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2017-03-07胥艳王玲
文 胥艳 王玲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文 胥艳 王玲
幼儿园科学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幼儿乐于探究解决问题,乐于获得知识及如何获取知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谈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激发兴趣 年龄特点 能力差异 角色定位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把握程度不一,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往往会出现种种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多种手段,激发探索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产生“要探个究竟”的愿望,并积极地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之中。
(一)创设探索情境
在情境中探索科学的秘密,是幼儿探究科学的方式之一。因此,我们要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精神或物质的情境。以情境故事《可爱的鼠小弟》为例,作者给孩子们描绘了一幅以可爱的鼠小弟为主人公的故事画面,先是通过教师情真意切、绘声绘色的讲解把幼儿带入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看绘本与鼠小弟共同体验每天的新发现和新问题。
(二)提供丰富材料
活动材料是幼儿进行科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它必须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需要,并且保证目标的达成。如小班科学活动《水宝宝醒了》,教师为幼儿准备了盛满水的水盆、石头、小棒、尺子、瓶子、勺子、吸管、梳子等,让幼儿尝试运用这些材料让水盆里静止的水动起来,从而感受水是无形且可以流动的,并观察发现“不同物体的介入,水的流动是不一样的”这一现象。
(三)选择合适主题
怎样选择科学教育主题内容,常常困惑着教师:主题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是孩子感兴趣的,同时又具有动手性及科学探究性,并能让孩子自己发现、寻找问题。面对这样的困惑,教师经常无所适从,没有方向,不知道如何确定活动主题。其实,教师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丰富有趣的科学内容。因为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科学内容。
一次饭后,刘中广、裴文炳围在塑料盆边,把用餐后的竹筷放进盆中,塑料盆里有半盆水,竹筷就浮在水面上了,两个孩子显得很惊奇,不停地用手摁竹筷,手一离开,竹筷就又浮出水面了,不一会儿,吸引了好些孩子,并开始议论起来:“筷子在水中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我家的筷子不会浮。”老师参与到孩子中,关于各种不同的筷子的浮沉情况的科学活动就很容易地生成了。
二、把握年龄特点,尊重能力差异
《指南》强调:“对不同年龄幼儿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和深度是有不同要求的。”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因些,我们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对探究环节进行合理取舍,选取其中某些最贴近幼儿成长的最佳环节。
(一)把握年龄特点
3-6岁幼儿在探究的兴趣点与目的性、所适宜的探究方法与探究记录方式、表达结果与交流等方面既具有共性又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更喜欢探究自己日常喜欢、熟悉的事物,探究兴趣不稳定,其探究方法更多局限于直接的感知与操作,探究视角小,对操作过程感兴趣,但不喜欢记录与表达,同伴间较少主动交流,对教师的提问虽能给出实时的回答,但说得极为简单,通常是重复已有的想法或同伴的表达。中班幼儿对生活中时有接触但不太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喜欢观察特征明显、多元、有变化且好玩的事物与现象,会主动记录自己探究的猜想或结果,但还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性,经常是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围绕问题进行整体有序观察或两两比较探究,乐于与同伴交流。大班幼儿则开始逐渐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细节特点与功用等,活动前预测、活动中检验与求证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开始乐意尝试多元化、个性化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常常会边探究边交流讨论,甚至还会出现争论与协商。
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把握探究过程的深浅度,用适宜的“教”促进幼儿积极地“探究”,努力提供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学习节奏的探究过程。
(二)淡化基本环节
《指南》指出:“从探究过程来看,包括提出问题、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等基本环节。”淡化基本环节即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探究需要,从固有的模式中突围,及时调整活动环节与组织策略,解放幼儿的身心,让幼儿自然地沉浸在探究活动中。如丰富幼儿的交流形式,不干预交流对象与内容,让幼儿随时产生的多变探究需要得到满足;不限制探究内容与时间,让幼儿的投入与专注状态不随意被打断。只有这样,一个开放、多样、支持的探究过程才可能真正贴近每个幼儿的需要,让幼儿乐于探究,敢于探究。
(三)尊重能力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在能力发展要求上就需要考虑适宜性。如为了让幼儿学会记录实验结果,我们搭建“喜欢记录”—“学会记录”—“个性化记录”这样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梯。小班幼儿选择形象有趣、简单的记录方法,如“粘贴”“实物操作”等,同时还可采用“结合情境,个别记录,集体呈现”的记录方式,帮助幼儿顺利进行实验记录,体验成功感,萌发喜欢记录的情感。中班幼儿侧重用“画图记录”等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大班的记录大多以表格、符号、标记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为主,甚至还会涉及实验过程的流程性记录。
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之间也存在探究能力的差异,我们要认识到不同幼儿之间的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考方式,并充分利用,将这些能力的差异性转化为幼儿能力的互补资源。以促进不同的孩子获得不同的成长。比如有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强,教师在“舀水”活动中,让语言表述强的幼儿到讨论组参加讨论。在讨论“水很少时用什么工具”时,有的幼儿说:“大的碗、盆不实用,但是大的盆装水多。”另一幼儿认为“用小的工具可以把水舀出来,虽然水装得少,但是会很快舀完”。还有的幼儿说:“可以把装水的大盆倾斜再用其他工具舀。”对于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幼儿,教师就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水在量多、量少时所用的不同工具。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认为舀多点多可以用大一些的容器如大碗、盆、水桶等,舀一点水时用小勺、汤匙、棉布、海绵等。给不同能力幼儿展现自我、提升经验的时间和机会。
三、角色定位,促进有效指导
多样性的材料和多元的环境提供是幼儿科学探究的基础,而教师的指导则是幼儿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培养的关键,对科学教育核心价值深化到幼儿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旁观者”“支援者”“引路人”。
首先是做好一名“旁观者”。一个积极的旁观者,才能减少活动中口口相传的比率,才能细致地关注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是教师判断科学活动开展是否成功、有效的重要标准。
教师还必须是好的“支援者”。这要求我们要支持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发现,并提供一切的物质需要,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错误要予以宽容和理解,这样幼儿才会在活动中大胆地探索。新的乐高玩具有各种各样车的模型,孩子们看到之后马上产生兴趣,孩子们围在一起,有的说这是消防车,那是救护车,还有的把几辆车拿过来看看有什么不同……乱哄哄的一片(教师并没有干涉,而是以支持、欣赏的态度鼓励他们去研究。并在教室提供图书、图片、VCD等材料)在看车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很多问题,很自然地就去查找资料。给每一个幼儿安全、自然的探索环境,尊重他们的独特看法,并能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这是对一个合格的“支援者”的基本要求。
教师更应做好一名“引路人”。探究是幼儿的天性,但幼儿的探究往往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幼儿在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时自然会遇到一些想探索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例如:《车的发展》的主题活动中,我提出以下的问题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轮子:“轮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圆的?如果用正方形或三角形会怎么样?”“你们见过什么轮子?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做的?”“轮子有大有小,中间有空的有实的,有的是橡胶做的,有的是……轮子有各种各样的,但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你们还在哪里看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们为什么要装轮子?”与此同时,我又进一步引导幼儿做实验:让幼儿拎拎重物,再用小车推重物。请一幼儿抱抱同伴,再让同伴坐在小车上推,了解轮子可以省力。幼儿在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下,对探索轮子产生了兴趣。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在什么上面会用到轮子,以及轮子的用处。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动手实验,发现了轮子的形状是圆的道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想象未来的轮子,有多种功能的轮子等。
在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发展中,幼儿科学教育更加强调通过幼儿主动的探究过程获得乐学、会学,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江苏省盐城市海阔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