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波”助“澜”有学问
——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科学运用

2017-03-07吴鸽英

好家长 2017年2期
关键词:泡泡树叶教学活动

文 吴鸽英

推“波”助“澜”有学问
——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科学运用

文 吴鸽英

落实《指南》精神,通过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保护和张扬幼儿好奇的天性,组织和引导幼儿发现和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探索活动的功效,教师指导策略的科学运用是关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即“适宜提问”“及时追问”“巧妙应答”“恰当点拨”。

科学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指导策略科学运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如何用好《指南》,吃透精神,保护和张扬幼儿好奇的天性,组织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和探索,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探索活动的功效呢?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教师科学运用指导策略是关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即“适宜提问”“及时追问”“巧妙应答”“恰当点拨”。下面以中班科学集体活动《它能吹出泡泡吗》为例加以阐述。

一、“问”得“适宜”

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进入积极状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开放的提问设计。

在《它能吹出泡泡吗》活动中,教师拿出一瓶泡泡液,开始一段这样的问答。

师:这是什么?

生:吹泡泡的……

师:它有什么用?

生:吹泡泡玩。

师:好玩吗?

生:好玩(老师拧开瓶盖,吹泡泡。幼儿惊喜,高声叫,并追逐着泡泡,乱作一片。老师迅速收起,赶紧组织教学。)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东西,它们能吹出泡泡吗?

幼儿说,教师记录。

师:那你们去试一试吧,并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教师的提问要有目的性、难度适宜且具有开放性,要能引导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以上环节中教师的提问简单、笼统、形式单一,不适宜探究和发现。如果把教师的提问“它有什么用?”修正为“它是怎么玩的?”,可以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探索的材料和过程,为幼儿接下来的探索和发现活动积累重要经验。相同的道理,如果把“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东西,它们能吹出泡泡吗?”调整为“你觉得这些东西里哪一样东西能吹出泡泡呢?”能让幼儿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幼儿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象,大胆想象,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教师主要依靠提出问题来促进幼儿想象和思考,幼儿真正的探索也始于对问题答案的追求,幼儿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对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寻求答案的过程。因此,幼儿有真正感兴趣且能够通过探索找到答案的问题——“适宜的探究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追”得“及时”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探索在最初阶段是以无意为主的,如果教师不加以注意,不在“质疑”的基础上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探索平台,那么灵感的火花就会自生自灭。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有一颗慧眼和巧心,能够恰到好处地在“提问”的基础之上进行“追问”。“追问”是一种心灵的启发和思维的发散,用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到《它能吹出泡泡吗》活动中来。教师要求幼儿逐一操作材料,记录结果,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实验小结。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把笑脸贴到能吹出泡泡的记录表格空格里。

在教师依次一个个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后,开始提问。

师:“看看和我们开始时猜测的有什么不同?它们为什么能吹出泡泡呢?”

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有点茫然。

这个教学场景中的“冷场”可能是教者始料未及的。究其原因,主要是问得突然,问得没有连续性,幼儿的思维出现“脱轨”,从而影响接下来的探索和发现。

如果教师在师生一起做实验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后,顺应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及时追问:“这些能吹出泡泡的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也许这就是它们能吹出泡泡的秘密哦,快仔细地看一看!”这样的一个“及时追问”更好地激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与创造,激发了幼儿的再思考,最终得出“它们都有圆圆的、通的或者说是空的洞”“有这样的圆圆的洞就可以吹出泡泡。”等结论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应”得“巧妙”

提问,不只是单向指老师对幼儿提出问题,还应当包括幼儿向教师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善问”的同时还要“善待问”。即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质疑提问,培育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有疑之处,方是长进之处。

回到《它能吹出泡泡吗》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研究,得到“它们都有圆圆的、通的或者说是空的洞”“有这样的洞就可以吹出泡泡”等结论后,教师拿出直的铁丝、片状树叶等问幼儿:“这些能吹出泡泡吗?”

生:不能。

师:你们想让它们吹出泡泡吗?

教师拿出铁丝,边说边操作:像这样把铁丝弯成圆圈,就可以吹出泡泡了,你们也来弯弯吧,快去试试吧!树叶可以怎么变出圆呢?

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幼儿正在积极地思考,是独立思维的主体,教师的提问更多的是来自幼儿外部,而幼儿的提问却是发自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幼儿回答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因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

在这个教学情境中,教师如能巧妙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再把“球”还给幼儿:“你有好办法吗?”“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等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找寻新答案。这样不仅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在无形中培植了探索的品质。

学贵于思,学起于问。教学活动中提问不只是教师的权利,教学艺术在于放手让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质疑,从博问中多识,从多识中博问,发展思维能力。瑞吉欧认为:“接过孩子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老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孩子们的“质疑”,才能准确借助并有效地回应孩子“抛来的球”,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与探索,从而提升幼儿探索活动的有效性,让幼儿永葆好奇之心,永存探究精神。

四、“点”得“恰当”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的是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和点拨的时机把握要适时。“点”就是给学生某种启发性指示。“拨”就是为学生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希望、光明和前途。点拨的关键是符合学生的需要,在于及时。对学生来说,犹如雪中送炭。这样才能收到十分满意的教学效果。

再回到《它能吹出泡泡吗》教学活动中,当幼儿用铁丝、树叶吹出泡泡并做好记录时,教师:你是用什么办法让它们吹出泡泡的?(幼儿一时语塞)

师:我刚才看到了,×××小朋友的树叶上被撕出一个小洞,这样树叶就能吹出泡泡了,你是怎么让它们吹出泡泡的?

由于幼儿受年龄和经验的影响,在探索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没有教师的适度帮助,就很可能会对探索失去兴趣。当幼儿的观察陷入僵局时,教师为幼儿的观察探索铺路,“我刚才看到了……”一句看似无意的点拨的话语为幼儿的思维打开了大门。

这个教学环节如果教师巧用点拨,便能将幼儿的思想引向一个新的境地。如教者这么“点”一下:“我刚才看到了,×××小朋友用撕的方法,在树叶上撕出了一个个小洞,让树叶也能吹出泡泡,你用什么办法让手里的东西也能吹出泡泡?”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推动策略”,培养了幼儿探究问题的能力,做到既不替代幼儿的思考,又能善于在关键时刻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使探索层层推进,使探索达到理想效果。

“提问生疑”“追问激趣”“反问质疑”“点拨解惑”,只有科学运用好指导策略,才能实现幼儿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环节的层层推进,才能激活幼儿的思维风暴,课堂才能灵动起来,才能充满活力和生机,成为生态的、可生长的课堂。

让我们共同推“波”助“澜”,追寻绿色的生命课堂!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幼儿园)

“提问生疑”“追问激趣”“反问质疑”“点拨解惑”,只有科学运用好这四个核心指导策略,才能实现幼儿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环节的层层推进,才能激活幼儿的思维风暴,课堂才能够灵动起来,才能充满活力和生机,成为生态的、可生长的课堂。

猜你喜欢

泡泡树叶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树叶的不同称呼
巨型泡泡
一片树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