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理路
2017-03-07刘慧
刘 慧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逻辑与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理路
刘 慧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共同富裕既是马恩未来社会构想体系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的重要内容。马恩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鲜明的发展性,呈现出理论逻辑和实践策略不断调适的发展轨迹。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理论逻辑面临新的挑战,从实践策略原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理论发展路径正义性和正当性的阐释,推动其从逻辑必然向实践应然的转化,提升理论逻辑和实践策略的融洽度就成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重要途径。
共同富裕;科学技术;大工业;自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对共同富裕目标继承、调适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探索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通过分配方式的规制,遵循“群体—个体”的逻辑思路,实现群体的有效联合,最终达成个体全面发展的状态,以此捍卫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当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面临新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通过不断完善的法治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制度弊端,使其社会发展呈现出某种“共同富裕”的假象,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被过度放大,影响了人们对“共同富裕”性质归属的判断,导致人们认为资本主义也在追求共同富裕,继而对马恩共同富裕思想的正义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当性产生质疑。围绕这一问题,溯源马恩共同富裕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明晰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共同富裕的内涵,就成为亟待加强研究的课题。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展开
(一)共同富裕的制度属性: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恩对共同富裕制度属性的探讨,是基于经济和价值两方面的考量。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剥削是马恩重点探讨的问题。私有制最直接的后果是将生产分裂为自然和人的活动两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因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同时出现,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再生产陷入崩溃。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来看,马恩认为私有制带来的最直接的表现即是商业的发展。商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不道德的关系,并且人们会采用更为不道德的手段加以掩饰。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又直接规定了分配的具体方式。基于对“劳动能力”可能引发的后果的评估,马恩特别强调要防范在消灭私有制的过程中私有制的反复生成。
基于此,马恩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属性,废除私有制就成为马恩未来社会构建的首要目标。作为一种制度保证,“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①。新的社会制度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即既能够使劳动脱离基本生活需求的定位,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又能够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物质生活,让人们真正享有充分的自由。
(二)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即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马恩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指向标。“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②所以,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追求中,无论是对共同富裕实现准备条件的认知,还是对共同富裕实现标准的判断,都离不开对生产力的认识。共同富裕是一种状态呈现,它内含对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双重要求,既是经济关系的彰显,也是社会关系的表征。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保障和谐社会关系(即阶级状态)的达成,另一方面又契合了共同富裕阶段性的演进。
一方面,马恩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视为重新稳定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社会关系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③马恩强调生产力的作用,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从“生存性斗争”转向“发展性斗争”的基本条件,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继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对生产力发展过程性的认知契合了马恩关于共同富裕阶段性的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也折射出过程性的特点。马恩对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的认知契合了共同富裕主体所经历的“劳动—劳动力—劳动者”的演进路径。共同富裕状态下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要经历按劳分配这一阶段。马克思反对在按劳分配中简单粗暴地用“劳动”衡量贡献,认为单纯地以“劳动”作为衡量标准很容易导致直接用“劳动时间”描述贡献率的大小,并且这种逻辑演绎又无法真正体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他主张用“社会劳动”来衡量“按劳分配”中的“劳”。“社会劳动”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以劳动为切入点,落脚于劳动者的这样一种研究思路,其奥秘便在于如何从劳动力入手完成这一逻辑演变。
(三)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在于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马恩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中“物质性”和“价值性”是同等位阶的概念。“物质性”的直观表现是人们财富的增加,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实际消费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具体的购买力。因而马恩认为,劳动力的价值在于不断去实现劳动力的更好的“生存”状态。马恩反对在物质追求中简单粗暴的理解。他们认为,平等工资并不等于平等对待,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劳动力的体现。马恩主张,要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工人需要和享受的社会性与相对性。
共同富裕的“价值性”也体现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恩认为,分工的存在使得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消费和生产之间互生矛盾,导致了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矛盾的生成。在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中,消除分工和消除私有制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消除分工是从表面铲除资本主义的弊端,而消灭私有制是对资本主义根基的切除。
二、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策略路径推演
马恩对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探索通过其实现标准得以展开。马恩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大工业生产视为共同富裕实现的标志,而不是条件。
(一)共同富裕实践策略路径的正当性
