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综述
2017-03-07陆永久
陆永久
(田东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15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综述
陆永久
(田东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1500)
维持性血液透析代替正常的肾脏部分排泄功能,可以将机体内的毒素予以有效清除,改善内环境的稳定性,使病情的进展得以延缓。慢性疼痛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慢性疼痛;研究进展
肾功能衰竭为一种常见肾脏功能并不,患者肾脏出现萎缩,功能失调,从而造成身体各个器官无法正常工作,发病原因为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者是接触金属、服用药物不良反应等,发展到最后为终末期肾衰竭,死亡率极高,此时,维持性血液透析为最佳治疗手段[1]。维持性血液透析属于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替代治疗方式,通过血液透析器以弥散方式展开内外血液交换,将机体代谢废物、过多水分予以清除,净化血液,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进而延续患者的生命。慢性疼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因受到轻度疼痛的折磨,使得生存质量、治疗效果等均受到严重影响[2]。近几年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慢性疼痛等方面的研究在临床范围内正在不断的深入,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的情况进行研究,从多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 慢性疼痛研究
临床上所说的疼痛具体指的是令人感到非常不愉快的一种主观感觉或感受,同时还会伴随存在一定程度的组织损伤。疼痛属于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的一种复杂性的活动,是机体在受到伤害等不良刺激之后,随之产生的保护性反应[3]。由于疼痛感的存在,广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康复速度会明显减慢,所承受的来自心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和负担也会明显的加重,从而造成多层面伤害。目前,疼痛不单单是医学领域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已经成为了受到广泛性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4]。而对慢性疼痛具体指的是,患者在病情的影响下,疼痛程度的持续存在时间达到3个月以上。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将慢性疼痛分成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轻度疼痛就是指虽然患者有疼痛感染,但是仍然可以忍受,且生活状态表现基本正常,睡眠和休息都不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干扰;中度疼痛则具体指的是,患者存在程度较为明显的疼痛,已经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患者主动的要求服用镇痛药物对疼痛进行控制,对正常的睡眠和休息产生了明显的干扰;重度疼痛则指的是疼痛程度非常的剧烈,患者完全无法忍受,需要长期持续性应用镇痛药物对疼痛进行控制[5]。目前临床上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方法相对较多,主要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口述分级评分法、数字评分法、行为评估法、生理指标测定法等。疼痛问卷量表目前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较为多用。常用量表包括McGill疼痛问卷法、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简明疼痛问卷表等[6]。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疼痛
2.1 发病原因
现阶段临床等相关领域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对于病情处于终末期阶段的肾脏衰竭患者特别是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而言,在此期间出现慢性疼痛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较大[7-8]。相关领域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会有37%~50%者需要承受慢性疼痛所带来痛苦和折磨,且其中80%以上者的疼痛程度为中度以上[9]。导致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者慢性疼痛的发病原因较多,因血液透析治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系统并发症,并发症也会导致疼痛的产生,譬如四肢局部缺血、神经病变均有可能会导致疼痛的产生[10]。曾有相关领域的学者在经过研究后指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也有可能是病情发展到终末期阶段的肾脏本身诱发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特别是同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发生肾性骨病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出现肾性骨病就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产生。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动静脉内瘘缺血性神经病变,也会诱发疼痛的出现[11-12]。
2.2 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曾有学者对205个在澳大利亚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了研究,采取BPI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贝克抑郁量表对抑郁情绪进行评估,测量了患者睡眠质量指数,结果发现,有50.2%的患者存在慢性疼痛,并且有41.4%的患者疼痛程度为中度至重度。并且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的抑郁发病率显著高于轻度以及无痛患者[13-15]。
3 慢性疼痛治疗与护理
多数患者在疼痛无法忍受的时候才会用药,且以强阿片受体类药物在我国临床上最为常用,此类药物在实际应用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害怕成瘾,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得停药现象显著[16-17]。
针对血液透析慢性疼痛患者而言,现阶段世界卫生组建议采取逐步镇痛方式,针对轻度至中度疼痛患者,采取乙酰氨基酚或者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针对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患者,若是上述治疗方案不理想,则建议应用若阿片类药物;如果以上两步均为获得理想镇痛效果,甚至是发生恶化情况,则建议应用稍强的阿片类药物氢吗啡酮。
[1] 张海林,路 潜,文翠菊,等.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7):69-71.
[2] 冷成香,曹文媚,赵 岳.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698-700.
[3] 文 雯,夏运风,甘 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肾病杂志,2015,31(4):283-287.
[4] 王新美,吴建华,朱小玲,等.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调查及其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61-63.
[5] 郭 青,贺碧英,赵 荻,等.推拿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疲乏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3C):1129-1131.
[6] 沈晓颖,周郁秋,韩秀梅,等.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326-3329.
[7] 罗月婵,黄 胜,吴晓婵,等.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逻辑回归分析[J].现代医院,2016,16(1):46-47.
[8] 叶锡兰,邱碧辉,宁志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种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8C):2610-2611.
[9] 杨 欢,吴庆文,尹建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69-72.
[10] 赵惠芬,尤燕青.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1):971-973.
[11] 尹建华,郝建春,杨 欢.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4):1262-1264.
[12] 武燕燕,姜亚芳.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6):405-407.
[13] 李 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14] 侯 静,温向琼,刘 进,等.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184-1186.
[15] 张郁苒,张 政,于 青,等.营养风险指数预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6):3741-3745.
[16] 路建饶,易 扬,陈秀峰,等.低钙透析液对老年血液透析伴低转化肾性骨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5):522-526.
[17] 吕红红,白 石,孙脊峰,等.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0):5972-5974.
R459.5
A
ISSN.2095-8242.2017.050.9893.02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