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忙着扣帽子

2017-03-07梁桦

课外语文·中 2017年1期
关键词:贝尔曼常春藤史铁生

【摘要】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旨探究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有的教师对文本本身缺乏深刻解读,导致这个环节形同虚设,简单粗略地用“口号式”“模式化”的语句给文本的主旨扣一个帽子,单一、片面、肤浅;或者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联想,对学生歪解文本现象也不制止反而大加鼓励,造成文本主旨解读泛化、模糊,曲解甚至误解了作者的本意。

【关键词】文学;主旨

【中圖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一、借语言品鉴,深入探究主旨

示例:《我与地坛》

传统的主旨呈现:表达了史铁生乐观坚强的品质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模块中第一课,它反映了史铁生在残废双脚之后复杂的心路历程,从沮丧绝望到参透人生,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如果在分析主旨时,教师不引导学生做出深入的思考,那么这篇伟大的作品只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概念化的印象,用一句“表现了史铁生的坚强乐观和对生命的重视”消解了史铁生对人生百态的观察和对苦难命运的感悟。所以《我与地坛》的主旨分析一定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教师的直接传述,而应当从语言的品鉴中走进作者内心。

笔者在教授本课时注意课文的第三段在描写地坛的景象之后有一句话“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是史铁生的结论。紧接着的一段又提到“像是上帝苦心的安排”?毫无疑问,史铁生不断地给读者强调:地坛的荒芜和自己的残废,冥冥之中似乎机缘巧合,而这机缘巧合的背后又有着无限深意。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运用的修饰词带着强烈的褒贬色彩。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古殿檐头绚烂的琉璃在史铁生眼中是浮夸的,象征着身份地位的门壁上的朱红也仅仅是形式上的骄傲炫耀。相反,沉默安静的老柏树历经世事沧桑岁月变迁积淀的力量依旧如故,甚至那些不知名的生命焕发着勃发的生机,自由自在。这段拟人化描写的背后是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和对生命思考的呈现。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本当被繁华缤纷的生活吸引,但是被残废袭击过后,史铁生不再汲汲于喧腾热闹的世界,而转向于内心的审视和生命真谛的思索。就这点而言,地坛和作者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相似的命运让史铁生在苦难中寻找到一个出口,而只有在重大的变故之后,人才会摈除浮华转而探求心灵最本真的东西。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细细品味语言文字,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借学生疑点,深入探究主旨

示例:《最后的常春藤叶》

传统的主旨呈现:歌颂无私之爱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品。小说的高潮和精彩部分在结尾,多数教师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用“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作为概括,并引导学生思考结局的哪一点是“出人意料”的,而教师预设的答案也是“那片常春藤叶”是老贝尔曼的作品。笔者也设计这个问题,但是学生认为“老贝尔曼的死去”是最出人意料的地方。因此就不能按着预设的环节顺利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而需要解决学生的这个疑点。课堂实录如下:

师: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老贝尔曼死去呢?老贝尔曼可以不死吗?

生:如果老贝尔曼不死的话,小说就没有这样的震撼力。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师:“爱”这个字眼在现代社会被滥用,它显得矫情和廉价,但是欧亨利这里却显得可贵……

生:因为它是以老贝尔曼的生命为代价的。

师:说得太好了!那能不能依据我们刚刚的分析来推断一下欧亨利为什么设置老贝尔曼死去这一情节和结局呢?

生:老贝尔曼为了琼珊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师:一生潦倒的画家贝尔曼在窗户上画出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去希望和生存的勇气,但是却搭上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想见,作者欧亨利想告诉读者什么?

生:爱并不是简单的话,而是有牺牲的行为。

师:对的,多数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出人意料在于常春藤叶是老贝尔曼画上去的,但是我们的同学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认为老贝尔曼的死去才是最大的意外。我们一起结合主旨分析作者的设置意图,却另辟蹊径,读到了更深的含义:爱是牺牲,爱是付出,有时候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这样一来,我们就挖掘了文章的深度。

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但是学生的疑点恰恰启发了老师对欧亨利设置老贝尔曼死去这一情节的用意,如果老贝尔曼不牺牲自己的生命,或许就无法在读者心中产生这样深远的影响。这应该也是欧亨利的本意:付出和牺牲能彰显爱的价值和伟大。借着学生的质疑将文本的主旨含义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只有深度解读才具有深度魅力、深度价值和深度效应——尤其对于经典。如果我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只是浮光掠影,那么留在学生脑子里的便只能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而不可能有鲜活的形象,最终会造成优秀文本的资源浪费。我们要做的就是教师自己深入文本,探究主旨,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深层的思考。

作者简介:梁桦,女,1981年生,浙江衢州人,中学一级教师。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贝尔曼常春藤史铁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最后一片藤叶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