对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解读要从它的正义性角度切入。从共同富裕实现的正义性角度来看,马恩所处的时代恰逢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他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与“剥削”紧密相关。马恩认为要消除剥削就需要消灭分工,消除“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对立。他们寄希望于大工业生产来消除分工,原因在于:其一,大工业条件下,“剥削”实现了从“劳动资料”向“人身资料”的转变。因为机器的使用,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更多地依靠机器本身对工作日和劳动强度的需求。“当法律使资本永远不能延长工作日时,资本就力图不断提高劳动强度来补偿,并且把机器的每一改进变成一种加紧吮吸劳动力的手段,资本的这种趋势很快又必定达到一个转折点,使劳动时间不可避免地再一次缩短。”④其二,原有的“独立的自由人”(一方是生产资料和货币的占有者,一方是劳动力的占有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转向从属地位,具体表现为从终身“使用”一种局部工具转变为终身“服侍”一台局部机器,加速了劳动力买者与卖者之间法的关系的革命。马恩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使劳动者逐渐和劳动过程、劳动产品相对立。机器发展所形成的种种对立,都是基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三,过度依赖机器本身的生产会直接将工人剔除出生产过程,它将补充劳动力纳入了生产的过程,它使工人的劳动毫无意义,大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现实表现为,旧的分工制度由于习惯仍被延续,后来被当作剥削劳动力的手段,得到了系统恢复。因此,工人在这一生产过程中,非但没有很好地维持自身基本生活状态,反而导致了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的贫困。
(二)共同富裕实践策略路径的可能性
马恩认为只有实现大工业生产才能完全消除剥削,继而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症结在于,马克思已然意识到机器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又为何仍将大工业生产视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标准呢?这应从共同富裕的可行性角度给以论证,它的突破点存在于马恩对机器大工业利弊得失的权衡。
马恩对大工业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态度直接取决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中他们的考察重点已经从劳动转移到劳动力本身。那么,对劳动力的解放就从以下两条路径展开:其一,劳动力对生产过程选择的自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介入,劳动力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工人之间更多强调的是协作。“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的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⑤工人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来参与生产,客观上促成了工人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其二,大工业生产推动了阶级斗争的普遍化。大工业的发展加速了国际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推动世界市场乃至世界历史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厂立法的普遍化加速了小规模的分散的劳动过程向大的社会规模的结合的劳动过程的转化,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工厂制度的建立,从而使得资本统治以直接的、无掩饰的方式呈现出来,推动了反对统治斗争的普遍化。在这一层次上来看,大工业的发展本身缔造了无产阶级,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阶级斗争的群体,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⑥。
(三)共同富裕实践策略路径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大工业发展的内在张力需要合理制度的释放。马恩非常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认同工业革命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机器生产的发展会逐渐降低生产所需的费用,加速自由竞争的发展,不断激烈的竞争导致生产远超消费的需求,产生经济危机。大工业所带来的自由竞争成为其发展的枷锁。大工业发展的内在张力的发挥一定要亲手撕毁这样的自由竞争,但是,却给人们建立一种全新的制度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废除私有制是满足所有人需求的保障。因为私有制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工业的发展,而当工业找到合适的制度土壤,便会提供给社会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发展的需要。基于需求的满足,社会就不会再被划分出不同的阶级。同时,机器的使用对劳动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生产体系要求精通生产过程的人,因此,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成为必然的要求。
问题在于,马恩把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视为其最终阶段,这一判断影响了他们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和对未来社会体系的构建。他们看到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可能性,没能看到资产阶级扩大剥削对象、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的动向;找到了以劳动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源,却没能看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各自可能存在的发展状态,导致对资本主义现状解释力的不足。
应当看到,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是从理论逻辑和实践策略两方面给以阐释的,这种阐释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性基础之上,体现了未来社会追求的正义性和正当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等都面临新的挑战。
三、逻辑演绎和策略原则的共生性
总的来看,共同富裕思想的路径演绎主要遵循两条路线:马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原初理论形态。原初理论因其生成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认知的局限性的影响,逻辑原理部分更为突出。在指导具体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策略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会对原初理论形成某种分化。对这种分化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原初理论的认知。对理论研究工作者而言,解释逻辑原理与实践策略之间的契合和偏离就成为增强理论自信的不二法则。
(一)理论逻辑的成立是前提
共同富裕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是一个立体化的概念,单纯地以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某一切面提出对共同富裕的挑战是不能成立的。马恩在其所生活的年代中,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生存问题”的探讨之上的,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今天的无产阶级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问题”。尽管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发展,但从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业状况、精神生活等方面来看,仍然趋于贫困。不同质量劳动力生产费用和不同行业劳动力的价值必然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资的显著增加是以生产资本的迅速增长为前提的。生产资本的迅速增长,会引起财富、奢侈、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同样迅速的增长。所以,即使工人得到的享受增加了,但是,与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相比,与一般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具有相对的性质。”⑦马克思认为工资是社会关系的展现,因此,“我们谈到工资的增加或降低时,不应当仅仅注意到劳动的货币价格,仅仅注意到名义工资”⑧。马克思认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及其家庭成员变成了单纯的劳动工具和商品,“为了发展他的劳动力,使他获得一种技能,还需要另外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⑨。但是,如果不变更所有制,他们的教育等问题就成为无稽之谈。所以,对现实策略质疑的回应,仍然需要从理论逻辑的基础部分着手,忽略这一前提的质疑是无效的。
(二)策略实践生成的多样化
