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2017-03-06甘美英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单亲单亲家庭家庭

甘美英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离婚率呈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学校中父母亲离异的学生越来越多。父母亲离异对这些孩子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不仅会遏制孩子智力、人格、情感等的良好发展,而且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甚至心理出现问题。

一、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自卑内向

小芳(三年级,父母离异,随母亲和外婆生活),在学校,同学知道小芳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知道她和外婆一起住,没有自己的家,连自己爸爸是谁也不知道。同学的言语一直让小芳不敢面对,因为她害怕同学的话会让自己无地自容,她不敢听同学说话,不敢和同学说话,不敢和同学一起玩,不敢轻易接近任何人,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现在。

由于父母的离异,使这个孩子在家里不能像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得到父母“双份”的爱,在学校里又容易受到同学有意无意的歧视和排斥,社会的舆论和传统的偏见又往往让他们抬不起头。久而久之,他们便不愿意与外人交流和接触,从而形成自我封闭、自卑内向等负面心理。

2. 冷漠孤僻

小赵(六年级,父母离异,与父亲生活),在他小的时候,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他从小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父母离异后,他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又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小赵认为后母抢走父亲,从此小赵变得沉默寡言,冷漠孤僻,对人对事漠不关心,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与同学关系不融洽。

家庭的破损给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抚平的,并带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有的孩子因为长时间沉浸在失去父亲或母亲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导致他们的心理开始失衡和扭曲。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孩子会出现孤僻冷漠的心理。

3. 独立能力差

小瑜(二年级,男,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生活,主要由奶奶照顾),其父忙于工作,一直很少过问和照顾孩子,小瑜一直由奶奶照顾。由于心疼孩子缺少母亲的关爱,奶奶对小瑜总是有求必应,十分溺爱。平时小瑜对奶奶也格外依赖,上二年级了,还不会自己擦屁股,所以总憋着回家才上厕所,有好几次都在拉裤子里了。

在单亲家庭里,由于父母一方的缺失,家长往往心怀愧疚,他们总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因而会更加怜悯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以弥补其失去父亲或母亲的遗憾。结果,往往会令孩子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能力。

4. 学业相对落后

小锋(一年级,男,母亲出走,由父亲带着),其父无业,整天游手好闲,生活不检点,爱玩牌、麻将等,并且爱酗酒、嗜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多年来,母亲经常出走,最长时间一走就是两年。由于长期在不稳定的环境下成长,小锋的智力和接受能力较其他同龄学生要低,就算是一年级的简单知识,他也严重跟不上。久而久之,上课无心听讲,并时常发出怪声,扰乱课堂。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处于环境和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这难免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孩子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普通完整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也显著地低于完整家庭的孩子。除了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影响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外,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也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又会阻碍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如此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二、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效教育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是由其特有的成长环境造成的。为了给孩子重新振作起来,我们必须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具体做法如下:

1. 耐心发掘,建立信心

要使教育收到成效,最根本的是取得学生的信任,否则再好的方法也是空谈。我就多组织班级的集体活动,拉近这些孩子和同学的距师对于自己的关爱。同时平时我和科任教师们一道主动地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及时疏导。平时多与交谈、QQ聊天等形式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發现孩子有了心理、行为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心。

2. 用心沟通,排难解困

我经过跟小赵谈心后,了解到小赵对后妈的冷淡原因,是因为担心后妈生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后母“抢走”爸爸对自己的爱,爸爸不再关心自己。为了争取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再次联系家长,共同消除孩子的担忧。后妈都知道和儿子关系相处得融洽,相对要难些,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儿子先了解自己。同时,我们经常跟小赵聊天,让他明白:爸爸这样做是因为奶奶已经老了,爸爸一直在外做生意,很少在家,为了照顾他们一家人,爸爸再娶一个新妈,是弥补他失去母爱,让他有个完整的家。逐渐,小赵与妈妈的关系缓和了许多,没有之前那样排挤。

3. 真心交往,弥补亲情

教师应重视同伴与之真心交往,把握和处理好单亲孩子与同学的关系。教师要教育其他学生对单亲孩子不要歧视,嘲讽和挖苦,更不能对他们有成见,对他们的处境要予以理解和同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大力提倡友爱互助的精神,让学生主动与单亲孩子交往,与他们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忘却家庭的不幸和忧伤。

4. 细心洞察,做民主型家长

大多数单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要么过分溺爱和放任孩子,要么对孩子过于专制。教育孩子时,我们提倡民主,切忌过分溺爱、急躁、粗暴或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家长必须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与孩子谈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交流中细心洞悉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孩子形成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关系。

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做到中途不间断。作为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不光用师爱鼓励他们,还为他们充当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他们与家人都有了沟通的机会。通过这些沟通,解开了他们的心锁;也在和家人的沟通中找到家人对自己的爱。这些爱,更使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猜你喜欢

单亲单亲家庭家庭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家庭“煮”夫
单亲妈妈以爱的名义把女儿拉下水
单亲妈妈张柏芝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隐性单亲”对儿童的危害及其解决途径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