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路径探析
2017-03-07□孟丹,冉苒
□孟 丹,冉 苒
(1.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路径探析
□孟 丹1,冉 苒2
(1.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为了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本文分析大学生“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研讨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背景、内涵,辨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责任担当”素养的相互关系,从大学生自身修养、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层面探索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路径
1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9月公布我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国家级研究成果,基本观点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其中“责任担当”素养的主要内容是:自尊自律,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心怀感恩、孝亲敬长;热心公益、敬业奉献;明辨是非,明确角色,履职尽责;崇尚自由,维护正义;崇尚绿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具有“责任担当”素养者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急需的合格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担当艰巨历史使命,切实履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职责,把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工作做好。
1.1 “责任担当”素养的道德诉求
马克思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使命,你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1]其中的规定、使命、任务等就是指人在社会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担当”素养的表现形式,是指人作为社会主体存在时的社会责任,这种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某些人责任担当意识、公共道德意识淡薄,某些领域拜金主义抬头,出现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等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直接挑战校园内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工作。比如近期发生在校园的大学生“小额贷”事件,女大学生“裸贷”风波等,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责任感缺乏、自律意识不强、贪图享乐等现象。这就要求大学生从社会参与角度,以社会成员的角色来处理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加强“责任担当”素养培养。一是遵守和履行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诉求,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等方面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担当与历史责任。二是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国家、民族等关系上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诉求。因为大学生一方面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硬性调整,另一方面在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接受到相应软性规范约束。三是正确认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上的担当诉求,形成高度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政策高度来规范个人的“责任担当”素养,其中:爱国是前提,敬业是支撑,友善是动力,诚信是保障。
1.2 “责任担当”素养的价值诉求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过程,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规范行为规则等的不断完善,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逐渐完善的过程,具体表现出大学生对“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态度。一是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对人的生命抱以敬畏之心,以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大小作为评判自身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科学的人生观引导大学生从实际出发,认准角色、找准基点、调好方向、定准目标,科学回答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做好一个能担当社会责任的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二是个人对家庭责任的态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和谐发展以家庭和谐建设为先导。学生对家庭责任担当的表现是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小事做起,明确家庭身份,分担家庭责任,营造家庭和睦相处氛围,参与共建幸福之家。三是个人对社会责任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自身与家庭和谐要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基础,个人对自身与家庭责任的态度,最终以社会责任态度为目标导向。人在社会的发展中需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这既是社会对人提出的最低层次要求,也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如果能在社会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承担更多有影响力的社会责任,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实现更多社会价值,自然就会培养更加到位的“责任担当”素养。
2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背景及内涵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关学科为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提供了相应理论基础保障。
2.1 “责任担当”素养的理论背景
第一,科尔伯格关于“道德两难论”责任观启示。“海因兹偷药救妻”是科尔伯格著名的道德两难论故事起源,通过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剖析,引发社会公众对关于利益趋避的道德思考。“科尔伯格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该模式,以促进青少年道德认知的理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2]。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求大学生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可能遇到类似于道德取舍两难之类问题,要正确辨别真伪,正确分析与评判客体,明确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担当,从而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
第二,伦理学基本理论关于社会责任意识启示。社会道德现象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现象,要求大学生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行为意识等方面科学构建正确道德意识,用正能量道德标准去透析生活中各类偶然或必然事件,引导大学生提炼关于社会道德理念的深层次思考,明确怎样才能做到严于律己、诚实待人、友善共处,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提高评判大是大非的鉴别力,从而形成良性社会互动,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取舍意识,明辨是非,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
