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017-03-07黄安民杨斯佳虞璐琳赵杨方刘文洪
黄安民,杨斯佳,虞璐琳,赵杨方,赵 蕾,刘文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桑叶,又称为“神仙草”,根据我国古典中医药著作记载,桑叶具有养阴活血、疏风散热、清肺止咳的效果。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也表明,桑叶具有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等诸多药理作用。中医临床上,桑叶可以加减于各种方剂中,以用于治疗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从桑叶出发,整理并阐述几种临床常用的桑叶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桑叶制成相应的保健品以及进一步开发桑叶提供理论依据。
1 化学成分
1.1 多糖类
多糖类化合物是桑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由L-阿拉伯糖、L-鼠李糖、D-果糖、D-木糖以及D-葡萄糖组成,具有强大降血糖的功能,主要机制可能是直接影响激素水平的同时也修复胰岛细胞,对于降糖新药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1]。
1.2 黄酮类
桑叶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二氢山奈素、黄芪甙、桑根皮素、异槲皮甙、东莨菪甙等化学成分,具有多种强大的药理作用,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桑叶不同部位以及成熟阶段所含的黄酮成分、含量均不同,现普遍认为桑叶的叶尖以及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2]。
1.3 生物碱类
桑叶提取液中含丰富的生物碱,包括1-DNJ、N-甲基-1-DNJ、2-氧-a-D-半乳吡喃糖苷-1-DNJ以及1,4-二脱氧-1,4-亚氨基-D-阿拉伯糖醇等化学成分。桑叶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其成分化学式中氧原子被氮原子所替代,性质较为稳定。而且有学者证明其对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是桑叶活性成分中最强的[3]。
1.4 多酚类
桑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羟基结构,因此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主要包括有安息香酸、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等。此外,研究表明,桑叶的成熟度越高,其单体酚的含量越低[4]。
1.5 其他
桑叶除了含有多糖、黄酮、生物碱等成分,挥发油、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植物甾醇等化学成分含量也均较高。
2 药理作用
2.1 降血糖作用
国内外学者针对桑叶的降血糖药效和机制已经做了广泛而深入细致的研究,基本证实桑叶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王向阳的实验研究表明[5],使用桑叶多糖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徐冰[6]认为α-糖苷酶能够水解多糖,使其变为单糖或双糖,从而促进肠道吸收糖类物质,而桑叶生物碱可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从而缓解高血糖的症状。
2.2 抗菌作用
迟晓喆[7]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的桑叶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王世宽[8]发现桑叶醇提物能够在体外显著抑制大肠埃希菌、芽孢枯草杆菌的生长,因此推测其主要抑菌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沈维治[9]认为桑叶抗菌的主要成分为多酚,并且具体的抑菌化学成分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抗肿瘤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桑叶提取液能够提升乳腺肿瘤细胞的细胞凋亡因子表达量,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10]。桑叶提取液能够显著抑制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生长[11]。也有学者发现从桑叶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能有效抑制肿瘤组织内血管的生长,对肿瘤的增殖、转移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4 抗衰老
人体衰老与过量的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李智辉[13]发现桑叶提取物能够较好的去除机体内部产生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从而起到抗氧化、抗衰老的效果。有研究表明桑叶抗氧化功能的核心部位为绿原酸,其清除机体内部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均较高[14]。
2.5 其他作用
桑叶活性成分除上述介绍的药理作用之外,还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此外,桑叶提取物还可以抑制机体黑色素的产生,对美容具有一定的效果。史敏[15]等人在临床上使用桑叶配伍中药复方治疗各种出血证,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3 结 语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天然中药应用于人类的药物与食品中。桑叶作为被国家卫生部确定的药食两用中药[16],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其含有的生物碱、黄酮、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药理作用,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很强的保健品价值。然而,迄今为止未对桑叶化学有效成分的具体鉴别、薄层检测和含量评估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以桑叶活性成分为原料的相关药食品质量差异性较大,市场流通难度增加。但是,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桑叶的各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将会细化,相关制品质量将更高效稳定,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1]贺伟强,向天勇,陶昆.桑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23):184-186.
[2]牟会荣,陈 昆,王晓岚,等.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在桑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中的应用和比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01):88-93.
[3]贺 胜,周杏子,何 海,等.桑叶生物碱类成分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3):222-226.
[4]代燕丽.桑叶多酚的质量标准及其抗氧化和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
[5]王向阳,俞兴伟,仝义超.桑叶多糖的提取与降血糖功能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4,14(9):63-67
[6]徐 冰,刘 泉,刘率男.桑叶总生物碱的抗糖尿病活性研究[J].中药材,2015,38(05):1024-1026.
[7]迟晓喆,曹光群.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2012,32(2):163-166.
[8]王世宽,张代芳,陈欲云.桑叶多糖提取及抑菌实验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29(6):1-5.
[9]沈维治,邹宇晓,刘 凡.桑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与抑菌活性[J].蚕业科学,2013,39(01):135-138.
[10]王志雄,高剑文,缪伟伟.桑叶液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DAMB-231作用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5,36(01):25-29.
[11]吕燕宁.桑叶中的两种黄酮苷诱导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分化[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03):175.
[12]杨永玉,曾光尧,谭健兵.桑叶化学成分研究.中南药学,2011,9(2): 92-95.
[13]李智辉.桑叶的药用价值及临床运用.亚太传统医药,2010,6(8):161-162.
[14]沈维治,廖森泰,林光月,等.桑叶多酚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J].蚕业科学,2015,41(02):342-348.
[15]史 敏,潘月琼.桑叶用于出血症的点滴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3: 183-184.
[16]余根龙,吕志强,方有根,刘娟英.食用桑开发的桑树栽培技术模式探讨[J].桑蚕通报,2017,48(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