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与教师有效沟通的策略

2017-03-06蓝达怀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用心管理者校长

蓝达怀

在学校,沟通同样是管理者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是尊重人格、平等相处、消除隔阂、坦诚相见、增进友谊、形成共识的一剂良方,也是校长心胸豁达、掌握主动的一种境界。校长只有在沟通中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自己的工作思路、治校方略为广大教师所接纳,顺利贯彻,才能赢得教师的信任。可以说,有效的沟通是学校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主要基点,是校长和教师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道桥梁、一个途径。那么,校长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有哪些策略呢?

一、做好沟通的准备工作

校长在与教师进行沟通之前,心里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明确自己通过这次沟通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在沟通前事先备好课,做好沟通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准备可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沟通的对象,沟通的主题,沟通的目的,沟通的方式、时间、地点,沟通中提问的问题,沟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预设等。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要给设立一个合理的沟通目标,这个目标是沟通双方都能接受的目标。

沟通过程中一般有三种行为:说、听、问。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三方面交流内容的备课。比如在交流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行为,可以控制我们沟通的方向,控制谈话的基调。因此,我们在交流前的备课中一定要尽量多设计交流的问题,做到心中对全局有预设,对交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使用什么样的问题进行衔接做到心中有数,不致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冷场,努力做到胸有成竹,不慌不忙。

二、保持平和的沟通态度

作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在与教师的交流、沟通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放正心态,做到与教师们以心换心,平等对待,充分理解。在交流中对我们的老师,校长要多给一点理解,少给一点苛责。校长要在充分信任教师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同时校长本人又要敢于讲心里话,讲大实话,坚决杜绝套话、场面话、中听不中用的废话。

另外,校长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沟通中的分歧,允许求同存异。校长要有胸怀容忍教师在交流中发出的与己不同的声音,因为不同的声音中有时候也不乏精辟见解,校长只有有气度、有雅量、有风度地去对待,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最高境界:心与心的交流。

三、坚持用心的倾听状态

有研究表明人一生的80%时间是用在与人沟通中,其中又有45%的时间是用于倾听。校长与教师的沟通时,作为校长更要注意保持自己用心倾听的状态,因为没有充分的倾听,就难有准确的相互理解。校长如果能做到很用心、很真诚地倾听教师的诉说,那沟通的效果肯定会大幅提升。

四、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

管理学告诉我们,在管理中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校长和教师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校长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感受到教师的情绪。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欣赏到教师的优点,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使团队和谐高效;通过换位思考,校长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心灵,得到其支持和拥护……

因此,作为管理者的校长在与教师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要设身处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最讨厌领导用怎样的言行来跟我交流?只有这样去思考了,去衡量了,我们才能理解教师所遇到的困难,才能理解教师所遇到的尴尬,才能真正想教师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也才能真正和教师交流好、沟通好,从而为学校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

如今的社会,高科技已经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同样,在学校中我们也拥有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出现和平台的搭建,也为我们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开辟了全新的、实用的、有效的通道。

比如我们校长可以开设博客,把平时在学校工作中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教师们在工作中的表现,通过撰写博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老师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原来自己在做的工作,校长都是看到的,都是知道的。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与教师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如看到了某位教师在某项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校长可以通过手机给该教师发个短信,对他(她)的工作表示肯定,表示感谢,教师在收到这样的短信时,他(她)的内心肯定会被感动。

借助现代技术的全新的沟通形式,虽然没有了以往面对面、零距离的那种亲切感,但是有时候反而会使沟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会使教师们真切地感悟到管理者的真诚、用心和细致。

猜你喜欢

用心管理者校长
用心
用心熬一碗汤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用心,让家更有味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