2.2 “责任担当”素养的人文背景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源于社会大众的生活实践,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论述有据可循。“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理性、实用为核心”[3],《大学》载: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苏辙传》载:“苟可否多少在户部,则伤财害民,户部无所逃其责矣”。“可见,社会责任是主导价值观念、国家法律法规、一般行为规范等以观念的形式植入社会成员的深层心理结构并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积极的行为态度”[4]。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关于个人的“责任担当”素养的规定进行科学定位,对加强大学生个人“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3 “责任担当”素养的内涵
“责任担当”素养主要由“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外化为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识,责任行为等。责任认知是指个人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认识,体现在个人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担当认识,以及在自我生存和个性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担当认识。责任情感是指由个体通过认识自身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外化为个体在家庭或社会中所处的身份与地位、对其心理认同形成相应的影响,表现出或冷漠、或无情、或热情、或慷慨等。责任意识是指个体知道什么是社会责任,自觉地认真地去参加社会实践,履行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转化为行为而形成的心理特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灌输,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相应的社会责任约束力。责任行为的外在表达代表个体对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识的领悟程度。
2.4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责任担当”素养的辩证关系
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新研究成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责任担当”素养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一是“责任担当”素养培养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为前提,“责任担当”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组成,是衡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从培养目标分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一个人必须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社会道德感等,即个人必须具备“责任担当”素养。二是“责任担当”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责任保障,“责任担当”素养要求从个人的道德认知和责任情感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立足自身的社会角色,明确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三是“责任担当”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行为准则。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使其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责任意识、外化为责任担当的行动自觉,从身边事情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做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
3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路径
大学生好比“幼苗”,为了将他们培养成为“参天大树”需要探寻必备的成长条件,也就是要探寻适合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正确路径,以能够较好地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责任担当”素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这些条件具体包括: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意识养成、家庭“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氛围营造、学校“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方式方法改革、社会“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环境创建等,在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过程中,各方面素养培养的路径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
3.1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意识养成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培育工程,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意识的培养要从孩童时代开始,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在长期接受正能量教育过程中逐渐养成 “责任担当”素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认知。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上,这是首要前提,更是“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认识基础;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等,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内容。二是大学生自律程度。首先表现为自我身份的确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身份的确认包括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属于知识分子,他们懂知识、辨是非、明事理、有较强的自制力,在产生矛盾纠纷时,能处于道德优越的层次,这就需要大学生培育相应的自律意识,能较好认识到自身道德处境,较好处理矛盾纠纷。其次表现为社会规矩的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活动有序进行,除了具备相应规矩外,还需要遵守规矩主体。大学生校内学习、生活由校纪校规约束,特殊情况下会涉及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但仅靠校纪校规约束无延伸影响力,个人道德观和责任感的形成,需要国家法律法规,并以此为自律的基础。最后表现为身处逆境时的自我调整。挫折教育与个人责任感相辅相成,合格大学生身处逆境时所激发出来的潜能,将大大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逆境只会打垮意志薄弱者,使其丧失责任意识,但却能激励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合格大学生,令他们于逆境中重获新生,明确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社会责任。
3.2 家庭“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氛围营造
“家庭亲密度作为反映家庭成员之间亲近关系及积极家庭氛围的综合指标,指个体觉察到与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结的程度,是家庭成员之间独立联结的平衡。”[5]家庭“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氛围的营造,主要表现在家庭亲密度指标之上,亲密度指标越高,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体谅等“责任担当”素养行为的表现就越明显,家庭成员的幸福体验感就越高。家庭营造“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氛围通过五个步骤:一是原生家庭完整。原生家庭是指以亲生父母为家长角色,拥有亲生子女,没有重新组建的家庭状态,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亲生父母是自己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合格父母的身份、父母正能量的言行举止、不可替代的完整原生家庭环境,能使家庭“责任担当”素养潜移默化地在代际间传承。子女自出生到成人,完整原生家庭状态为其提供了家庭“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规范图式,使其终生携带着家庭“责任担当”素养的营养基因。二是家庭成员之间正能量互动。原生家庭正能量积蓄,来自于家庭成员之间正能量的互动和传承,这需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各司其职、各司其责来实现。三是家庭与外界之间正能量互动。因为原生家庭的正能量积蓄,家庭成员与外界沟通和正能量互动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这是维持原生家庭“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另一重要途径。家庭与家庭之间,即直系、旁系、隔代家庭之间正能量友善互动能为原生家庭提供长期的、友善的情感支持。四是家庭成员之间逆境中互助行为。患难见真情,家庭成员之间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确保家庭成员人格、情商、处事方式的完美。五是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合理、友善的调适机制。家庭成员之间聚、散、离、合关系决定家庭矛盾出现之后,各成员之间持合理、友善的态度形成矛盾调适机制,主要包括:矛盾预防、矛盾识别、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等调适机制。
