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儿童社会规则意识教育养成

2017-03-07吴高华迟殿凤

中小学德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规则意识

吴高华+迟殿凤

摘 要 日本人具备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和井然的国民秩序,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得益于日本家庭和学校从小给儿童灌输的“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一理念。日本儿童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的养成途径包括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及内容两个方面。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日本儿童规则意识教育;不给别人添麻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4

规则,简言之,是人们活动的规范。儿童社会规则意识的形成,首先要让儿童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规则,这也是所有教育的基点,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公民个体到国家整体,都需要规则与法治。从2016年秋季起,我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对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积极回应。如何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成为我们需要探索的课题。

日本人具备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和井然的国民秩序,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得益于日本家庭和学校从小给儿童灌输的“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一理念。了解日本儿童规则意识教育养成研究,无疑会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不给别人添麻烦”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在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国人的常识,也是很多日本家长培养后代追求的理想目标。日本倡导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教育理念,对社会而言,造就了日本临危不乱的“国民秩序”;对个体而言,将外在的社会规则化为主体自身内在的德性品质,社会规则意识也就成为成就人本身的精神追求所在。

“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句话出现在日本小学生《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日本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悲哀,反而对因自己的悲哀而让别人担忧和牵挂表示歉意。此外,不给别人添麻烦也可以解释日本人的忍耐力和自律精神,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插队、乱扔垃圾等等都被视作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为。当这种社会行为规范变为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以后,少数“不拘小节”的人也会慢慢自律起来。因此,在“大地震”来临时,“一切都很特殊,他们却仍然排队,有条不紊。”[1]

许多日本家长以培养“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孩子为养育后代的理想目标。日本的教育理念是:你不一定要当第一,但你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其中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当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要懂得感恩,抱歉地说声给您添麻烦了;二是遇到问题要懂得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马上怪罪于别人;三是明确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要时刻替别人着想,尽自己所能为别人提供方便。“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一目标,貌似简单,实则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内涵:自立、自理、自觉、自我约束、身心健康、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不连累他人,不干扰社会等。而这正是日本国民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形成的基础。

二、日本儿童社会规则意识形成的理论基础

日本道德教育传统是一种三元结构,有来自中国儒教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也有植根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和武士道的道德教育傳统,还有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伦理启蒙的道德教育传统,三者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关联统一体。尽管它们各自在日本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经过彼此冲突与融合,共同构成了日本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传统。[2]正如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指出的:“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木屐和阳伞与超现代的事物形影不离,而且仍然与对未来的思考不可分割。”[3]从整体上,日本国民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环境基础和正规的教育制度基础。

(一)日本儿童社会规则意识形成的社会基础

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当反映个人价值的需要,但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吴俊升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即在养成合于一个社会之理想的道德律之品格,即在使儿童之行为,合于理想之标准。[4]日本教育学家新渡户稻造强调,“作为社会一员生存下去的话……,为集体要舍弃个人小我。也就是个人时刻都要做到为集体的利益让步、去牺牲小我,不给集体添麻烦,不损害集体的利益,要保持与整体的协调。”[5]个人服从社会,服从是个人自由的条件。对人来说,自由是对盲目、无思的物质力的摆脱;通过反抗这些物质力,人们获得了强大的智力,这种力就是社会,在社会的保护下,人获得了庇护。人通过把自己置于社会的护翼下,也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社会。[6]

儿童的价值观主要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的结构和适应性”可能要比儿童自己的主动探索性更为重要。美国教育家班杜拉认为, 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 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在日本,儿童从小就要学会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成人社会的规则和要求渗透和贯穿于儿童成长的全过程,使儿童学习成长的过程真正成为社会化的过程。

(二)日本儿童社会规则意识形成的教育基础

与其它社会系统相比较,教育系统能广泛地概括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最有条件和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冷静而深刻地批判和探索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对之进行具体的选择和恰当的评价和控制。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社会通过教育“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能够明确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7]。

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广大品德教师的一个难题。日本教育家松本喜一郎认为,当一个人步入社会时,不仅要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且不给其他共同生活的人增添麻烦,还能做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劳动。“不给别人添麻烦”, 这就要求儿童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社会性的形成是有赖于教育和指导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周围人共同生活、共同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幼稚园集体生活中, 他们有了集体意识;在与其他小伙伴交往中,他们逐步开始了解人际关系,慢慢地学会将来社会所必需的素质。日本强调的是儿童在集体中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和交往,并通过集体来加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日本《幼稚园教育要领》提出,“积极和朋友交往,和朋友共同感受快乐和悲伤”“看到伙伴的优点,感受到一起活动的快乐。”教师向儿童传授人际关系经验时,首先要求他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在儿童期就培养他们彼此之间的信赖关系;在与其他儿童的共同生活和联系中,学会如何相互合作,如何解决纠纷,让他们逐步体验到与人共鸣的愉快感觉。

日本的这些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要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就应结合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性教育目标,挖掘日常生活中不同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教育价值,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8]

