,在此它是引发评论者表达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每个人看到引发话题的点都可以发表相关联的评论,伴随着网络跟帖评论等网络传播活动,话题被逐渐发酵,意义被不断阐释、无限延展,以致意义的虚化。

(二)众口述评与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虚像

网络影评的众口述评能够对观影行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因为其具备以下的特征:首先,受众群体明确集中。网络影评指向对影片感兴趣的人群,这正是影片的目标受众群。一旦受众对影片产生一定的兴趣,便倾向于接受关于影片的信息,而网络是大众获取信息的最为便捷的渠道,可以通过论坛博客等获取信息、发表观点,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在相互关联的人群之间交流信息、获得共识。其次,传播的时效性强。网络能够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传播主体能够在传统媒体不能触及的地方发布信息,真正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见证。网络影评伴随电影营销的整个环节,影片上映前营造话题以提高关注度,上映期间密集持续地发起讨论打造网络热点,以唤起更多人的观影热情。再次,传播的交互性使“口碑”发酵。网络影评依托社交媒体,在朋友圈等人际关系网络中广泛传播,观点相互碰撞,凝结成经过检验的一种或几种正面评价,即一种口口相传形成的好感。口碑营销在预期观影对象群体中形成观影期待,并施加动力使这种期待转化为现实行动,推动电影票房提升。

不可否认,网络影评对发掘潜在的受众、扩大受众群体规模,对于市场化运作的电影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网络影评不都是理性的,非理性喧嚣往往比具备评论精神的话语更具传播效力,网络影评营造了话语狂欢的盛景,促成对大众虚假的满足。马尔库塞指出分辨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的方法,“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7〕。当今的社交网络、影评网站上充斥着大量具有强烈引导性的信息、各种营销宣传性质的帖子,被这些信息所裹挟的受众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某种观念的灌输,形成观影冲动。急功近利的电影产业、非理性的观影行为、喧嚣的网络影评折射出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虚像。

(三)便捷的互动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自由的表达平台,并且消解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时代观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可以发表见解,可以对作品进行“吐槽”。网络影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甚至可以影响电影票房,以至于有些制作方、发行方甚至雇佣网络水军帮助电影宣传营销。网络影评赋予普通受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力,网络上写下的观影感悟、朋友圈里发表的文字和图片等,经过阅读传播、跟帖评论实现了发布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渠道更加开放、自由、便捷,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相近观点的群体中唤起共鸣。同时这种交流的形式是更加丰富多样的,比如“顶”或“踩”的简短评价、视频影像、卡通符号、图片等,更加直观明了,刺激性趣味性强,有效地强化了信息传输的效果。网络跟帖经过高密度的重复与呼应还打造了群体关注的热点,在群体中形成群言式的交流氛围。

电影艺术具有公共文化的属性,相较于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资源,电影的消费文化特质更为突出,为现代文化转型以来的大众文化空间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影消费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占比有了显著提高,电影成为与大众文化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文本“以其丰富多样的结构和魅力,为观众提供参与的机会,成为彻底开放和民主的公共空间中的一种运作范型”〔8〕,并且“成为基础广大的、志愿结合的汇集地。从而形成舆论性的公众话语”〔9〕。电影评论以往总是由少数处于文化塔尖的精英分子主导,而今成为面向大众的公共话语空间。这种公共话语空间对大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提供给普通民众参与的机会,包容多重意义和价值导向,维护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公民意识的提升和公共素养的提高。

电影消费是文化市场领域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大量资本的介入和市场的运作促成了电影产业的票房奇观。与此同时,传统影评式微、学术影评人失语,网络影评却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传统影评与电影产业的不对等发展其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媒体技术的革新和文化的断层化等外部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内在原因来源于我们以往对于电影批评的定位和想象,试图把影评当作一种政策导向来规约电影产业的发展。事实上,电影产业逻辑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当盲目而逐利的资本涌入电影产业时,促成了电影产业的现状,如票房纪录被不断而迅速地刷新,票房与口碑的错位,青年群体观影趋向的变化等等。在这种情形下,想象的抑或理想之中的批评语境被冲击得支离破碎,批评主体不能适应新的语境变化而失语了。

不可否认,影评的意义是重要的,尤其在当下电影业态的良性运行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影评对于未来形成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影响力、打造中国电影的市场分层、促成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都是不可或缺的〔10〕。实现影评的现实意义需要批评主体的自觉,能够正视影评出现的诸多问题,在面对庞杂而生机勃勃的网络影评时做到审慎、客观,不失公允。

网络影评的利与弊如同硬币的两个面,相伴相生。当其以一种颠覆传统的姿态进入我们研究视野时,首先被关注的往往是它的负面性。网络影评是一种新时代下的生成物,在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潮流中滚滚而来,不免泥沙俱下。然而当网络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与现实的分割线越发模糊,依托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而生的新产品、新生活模式逐渐融入现实生活时,我们绝对不可再忽视网络影评文化现象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我们有理由对网络影评抱有一种积极而乐观的态度,在现实社会的情境中去尝试建构新的批评视角,并探究其内在的规律性,进而发挥其对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李建强.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3.

〔2〕柴玥.网络影评新形态——微博影评的特性〔J〕.当代电影,2011(10):152.

〔3〕〔英〕安德鲁·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M〕.杨礼银,朱松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24.

〔4〕王芳,吴君.仪式的抵抗:网络“吐槽文化”的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2015(5):138.

〔5〕〔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8.

〔6〕〔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5.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

〔8〕〔9〕陈旭光.媒介公共文化空间、青年意识形态与网生代的崛起〔J〕.艺术百家,2016(1):78.

〔10〕乔燕冰.“雾霾”之下,电影批评何为?〔N〕.中国艺术报,2016-01-15(03).

Th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Online Film Review

LI Xihui
(School ofMedia Communication,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136,China)

Online film review,such as forum,blog,microblog,WeChatand bulletscreen,has subverted the pattern of film review,and with the prosperity of film industry,online film review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social life.Online film review in nature is the field relation establishmentof Internet thinking and the cultural reflec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change in Internetera.From the perspective ofmass communication and sub-cultural studies,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mmunicationmechanism of online film review,and analyzes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root.It also analyz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of online film review with online life and youth subculture, and fully recognize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online film review on film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ublic cultural space construction,meanwhile pointing out its problems.Finally,it advocates a posi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 within the new era context,so as to explore its positive role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nline film review;forms of communication;youth subculture;public cultural space

G206.2

A

1002-3291(2017)04-0120-07

【责任编辑 康 艳】

2017-01-10

李溪慧,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文化。

2015年度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项目“新媒体时代中国影视剧批评的发展变化”(lslgslhl-05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亚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谁远谁近?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