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合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2017-03-06李雪娟
李雪娟
2014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作为郴州市“民生100重点工程”,整体搬迁至爱莲湖新校区,伴随着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一系列软硬件整体升级而来的,就是所有老师都面临着环境适应、学生管理等棘手问题。由于新校区地处爱莲湖新区,交通、就餐、水电等基础设施仍处于逐渐完善的过渡期,给孩子们的日常上下学和饮食起居都带来了诸多不便,有的孩子对遥远的上学路程极不适应,还有相当一部分从未吃过大锅饭的孩子因为午餐要在学校吃而烦恼,这一切也让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班主任,学校突然搬迁至远离市区的爱莲湖,自己上班不便倒是其次,对我带的这些通读学生班的孩子们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原本的学习生活习惯都要颠覆调整,对于身体和心智都还在成长中的他们来说,快速适应是一个挑战,加之遥远的上学路程,安全问题也成了一个隐患。
面对学校暂时无法完全完善制度设施的境况和家长们想改变不便状况的迫切要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和与家长们进行深入沟通后,我萌生了学校与家长联合管理共促孩子健康成长的想法,在校区各项设施功能完全完善之前的这段过渡期,承担起帮助孩子适应、弥补安全漏洞的责任。首先,我们统计出校车路线无法覆盖的居住较远的孩子名单和家长中有车或者时间方便的志愿者,让家长们成为“值日生”,通过家长间的合理安排协商,每人一天或者几天负责附近几个孩子的上下学接送。其次,对于那些中午不方便回家的孩子,再在他们的家长中挑选几名志愿者中午在班上“值班”,轮流负责孩子们中午的学习和起居。
在取得学校应允后我就实行起了这一套临时的管理方案,而效果也如预期一样,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孩子们上下学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更让热心的家长们直接参与到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我还在班上设立了“班级教育意见簿”,特别划出了“家長意见”和“老师评语”一栏,便于家长们在中午“值班”的时候浏览和留言,了解班级孩子们的学习动态和反馈信息建议。不少家长都对孩子们的情况作出了中肯而精确的评价,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而我也会及时地回复留言,并根据家长们的反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审视和调整,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机制。如刚开始的那几天,值日家长们都反映午休铃响后的一段时间内,孩子们总有点吵闹,不自觉,往往要过半个小时才能安静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家长们一起想办法,采取讲名人故事、谈个人修养、守班级制度、开主题班会等方式教育孩子,很快班级的午休纪律大有好转,孩子们中午休息好了,下午上课的效率自然便高了。记得袁XX同学的爸爸最后一天在班级午休情况记载本上写道:
午休自觉、安静,就像草在结它的籽、风在吹它的叶。在李老师的倡导下,这段时间以来,各位亲爱的家长不辞辛苦,冒着酷暑来到班上管理午休的孩子。俗话说: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辛勤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们的不断关注、不断坚持。祝老师、家长们身体健康、事业发达!祝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自信!
每位老师都关心、赏识自己的学生,每个家长都爱护、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样,家校联合形成的教育管理合力才发挥了最大的效能,让我这一套临时机制真正起到了共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实效。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采取更多灵活多样的联合模式,让家长自发地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保驾护航者,也进一步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相理解与信任。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