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烟火溯源
2017-03-07丰家骅
丰家骅
中国是一个爆竹烟火大国。它的爆竹烟火不仅在世界上出现最早,历史最长,而且产量之大、种类之多,也都无与伦比。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们这个爆竹烟火大国的子民:中国的爆竹烟火缘于何因、起于何时?恐怕很多人难有确切的答案。尤其是烟火,研究者都慨叹史料太少,难探其源。我试述之,以就正于广大读者。
从驱鬼到贺节
爆竹,一名爆仗,又名爆竿。据文献记载,它在我国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爆竹起于周代庭燎”(见宗懔《荆楚岁时记》卷一《爆竹庭前》按语),有的说三国时“魏马钧制爆仗”(见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观诸军呈百戏》注②),有的说爆竹的祖师是唐代的李畋(见《爆竹的祖师——李畋》,《江西日报》2007年2月15 日),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说法,有的言之凿凿称出自某书,然遍检原书却无其说,如《事物纪原》中并无“马钧制爆仗”的记载;有的则是一种揣测,没有直接文字记载,如因李畋用猎用土铳替唐太宗除妖,便推论他发明了爆竹。这些说法都是难以成立的。
爆竹,顾名思义,当与竹子爆破有密切关系。其名最早见于春秋末年范蠡的《陶朱公书》:“除夕,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见《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除夕部杂录》)他说除夕夜在盆子中烧火,照看田蚕火色,盆中的竹子燃烧爆破,称为爆竹。这与“爆竹起于庭燎”一样。“庭燎”是古人用麻秸、竹子等捆绑在一起的火把,用以照明。《诗》云:“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火把中的竹子燃烧爆破,毕剥作声,于是有人便说这是爆竹的起源。其实这只能说是“爆竹”一词的由来,而不能将其看做是岁时风俗爆竹的起源。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史上许多节日都与农事节气有着密切关系。古代有所谓“四时”“八节”之说。“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在不同的季节和节气中,人们有着不同的仪式和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节气逐渐转化为后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农历正月初一的年节,就是由立春节气演变而来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固定下来,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故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最早也得至六朝时才出現。
爆竹的诞生,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与当时驱鬼的古老风俗有关。荆楚之地,巫风极盛,人民信鬼而多淫祠。传说西方山中有一种人形的怪兽,身长一尺多,只有一只脚,名叫“山臊”,又称“山獠鬼”。它不怕人,人碰到它,就会染上忽冷忽热的寒热病。这个怪兽最怕火和响声,所以人们便用火烧竹节,发出毕毕剥剥的爆破声来吓退它。当时的风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见《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这时的爆竹都是燃烧竹子用来吓退山鬼。古诗云“楚人重岁时,爆竹鸣磔磔”(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元旦》引颍滨《除日》诗),即是谓此。这原是楚地的一种风俗,后来才逐渐传播至全国,这就是后来人们春节燃放爆竹的由来。
到了唐代,不论皇室还是民间,正月初一都要放爆竹,仍是用真竹著火烧爆。其时天子坐早朝,接受群臣祝贺,都要“竹爆广庭,松标高户”(唐·韩鄂《岁华纪丽·元日》),在宫中庭院里用火盆来燃竹,但驱鬼的意识已渐淡漠。在民间,人们从早上就开始往来拜节,燃放爆竹。唐诗人来鹄《早春》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全唐诗》卷六四二)“爆竿”是“聚竹数十根于庭焚之”,使爆破声连续不断,或是用一串竹节挂在长竹竿上,在火盆上燃爆,这大概就是鞭炮的雏形吧。
唐代不仅在元日燃放爆竹,还将这种风俗扩展到了相邻的除夕。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云:“世俗,岁将除,乡人相率为傩。”傩是古代一种迎神以驱逐疫鬼的风俗。唐代除夕,宫中也都沿旧俗举行这种仪式,燃放爆竹,击鼓驱疫。唐诗人薛能《除夜作》诗云:“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祝寿思明圣,驱傩看鬼神。”(《全唐诗》卷五五八)民间也是如此,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日本国僧人圆仁在扬州就看到除夕这天,“墓际道俗共烧纸钱,俗家后夜烧竹与爆,声道万岁”(丸山裕美子《假宁令和节——古代社会的习俗和文化》,转引自《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这时的爆竹仍是以真竹著火燃爆,并未见用硫黄、火药引爆的记载,有人说火药爆竹始于唐代李畋,这完全是一种揣测。
