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艺术的大众文化品质
2017-03-07邱菲郑昕
邱菲+郑昕
【摘 要】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来说,秦腔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它深刻诠释了汉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今振兴秦腔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民族凝聚和谐的乡土语言的传媒,也是感召社会和谐的民族文化基石。
【关键词】秦腔;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42-01
秦腔曾经有辉煌的发展高潮,它曾被誉为“中国梆子声腔体系的鼻祖”。明末清初时,陕西的地界是非常大的,它包括今天陕西境内及甘肃、青海、宁夏地区,所以随着各种秦腔剧团相继兴起,它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向外省传播,到了清代,已经遍及全国,成为社会文化的中流砥柱,这时,各地的梆子、乱弹、皮簧等多种地方戏曲都曾因为秦腔的广泛流传而兴起与发展,形成了我国梆子声腔体系(乱弹)的代表剧种。因此也可以说后来的梆子腔等许多剧种,都是秦腔的变体。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竞争,秦腔已经成为全国戏曲的一面旗帜。直到今天,秦腔仍然承载着广大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是人们互相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它的历史性和现实功能。
如今存在著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国人民族精神逐渐缺失,民族凝聚力的逐步减弱,传统边缘化的变异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现象都与民族的文化有关联。有一句俗语是这么说的:“越是民族的文化,也就是越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没有民族性也就没有世界性。那么这个时候秦腔的存在就关系到民族性存在的问题,由于秦腔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研究汉族文化、追踪古老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因此,想要振兴民族文化和振兴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学会振兴和发展秦腔艺术。
目前,广大农村、城市,广泛存在秦腔文化的爱好者和秦腔艺术信仰者,为了使秦腔艺术的生命价值能够更好地体现,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它必须满足人们现实的审美需求,缔造现实性的艺术效果,才能取悦于民。只有做到很好地发展、振兴秦腔,才能更好地满足听众的审美需求,再由他们的优良感知传导给更多观众乃至下一代,由此来使发展秦腔艺术的天地越来越宽,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试着对如今秦腔艺术处于弱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由于现代文化娱乐方式变化迅速,以高科技为主体的文化挤占了传统文化的空间。而相对来说,由于这些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无法充分运用在秦腔戏剧中,它仍主要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表现出来传达给观众,因此在剧情、人物塑造和背景表现力上,对观众都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归根结底就是说,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喜欢的娱乐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更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比如电视、电影、电子游戏、电脑等娱乐方式。秦腔在时空、思维模式的变化上已经脱节,所以很难在角色与观众产生心灵碰击。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便是简陋的剧场和设施已大大远离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演出场所简陋,科技含量不高;二是秦腔的模式古老,表现形式太陈旧;三是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与当今时代落差太大,不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在审美意识上有严重脱节的现象;四是戏剧的本身在表现结构、表演形式上缺乏创新意识,老套陈规,无吸引力。如果我们要强化和改变大众对秦腔的需求,回到明、清时期,民国初期那种狂热的程度,估计是不大可能了。所以现在就造成了秦腔剧种的社会效益差,处于时代边缘,直接威胁秦腔艺术的生命力。
如今秦腔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既可喜又可叹,可喜在于它的古老它的传统,它的根深蒂固;可叹在于一旦列入保护行列,会在发展进程中受到阻碍,有了很大的局限性。社会文明和现代文明告诉我们:任何艺术种类,如果不跟随时代步伐前进,到头来只能是死路一条。那么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就是一条对秦腔艺术发展的可行路子,抛弃陈旧的,添补新鲜的,给秦腔以充实,以鲜活,要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要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让人民群众在高雅的艺术享受中进行对秦腔的普及。如何使秦腔剧种从低谷的困境中走出来,除了改革、创新,再无别的路子,如何做好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是我们三秦儿女乃至全国人民必须静心思考的重要话题。我认为,首先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评价更新与发展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取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其次是遵循剧种本身的规律特点进行改革创新,解决它本身的不足,才能有振兴和发展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甘肃卷[M].1995.
[2]中国戏曲志·陕西卷[M].1995.
[3]陕西省戏剧志·省直卷[M].2000.
[4]苏育生.中国秦腔[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5]贾平凹.秦腔[M].译林出版社,2012.
[6]焦文彬,阎敏学.中国秦腔[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7]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邱 菲(1991-),女,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戏曲服装;
郑 昕(1987-),女,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