三、日本儿童社会规则意识的教育养成途径

“不给别人添麻烦”,为了这样一个朴素的教育目标,日本家长和学校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从孩子会走路时就让他们自己背小书包独立行走、自己费力爬上父母的汽车,大人则“袖手旁观”,仅以目光守护,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会伸手帮助孩子;在冬天让儿童光脚在地板上玩耍,让孩子们从儿童时期开始,冬天穿短裤、短裙,以培养耐寒的体魄,以及忍耐困苦的坚韧品格。从幼儿园开始,严格训练孩子们自己收拾玩具、整理房间、不随地扔垃圾、收拾和携带自己用品的良好习惯,以及高举小手(以增高目标让司机看见)认定绿灯信号过马路的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从小学、中学开始就开设“合宿”活动的学校教育科目,即每学期都安排几天,让孩子们自带行李,集体到外地住宿、开展活动,以培养他们自理自助、和他人共同相处、共同生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及生存能力。中小学生毕业时,学校则安排“修学旅行”,即全班同学的毕业旅行,通过到外地甚至外国的集体旅行活动,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相互加深印象、增进友谊,巩固和提高集体生活的能力。在大学和研究生院,为了培养学生们知恩图报的道德品质,则延续着毕业时由学生集体凑钱,宴请任课教师,并为任课教师赠送鲜花和礼品的隆重的“谢恩会”这样不成文的传统作法。

正是由于这样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的坚持不懈的思想品德教育,今天才赢得了国际上对日本人文明礼貌程度的好评。[9]

(一)在教育目标上,分级分重点安排进度

当代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严格按照文部省规定的道德教育指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进行。直接途径是道德课,间接途径有特别活动和各学科的渗透;潜在途径包括教师人格、校风班风等隐性课程的影响。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小学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为:以培养尊重人和社会、敬畏生命的观点作为基础,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韧不拔的精神;能为发展民主文明的国家和社会及主动为推进国际社会的和平而作贡献、有主体性的日本人,其中心是“培养适合于21世纪的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目标,日本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来制定学习指导要领,从而使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发展阶段相适应。比如,将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分为低、中、高3个阶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关于自身,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惯,坚强的意志,自主性和责任感,探索真理,发展个性;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包括理解与言行举止,体贴他人,相互信赖,健康的异性观,宽容与谦虚;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包括热爱自然,丰富情操,尊重生命,人类关爱;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包括热爱集体,履行职责,义务与公德,正义,勤奋与奉献,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尊师爱校,爱国心,热爱乡土及世界和平。

日本根据不同的年级段,将小学所必须实现的28个重点指导项目进行分工组合,分别落实到每个年级。做到按学生的年龄和理解程度安排进度,道德教育内容循序渐进,每个年级的道德教育都有重点,有目标。[10]以“关于与他人的关系”为例,低年级教育重点:对自己身边的幼年和高龄者亲切和善。中年级教育重点:体谅对方,待人热情。高年级教育重点:关心别人,将心比心,尊重对方的立场,与人为善。

我国在对儿童进行规则意识教育时,可借鉴日本的做法。规则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设定要突出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着眼于儿童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在教学计划及内容上,每周设定主题开展“心灵教育”

日本自1958年起便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正式课程,道德课教学一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目前,为道德课安排的时间一般每学年34一35个小时。根据文部省1983年的调查,在日本有90%的中小学设专门的道德课[11]。

道德课每周都设定一个主题。例如,每年9月份下半学期开学第1周的主题是“生活要有节制”。教材中提供的故事是:“我”拿着妈妈给买的新鱼竿去钓鱼,兴致所至,竟然忘记了和爸爸约好的一起去探望生病的小朋友的事。待想起时早已过了和爸爸约定的时间。“我”想,既然晚了就不去了,继续钓鱼吧。晚上回到家里,爸爸告诉“我”小朋友已经去世了,并折断了鱼竿,说:“自己约好的事,自己不遵守,这样的孩子不配拿鱼竿”。[12]通过“我”的反思使学生们懂得,守约才能不失信于人,不给他人添麻烦、尊重他人。通过由小学到高中道德课的连贯性教育,学生明确了每一时期自己应遵守的规则和应达到的目标。以此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并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得以内化。

从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日本儿童,学校及其家长更为注重智力开发,而忽视了精神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导致“教育荒废”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日本学者提出要从心灵深处解决问题,提倡“心灵教育”。 1986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颁发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明确提出,中小学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形成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和德行;让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自然、关心身边的社会;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并且通过各种道德体验培育起根植于学生思想深处的道德性。

“心灵教育”主要采取“体验式”的方式进行,除了采取直接体验大自然,开展包括郊游、运动会、文化节、各种庆典庆祝活动外,还创设社区体验活动场所,如与社区居民实施混龄运动、文化活动等,增加儿童与社区居民交流的机会;推展“体验型学习环境”,与国土交通省、环境厅、水产厅、中小企业厅等合作,开展河川、渔港、森林、商店等体验活动,以此培养儿童热爱乡土、国家的感情。

我们在规则意识教育中,应借鉴日本的理念,将规则教育贯穿于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让儿童体认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逐步培育起遵守规则的意愿。而这是学生形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基础。教育只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充满活力,减少道德教育中的“圣人化”倾向,让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学会做人做事。

参考文献:

[1]“日本地震,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EB/OL](2011-3-16)http://www.rmlt.com.cn/News/201103/201103161424306934.

[2]程晋宽.论日本道德教育的传统及其面临的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0):46.

[3][英]埃德蒙.金.別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89.

[4]吴俊升.德育原理[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64.

[5][10][12]朱永新,王智新,尹艳秋.当代日本道德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9-31,100,164.

[6][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M].梁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8-79.

[7]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7.

[8]林炎琴.日本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7):59.

[9]武宇林.德育需从儿童时期开始——国内外德育行为比较谈[J].宁夏教育科研.2009(1):37.

[11]戚万学.日本道德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5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规则意识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