唐代的爆竹,不仅可以驱鬼,而且还发展到可以除祟。唐李畋《该闻录》就记载了一则“爆竹除妖”的故事,说他有个邻居仲叟“家为魈所祟,掷瓦石、开户牖,不自安。叟求祷之,以佛经为报谢,而妖祟弥盛”。李畋便叫仲叟在院中爆竹数十竿,仲叟于是在除夕夜“爆竹直至拂晓,从此家中寂然,鬼祟遂止”(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十《岁除》引)。这大概是驱鬼的发展。所以自魏晋至唐,爆竹并无新年贺岁的功能,也与喜庆欢乐一点儿沾不上边。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成分为硫黄、硝石等物,古代炼丹术士常用它来炼制长生不老药,唐代药王孙思邈则用它来为人治病。他们在炼制过程中,发现硫黄容易着火,加上硝石、木炭混合起来,还可以产生爆炸,所以称为火药,即能着火的药。到了宋代,火药逐步为人们认识,而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引起了爆竹的革命,由用真竹烧爆发展为用火药引爆。宋人方志记载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见《四库全书》第486册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节序》)这种爆仗起初用竹节灌入火药点火引爆,后来则用纸裹火药,两头扎紧,点燃发声。南宋大诗人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十首》是一篇写吴地岁时风俗的组诗,其中的《爆竹行》就描述了当时爆仗制作和燃放的情况。诗云:“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石湖诗集》卷三十)制作的人用五尺长的竹筒,灌入硫黄之类的火药,引火燃爆,竹节上水珠直淌,爆竹击地而起,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比烧爆真竹的声音响亮多了。宋代史学家郑樵年轻时客郡中,除夕观火爆,看儿童“以竹著火,烧爆于庭中”,曾作诗一首曰:“驹隙光阴岁已残,千门竹爆共团 。烧成焰焰丹砂块,碎尽琅琅碧玉竿。”其“丹砂块”当为硫黄、火药燃烧的结晶,“碧玉竿”则是破裂的绿竹。这些都证明那时的爆仗已是用竹筒灌火药制作燃爆了。
宋代燃放爆竹,沿旧俗仍有驱鬼辟邪的功用。范成大《爆竹行》后半篇即写道:“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在宋人的观念里,爆竹不仅可以驱鬼除祟,使得人间宁静和平,而且“余威”还可治瘟疫恶疮,其功用是很大的。
但自宋代起,爆竹除了驱鬼治病的功能外,也开始有了娱乐的功能,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每年岁时佳节,都要举办盛大的游乐活动,皇帝与百姓一道观看诸军的百戏表演。演出时舞台上就常用爆仗来增强戏剧效果。如军士列阵对舞,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或以剑对牌,“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靴筒如钟馗像者……又爆仗响,有烟火就涌出……又爆仗响,卷退”(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观诸军呈百戏》)。一场对舞数次使用爆仗,既是一种音响效果,又是人物上下换场的信号。同时,在除夕和新年燃放爆仗也开始带有了一些欢乐的色彩。在皇宫里,“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见《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爆竹、鼓吹之声,喧闹彻夜”(见周密《乾淳岁时记·岁晚节物》)。在民间,“儿童当街,烧爆相望,戏呼达旦”(见《淳熙三山志》卷四十《岁时》)。这说明燃放爆竹已从驱鬼辟邪开始向祝贺年节过渡。及至明清,驱鬼辟邪的功能淡化消失,遂演变为以贺节、表达送旧迎新的喜悦心情为主了。燃放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逢年过节或喜庆日,甚至连小孩玩耍时也都常燃放爆竹,用以营造欢乐气氛。
从爆竹到烟火
烟火,一名焰火,今名烟花,是指内装火药,点燃后能放射出不同形状火花的爆炸物,在宋代从火药爆竹衍化而来。有人见隋炀帝和唐代诗人苏味道诗中有“花焰”和“火树银花”之语,便说烟花始于隋唐时期,其实烟花出现的时间绝不会那么早。“花焰”和“火树银花”原是对正月十五花灯的描绘,其论者完全是曲解诗意以立论,是不可信的。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全国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都市;同时也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出现了“三大发明”。这时,爆竹已由原始的燃竹使爆,发展到用火药点燃引爆,并且还发明了药线。据周密《乾淳岁时记》记载,当时禁中小年夜,后苑修内司进贡的爆仗“有为果子、人物等类不一”,“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见《古今图书集成·宫功典》第95 卷《除夕部·纪事》)。药线是引爆或串联爆竹装置的重要部件,可使爆竹次第连爆,多达“百余”而“不绝”,这说明当时的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这就为烟火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宋代的烟火最初与爆竹一同用于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北宋时,汴京岁时佳节,诸军百戏表演,就常用爆竹煙火增强戏剧效果,如“烟火大起,有假面披发……如鬼神状者上场”,“又爆仗响,有烟火就涌出,人面不相睹,烟火中有七人,皆披发文身”,“忽有爆仗响,又复烟火出……皆假面异服,如祠庙中神鬼塑像”(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观诸军呈百戏》)。这种表演有很好的戏剧效果,十分吸引观众。但这种烟火是由爆仗和五色烟炮点放而产生的,仅是黄烟和闪光,而不是现代那种喷射火花的烟火,还十分简易,只能说是烟火的滥觞。
