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上阅读平台助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索

2017-03-07柳晓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柳晓波

摘 要 为达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教师不能单纯依托于课内教学,应摆脱教材的限制,注重教学延伸,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结合教学经验,探索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构建和应用网上阅读平台。

关键词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网上阅读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17-02

1 前言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种形式,以课外教学为主,但是大部分教师为应对考试,提高学生成绩,只重视课内教学,在课外教学部分仅仅向学生介绍了相关文章的作者等知识。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建立网上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提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2 丰富阅读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根据其阅读需求给予指导。为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阅读欲望,将问卷调查加入网上阅读平台的页面中,首次登录的学生会被提示是否进行调查,而其内容为不喜欢或喜欢阅读的原因,课外阅读目的、习惯、兴趣、书目、时间等。当学生完成调查后,系统就会为其推荐其可能喜欢的书目,在最大程度上方便学生。

然而小学生年龄较小,相比于正式的书籍,更喜欢快餐文学,如卡通、漫画、小说等,而且阅读时间不固定,大多只是为了消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优秀儿童读物或文学名著作为主要阅读书目,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质。具体而言,应多为学生提供接触、阅读此类内容的机会,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被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吸引。

比如在教授《草船借箭》时,教师先生动讲解课文,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在课堂中向学生推荐原著《三国演义》,学生纷纷对原著表现出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在网上阅读平台中网罗各种文学作品,并且在网站首页将富有趣味性的作品声像并茂地展示出来,用独特的视听效果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网络阅读资源的特点包括色彩绚丽、语音迷人、语言生动、动画形象等,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在网上平台阅读仿佛观看动画片,可以充分享受愉悦的过程,而且与传统书本阅读相比,有助于长期维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3 发挥网络的视听效果,多元化语文教学方法

首先是直观阅读法。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未发育完全,大多是通过形象思维认知事物,因此其感兴趣的事物大多色彩鲜明、形象直观。不同于传统阅读教学,网上阅读具有较强的生动性,更为形象、直观。其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将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运用悦耳的音乐背景和形象的动感画面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向学生展示网上阅读平台的优势,激发其阅读兴趣。比如在课外阅读辅导课“走进三国”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以文字形式介绍《三国演义》的内容,还可以在网上资源平台中下载和展示人物图画、精彩影视剧片段等,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融入教学情境,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其次是比较阅读法。网上阅读平台具有丰富的阅读资源,有助于学生快速、方便地查找与阅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比网络阅读和书本阅读,如阅读数量、范围和种类等方面,使学生发现二者的差异,并因为网络阅读成本低、查阅方便、内容丰富等优点而养成阅读習惯。

最后是鼓励阅读法。小学生难以在同一事物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其在学习方面的典型特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耐力较差。为了维持学生的网络阅读兴趣,教师可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特别是荣誉评比活动,如“网络读书知识赛”“课外阅读小博士”等,利用激烈的竞赛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习自主性,实现阅读内容的拓宽。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和称赞学生,不要吝啬好的言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内在动力[1]。

4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所有阅读者在具备上网设备与网络基础时,均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任何地点和时间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摆脱了以往学习过程中的时空限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由于学生的生活规律、心理特点、学习水平等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统一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并不能起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要有针对性地安排阅读时间与计划。

对于学生而言,网络仿佛是神奇的“魔法师”,可以提供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名著等,利用可感、丰富的语言资料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资源,使学生可以在各种文章中汲取语文知识,增强其阅读量,拓展其阅读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时间,都比较死板,学生只有随身携带书籍才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网络技术则使学生的阅读更加灵活,无论是在朋友家中,还是在公园长椅上,只要是自己想要的时刻,都能利用网络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若突然有事需要先停止阅读,那么只需保存阅读材料进度,关闭手机即可,等待处理后可以继续阅读;如果阅读时感到劳累或眼酸,可适当休息一会儿,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

除此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文章,比如:喜欢故事类书籍的学生可阅读《水浒传故事》《西游记故事》,喜欢科学的学生可阅读《科学家故事精选》,喜欢神话的学生可阅读《神话故事精选》……教师要依托于网络技术,将网络阅读平台作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展开探究式阅读。

5 利用网络对话功能,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网上阅读平台中的交互式网络系统除了能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供帮助,还能让教师优化和完善网络阅读辅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水平等开展分层教学,而学生可以在网上平台上表达自己的阅读意见,每位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平台中展开讨论。而且学生也可以利用平台中的留言板等互相交流心得和感想,制作个人主页,将好的读物推荐给其他学生,或者和同学、教师交流,研究自己在阅读时不懂的地方,达到异地同步协作化阅读的目的。在网上阅读平台中,学生可以迅速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学习课堂中无法学习的知识,并且将自己的收获分享出来,逐渐积累宝贵的阅读经验。

为了指导学生有效、正确阅读,在内容庞杂、信息丰富的网上阅读平台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有用的阅读技巧。首先是浏览读书法,指导学生结合自身需要选择阅读资源,提高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其次是下载阅读法,当学生读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时,可以下载有关的段落、文章等,编辑为资料精要,在需要时可快速学习。最后是批注读书法,指导学生将难点、重点内容做记号,及时记笔记,边读边思考。

6 结语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减少题量,留出更多的阅读时间,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为了有效达到该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挖掘课外阅读资源,丰富阅读形式,用多元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愿意阅读、主动阅读,不断积累知识;同时以网络技术为依托,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使其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永健.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3-2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