马恩将大工业的出现视为共同富裕实现的标志。但是,大工业的到来却没有立即宣布共同富裕的达成。因此,对马恩共同富裕思想的第一个节点就体现在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马恩遵循“机器大规模使用—利益需求一致—单个冲突上升为阶级冲突—阶级生成”的实践路径,阐明共同富裕在实践层面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马恩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策略原则主要集中在了“斗争”爆发的必然性上。
从策略原则的角度来看,共同富裕在实践追求中面临着与逻辑预设分化的可能性。马恩认为,大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这种扩大在马恩的逻辑演绎中看到的是无产阶级群体的生成和壮大,更多关注的是阶级,而没有看到阶级斗争被转移的趋势。大工业的发展导致剥削程度的加深,为了更好地维护既有生产秩序,减少破坏生产的风险,资产阶级会加剧对殖民地的盘剥,适当地降低对本国无产阶级的剥削,以此缓和日益紧张的阶级斗争。至此,马恩共同富裕所设想的逻辑演绎就被分化出了另一条路径。其直接后果便是,无产阶级力量联合的可能性被降低,实现全部联合的设想被个别国家和地区缓和的状态所打乱。
分化的另一条路径即是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不再具有其他属性。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⑩马恩在预设共同富裕目标时,理论前提即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消除资产阶级对脑力劳动的特殊占有。而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不再明确。由此,基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剥削逻辑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就呈现出另外一幅景象。
(三)正确处理理论逻辑演绎和策略原则的共生关系
由此观之,现存对马恩共同富裕思想的各种解读中,或是模糊了其制度界定,或是夸大或扭曲了对理论解释的策略原则。二者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处理逻辑演绎和策略原则的共时性,对二者共生关系的处理前提是,用逻辑演绎下共同富裕的正义性解释策略原则视域下共同富裕的正当性,包括存在形态的正当性和实现途径的正当性。
马恩共同富裕思想逻辑演绎的正义性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它所面临的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其中后期科学技术进步所形成的结果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所表现出的特征似乎出现了某些“偏离”,现存理解的偏失原因即在于没能正确把握“偏离”和“轨道”之间的关系,没能理解共同富裕所蕴含的实质性的内容,没能使用方法论原则对逻辑演绎的正义性给以与时俱进的认识和扩充。
当前,无论是对资本主义新发展的认识,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都要重新设置坐标轴,围绕在其中的即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国家调控力量的介入,经济危机呈现出某种缓和的迹象;社会主义在引入市场机制之后呈现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不断在国内和国外同时制造着两极分化,一些社会问题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国家借助公有制的引导力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以上两方面的趋势成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质疑或坚信的重要原因。质疑是人们借助资本主义发展所呈现出的表面繁荣,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继而将这种不满上升至理论信仰层面。当深究其原因时,又以点带面地将这种原因归结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否定,即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随即转化成为对理论的不信任。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当它以点带面扩展开来的时候,实践建设即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威胁。
我们要看到,今天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把握无法离开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和判断。马恩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从理论构想本身来看,不可能完全解释现实状态下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重新界定马恩消除分工的认识就成为理解共同富裕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变化趋势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对现实解释力的入口,摸清了解释脉络,使得理论的创新更加有的放矢。
同样,以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否定共同富裕的追求也是无法成立的。马恩对共同富裕的判断和认知与生产力紧密相连。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并不是对共同富裕目标背离的结果,相反,是在追求生产力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状态。因此,共同富裕目标应当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形成对称关系。通过对马恩共同富裕思想的梳理和对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不难发现,对共同富裕的把握中,需要树立整体思维,任何一种单一的、片面的认知都有可能导致对共同富裕的误解,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生成。
综上所述,话语在场的形成是基于理论在场和实践在场的同时发生,其中即是指逻辑演绎和策略演绎的共生性。对马恩共同富裕思想的分析既要有逻辑演绎的梳理,又要有策略原则的调适。二者的调整与发展都要放置在共同的时空之下,要避免出现时空解释的断裂。因此,从理论源头溯源共同富裕的发展理路,明晰共同富裕追求中原初理论与实践原则之间的分化,寻找二者出现差距的原因就成为理论研究亟待回应的问题。这也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话语权,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③⑥⑦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2、340、345、412、346—3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37—638页。
Logic and Implementation:Marx and Engel’s Common Prosperity Thoughts and Understanding
Liu Hui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objective of Marx and Engels’s future social system,is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ocialist essence to explore in our country.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 and Engels’s common prosperity thoughts has a distinct development,presents the strategy to continuously debugging trajectory theory logic and practice.Currently,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the theory of logic is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strategy principle,based o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path and legitimac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justice,promote its from a logical necessity to practice ought to be,promote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strategy of harmonioussex becomestheimportantwayto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mon Prosper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Large-scale Industry;Self-confidence
A8
A
1007-905X(2017)08-0063-05
2017-03-15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TJSK15-010);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7YZD07)
刘慧,女,法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编辑 王秀芳 陈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