现代意义上的烟火至南宋始出现,在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元宵节时已大量燃放。淳熙十二年(1185),孝宗幸宣德门观灯,观灯后即燃放了烟火。《武林旧事》卷二《元父》记载当时实况说:“宫漏既深,始宣放烟火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仅宣德门一地就燃放了烟火百余架,可见景况之盛。同时民间一些富家也会置办一些小型烟火,“如清河张府,蒋御药家,间设雅戏烟火”(《武林旧事》卷二《元父》), 在花边水际燃放,流光溢彩,令人目眩神移。这说明当时在节日里燃放烟火已颇为普及。
同时,烟火的制作种类也颇多,十分工巧。仅宋人笔记小说中所见,就有以下几种:
一是地老鼠,这是一种冒着火花、就地旋转的烟火。宋理宗初年上元日,在清燕殿宴请恭圣太后,“烧烟火于庭,有所谓地老鼠者,径至大母圣座下,大母为之惊惶,拂衣径起,意颇疑怒,为之罢宴”(见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御宴烟火》)。这时地老鼠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突然游窜到太后座位下,太后因而受惊,怒而罢宴。理宗十分不安,次日清早便亲往谢罪,成了烟火史上的一段趣事。
二是水霹雳。这是一种水上烟火,点燃后在水面上游转,又名水老鼠。汴京有座八卦殿,内有山石、石池,石皆嵌空。每当上元,皇帝前往烧香,“一声水霹雳,则仙乐竞奏,云霄间、石窍间,脑麝烟起如雾”(见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汴京宫殿》)。这种烟火随着火花放射,还飘浮起阵阵香雾,的确是十分神奇的。
三是药发傀儡。傀儡戏是诸军百戏之一,宋代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等,其中药发傀儡即是焰火的一种。如在四月八日佛生日时,“一佛子,外饰以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其中不知何物为之, 唯高二尺许,置于金盘中……于金盘中周行七步,观者愕然”(见金盈之《醉翁谈录》四)。据说,佛子还可口中吐火,鼻孔冒烟,煞是神奇,很受观众欢迎,只可惜记载不详。
四是架子烟火。这是一种用竹篾扎成的烟火,外面糊上棉筋纸(又称广皮纸),纸须用矾水浸湿,以免一下子就被烧毁。纸上还画上图画,画笔不求工细,但要线条明快,色彩鲜明,悬于一两丈高的云梯上,或置于城楼上燃放。一经点燃,便火花迸射,流星疾飞,各种图画一一呈现,非常壮观。前文所述宣德门广场上燃放的百余架烟火,就是这种架子烟火。
五是合子烟火。这种烟火用竹篾扎成,糊上纸,折叠起来,装入盒中,“合层至五”(见袁景澜《吴郡岁华记》),层与层之间用药线串联起来,用炮(抛石机)送上高空,用药线的长短控制使之次第燃放。宣和年间,庆祝大园林艮岳告成,夜里燃放烟火,见烟火升上艮岳假山腰径百尺,至空中爆炸闪光,所谓“烟云起于岩窦,火炬焕于半空”(见王明清《挥麈后录》二),就是指这种合子烟火,后来明清的烟火戏就是由此发展而成的。
南宋时,由于商业繁荣,烟火还成为一种时令商品,出现了专卖店。那时临安风俗,到了十二月,各坊巷商店就“有市爆仗,成架烟火之类”(见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由于烟火广泛使用,燃放烟火成了一种专门技术,出现了专业人员。朱熹弹劾唐仲友就曾指责他以“会放焰火”为由,把邻居周四从家乡召唤到婺州来呈艺,他在《按唐仲友第三状》中说:“仲友有婺州邻近周四会放焰火,其妻会下棋。”(见《朱文公集》卷十八)这说明“放焰火”是需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
烟火源于火药爆仗,与爆仗一同不断试制、改进发展。但它与爆竹的起因不同,毫无驱鬼除祟的迷信色彩,它刚出现即用于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多含有欢乐喜庆的色彩。到明清时,爆竹逐渐失去驱鬼除祟的功能,便与烟火一道用于节日和喜庆活动,成了表达欢乐的一种特有工具。到了现代,火药制作的烟火又进行了一次革命,除用黑色火药做燃烧剂外,还运用新的化学原料,如氯化钠、硝酸锶、硝酸钡、硫酸铜等,钠光呈黄色,锶光呈红色,钡光呈绿色,铜光呈蓝色,镁粉和铝粉则发出耀眼的白光。燃放时,满天万紫千红,色彩缤纷,就更加绚丽多姿、赏心悦目了。
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伪自由书》)我们这个爆竹烟火大国的子民,每当燃放爆竹烟花时,希望能想一想鲁迅先生的话,西方人就是用火药制造枪炮子弹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从一个强国沦为受人欺侮的弱国的。
(选自《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