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意义
2017-03-07鲍雁华
文 鲍雁华
浅谈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意义
文 鲍雁华
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互相学习,从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幼儿 教师 混龄教育
一、混龄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互换形成和谐小社会
1.集体中角色转变,促差异互补
在“妈妈我爱你”——三八节的混龄教育活动中,分别为各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了彩色的小吸管、线、贴画、彩色卡纸等。大班的小朋友在卡纸上剪出爱心的形状,并用水彩笔进行装饰;小班的小朋友撕贴画,在爱心卡上进行装饰,完成后再共同剪下彩色吸管穿出美丽的项链。6岁的牛牛在班上做事情有些急躁,没有什么耐心,学习中遇到困难常常会退缩。这次牛牛和4岁的格格结为一组,格格一直专注地看着牛牛剪爱心的形状,非常羡慕。牛牛剪的时候特别认真,也很自信。“哥哥,我也想用剪刀试一试,好不好啊?”“可以啊,但是你要按照线来剪,还要注意不要剪到手哦!”叮嘱完以后,牛牛把剩下的部分让给格格来剪,虽然有的地方不是很整齐,大致的轮廓已经剪出来了。牛牛自豪地说:“我教会妹妹用剪刀啦!”格格在穿项链的时候,珠子总是从绳子另一头掉下来,反复穿了三四次,渐渐失去了兴趣。这时,牛牛帮格格在绳子结尾处打了一个结:“你看,这样就不会掉啦!”格格开心地鼓起掌来。小朋友们互帮互助,友好团结,共同体验给妈妈制作爱心卡的乐趣。
在混龄活动中,小的孩子喜欢模仿大的孩子,大的孩子会努力做得更好,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一个儿童在混龄班中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从最初的被照顾,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成为“强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他们的心理、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混龄教育活动为儿童的这种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牛牛这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转换,使得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我的能力,逐渐内化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体育活动中,小学大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羊角球的活动场地里最初孩子们只是扑到球之中钻来跳去,或是待在一个地方不动看其他的孩子玩。当有个别大的孩子将球抛过来时,孩子爱游戏的天性被激发出来,于是出现了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之间互抛球的游戏。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孩子们终于从自己的小世界里迈出第一步,进入到各年龄段同伴的大世界里,体验着交往的快乐。
二、混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会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可养成儿童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让他们参加混龄活动,对比自己大的小朋友要学会尊重,对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要学会谦让。当他们有了好吃的或好玩的玩具,就会和那些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1.在分享活动中,体现大帮小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幼儿园,交往的范围的扩大使小托班幼儿一时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情绪不稳定,在活动中与小伙伴争抢玩具,自己有了困难不主动和老师说等。为了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我们创设了“周一玩具分享交换日”,在混龄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例如,有的小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却又不敢去交换,这时,哥哥姐姐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你的玩具也很好玩,小朋友会愿意和你交换的。”因此,在混龄教育活动中,教师既为幼儿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培养对各种情感的敏锐性,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为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打好基础。慢慢地,胆小的小年龄孩子也高兴地参加到活动中。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谁的玩具好玩?为什么?等等,让大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弟弟妹妹的,让小孩子说说哥哥姐姐是怎样帮忙的,让幼儿体验互帮互助交往的乐趣。幼儿对这一活动非常喜爱,经常说“周一玩具分享交换日”的想法玩法,并将自己最好的玩具带来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通过这种活动,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年长幼儿的积极行为为年幼的幼儿提供了正面的良好榜样,大孩子愿意在与年幼幼儿的交往过程中自觉地展现积极的情感(如谦让、耐心等),克服任性霸道等消极的情感。同时年幼孩子也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
2.通过区域角色游戏,鼓励大孩子承担社会角色
我园为了将混龄教育的特色凸显出来,开放了诸如小厨房、创意美术、科技工坊、航模赛道等区域,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往平台。一天早上,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创意建构室,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材料:饮料瓶、易拉罐、啤酒桶、木块、pvc管、弯头、三通、积塑,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自由组合在一起,有的搭建“城堡”,有的“制作蛋糕”,幼儿用pvc和弯头、三通制作“天文望远镜”“机关枪”“楼梯”……乐乐(中班组的孩子)看到果果(小班组的孩子)先用pvc管拼搭一个楼梯,由于年龄小,手部力量不够,拼好的管子一动就散开了,于是他忙走过去说:“妹妹,我来帮你吧!”“好!谢谢姐姐!”于是两个小朋友一起努力拼搭起来,不一会儿,楼梯搭好了,她们俩高兴地拍手跳起来,玩起了上下楼梯的游戏。玩了一会儿,乐乐说:“咱们再重新搭一个跑步机吧!”“好呀!”于是两个孩子又重新组装,拼搭了一个两边都能跑的“跑步机”,两个孩子快快乐乐地玩了起来……在本次建构活动中,乐乐(中班组)会运用自己学到的简单技巧,主动帮助年龄小的妹妹解决困难,积累自己与同伴交往的社会经验,她们在创意建构活动中也在努力建构自己的人格,完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给分的认同,通过模仿角色,让弟弟妹妹观看、学习、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而且学习模仿角色中好的行为和语言,并且映射于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大孩子帮小孩子,小孩子学大孩子,让他们自己找伙伴,引导他们友好合作。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合作、互助的重要性。幼儿在每一次参加混龄区域活动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说还没有玩尽兴,还会问:“下次我什么时候参加混龄区域活动呀?”
混龄区域活动模式是我园在多年混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混龄教育模式,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来的,这种活动模式,促进了幼儿语言、交往、责任感等社会性的发展。
三、混龄教育活动对我国独生子女教育具有补充作用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普遍出现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他们因缺乏兄弟姐妹而导致了交往不足或缺失,而同龄编班不能弥补这种不足或缺失,应该说,同龄交往和异龄交往对独生子女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幼儿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混龄教育可以作为我国幼儿教育的补充,对我国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混龄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在与异龄幼儿一起活动时,这个环境给幼儿造成了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气氛,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爱、互助等,也让幼儿学会了谦让和耐心等良好的情感。也可以说,其实,混龄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师不能更敏锐地捕捉和引导孩子的微妙丰富的情绪感受,与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那么,混龄教育非但起不到混龄教育的意义,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四、混龄教育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从“教育者”变成了“引导者”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是一个教育者,孩子们总是跟着老师的教育,做着模仿的动作。而在混龄班级里,孩子们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教具,主动学习。特别是,蒙台梭利教育法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以感官训练为主,应该通过感觉、行走、触摸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孩子们有五大“工作”内容: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而这些都是通过教具来完成的。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老师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作“引导者”。他们不会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在旁边观察孩子们做了什么,并且记录下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具。也可以说,混龄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师不能更敏锐地捕捉和引导孩子的微妙丰富的情绪感受与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那么,混龄教育非但起不到混龄教育的意义,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教育要跟着孩子的发展走,教学要适应不同年龄的孩子。即使在同一年龄中,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一样,不能让每个人都在一个起跑点,一起迈步走,而要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发展快,老师就不断给他提供材料。有的孩子发展慢一点,那就要更多地照顾他一下。混龄的教育非常强调要适应每个孩子的发展,虽然年龄不同的孩子在一起,但是,每个孩子都要获得指导,获得发展。
(江苏省兴化市市直机关幼儿园)
[1]葛晓英.《混龄班幼儿教育活动实例》,福建人民出版社
[2]马妮萝.《家教世界 现代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