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7-03-06张少丹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丽江大象直观

张少丹

情境教学能创造出灵活、生动的教学环境,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征,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以及语文知识的掌握、文学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

现代信息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融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以合理、巧妙的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把语文课本中所描绘的情景以真实、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无疑为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便捷。同时,良好的视听效果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

例如,在《走进丽江》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所描述的丽江美景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了丽江古城和丽江自然景观的图片和视频片段,将丽江古城中悠悠转动的风水大风车、窄窄的石板小路、富有纳西风情的瓦房、潺潺流淌的小溪、溪岸依依的垂柳、溪上架着的座座小桥等美不胜收的景色,以及玉龙雪山、虎跳峡、泸沽湖、万里长江第一湾、三江并流奇观等自然景观,直观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被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和自然景观所吸引,眼睛直盯屏幕,不时发出阵阵赞叹。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具体的景象,创设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深深体会了丽江的神奇和美丽,体验到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爱国情感。

二、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体验情境,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角色扮演,即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站在角色的角度去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进行思考,站在文章的立场去体会。这种让学生转换心理位置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轻松有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文中人物形象,迅速进入情景,进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小兵张嘎夺枪记》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来学习,我在班里选择了几名学生,让他们自行选择张嘎、鬼子兵、鬼子官、区队长、战士等角色,并按照剧本对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通过对课文场景的再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嘎子的聪明机智,以及为了保护战友与鬼子斗智斗勇的勇敢和果断。

三、提出悬念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兴趣

“学贵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问是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源泉。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涣散,自我约束能力差。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提出悬念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同时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开启学生的学习智力,调动思考兴趣。

在《曹冲称象》一文的教学中,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大象吧?能说说你们对大象的印象吗?”学生回答道:“大象特别特别大。”“鼻子很长很长。”“大象特别重,人被大象踩住了可能命就不保了。”我接着问道:“没错,大象特别重。那么,如果想知道一头大象的重量,该用什么样的办法呢?”“把大象牵到地磅上称。”有学生回答。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表扬了他,并再提出问题:“要是在古代,没有地磅这些现代化的工具,该用什么办法来称大象呢?”学生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我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在一群大人对称大象的体重束手无策时,一位七岁的小男孩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最后也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办法吗?”“想!”学生大声喊道。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富有悬念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质疑,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让学生迅速投入到对课文的阅读中。

猜你喜欢

丽江大象直观
丽江三朵节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叫一声丽江
绽放的丽江
认真的大象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