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的导入起笔生花

2017-03-06张建勇

课外语文·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入语文课堂

张建勇

【摘要】导入即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导入的适切与否往往关系到课堂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导入设计新奇性、艺术性、知识性的原则,笔者设计了一些导入环节——“趣”字当先,引人入胜;“艺”字为奇,声情并茂;“知”字为重,新旧相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起笔生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导入设计的好处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导入的环节设计。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入,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伊始狠下功夫。

二、导入设计的方法

(一)“趣”字当先,引人入胜

1.讲故事,增趣味。

根据学生对课文作者或课文中涉及的名人奇闻逸事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的大作,这是一篇感动了人们一个多世纪的小说。于是,我就用这个故事作为本文的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故事导入法能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浸到有序的课堂氛围中,还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猜谜语,激兴趣。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引起笑声而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充满趣味的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谜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特定节目。用猜谜的活动导入,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是颇具吸引力的。

3.设疑问,引思趣。

心理学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今天先要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艺”字为新,声情并茂

1.创情景,调激情。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

《散步》一文的导入是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午后,阳光是暖暖的,春风是和煦的。你的爸爸、妈妈还有你带着你年迈的奶奶散步在田间的小道上,会发生怎样有意思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跟着作者莫怀戚的脚步去体验这个故事吧。

2.聊家常,显真情。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周围的人或事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

中国有句古话说:“严父慈母”,同学们,你能用真实的事例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吗?学生自由发言。而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他的父亲和普天下的父亲一样,爱子深切,而且他的背影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學生画作《背影》。

3.借艺术,染气氛。

所谓的借艺术导入,就是借助音乐歌曲、影视图像等艺术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导入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图文声像并茂、动静快慢结合、形象生动直观,是学生喜好的一种方式。和谐动感的音乐、画面唯美的视频,流行动听的歌曲,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作品中,去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获得事理的审美愉悦。

《七根火柴》是一篇比较经典的作品了。但现在的孩子对于红军长征的历史是比较遥远的。为了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我找到了《火柴天堂》,在熊天平忧伤的歌曲声中,同学们体验着“微微火光”的力量,从而进入到“七根火柴”的感人故事中。

(三)“知”字为重,新旧相生

1.温旧故,引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新旧联系,温故知新,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去学习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知新之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2.用板书,明思路。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而板书的运用,又可以把作者的写作思路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哦,冬夜的灯光》是一篇讲述医生深夜出诊,在暴风雪的黑夜得到陌生人帮助的感人故事。为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我的导入就是在黑板上倒着竖写“灯光;冬夜的;哦”,学生在看到我的书写后,觉得很惊奇:“老师为什么要倒写课题?”带着疑问,我就顺势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文章中描写“灯光”的语句,学生很快就进入文本的阅读。

3.对对子,增文化。

对联字数相等,句式对称,内容相关或相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巧妙地将这一语言艺术引进课堂,能给有限的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多种多样的。在导入过程中,找到适合每篇课文的导入方式,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学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审美观的养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感情,为课堂教学找到一个良好的开端。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导入这朵瑰丽的鲜花在语文教学园地上怒放,让它成为每一堂语文课最精彩的亮相者。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导入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