3.3 学校“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方式方法改革
大学在对大学生进行 “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时代的需求、实践的特点、学生的变化进行培养方式方法的改革,以适应“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需要。这种新媒体时代改革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社会道德”“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家国情怀”“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导向”[6]等三个方面。如我国2012年修订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除对基本素养作出明确规范以外,还特别强调提出毕业生要具有人文社科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等,把对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匠心精神又称工匠精神,代表专业学习精益求精的价值理念,对匠心与精品的坚持和对社会责任的追求,以及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等。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与专业教育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直接成为专业课教学的内容”[7]。因此,我们应及时改革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探索相关的素养培养方法,把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升华为职业道德教育和匠心精神的培养,寓“责任担当”素养培养于专业教育之中,这样才能产生显著成效。
3.3.1 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构成。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表现在: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之道,更应该是作为育人者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舞台。作为“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者,高校教师不仅要将 “责任担当”素养培养作为自己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升华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机制,既满足自身全面发展需要,更有利于教育教学。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为大学生、为国家、为民族的将来着想,认清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担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达到自我升华的境界,以言传与身教感化大学生,将内在的社会责任感外化为对教育教学担责的行为,忠于教育,服务于教育对象。教育者要凭借社会责任魅力升华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最终目的。
3.3.2 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如何将“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融入教育过程,让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升华,是高校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人文融合”是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表现为:将责任意识、道德观念与专业教育、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实施“人文融合”,具体分为“直观融合”“显性融合”“隐形融合”三种方式。“直观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影音欣赏、文学鉴赏、图片赏析等形式,将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教育以直观形式呈现,让大学生直接评判教育内容,以达到融合目的;“显性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AB剧编写等课堂实践,将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教育融入到案例分析过程中,在课堂互动中实现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显性融合;“隐形融合”是指通过校外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创新创业体验等,为大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能成为合格建设者提供可靠的实践保障。
3.4 社会“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环境创建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27日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诚信建设为重点,构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提升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这些内容为创建理想的素养培养的社会环境作出原则性规定,为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创建有利于大学生 “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社会环境,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职业引导,指引大学生巩固已经树立的“责任担当”素养,领悟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领悟“责任担当”素养在社会实践领域的真切含义:一旦离开校园,定好专业发展方向,就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岗敬业、磨练技能、穷尽所学、无怨无悔地去担当一名社会成员应该担当的社会义务与社会责任,这是人生赢得成功的秘诀,是取得认可、获取尊重、实现价值的唯一路径。
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决非单一主体或单一过程所能奏效,“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过程中,不仅仅要有理论上的习得和养成,更多的是实践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社会实践是“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时代瞬息万变,社会纷繁复杂,传统学校课堂理论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与时俱进的要求。本文提出的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的模式,还有很大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可谓任重而道远。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329.
[2]刘爱平.“道德两难教育模式”触发的德育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5(5):58-61.
[3]匡和平.人的异化现象与责任感缺失关联刍议[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4):9-12.
[4]蒋文亮.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体系建构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64-67.
[5]刘世宏,李丹,刘晓洁,等.青少年的学校适应问题: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和责任感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4(3):617-624.
[6][7]贾启君,王莹,原续波.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44-46,44-46.
责任编辑 李利克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7.017
G641
A
1004-0544(2017)07-0091-05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一般项目(2016GB269)。
孟丹(1981-),女,湖北咸宁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冉苒(1957-),男,河南开封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