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7-03-06毛犇王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建议问题

毛犇 王超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的学生骨干和先进分子,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部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存在一定问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完善管理考评制度,为学生党员构建服务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引导,促进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学生党员;先鋒模范作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40-02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特殊地位。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的学生骨干和先进分子,是党的新生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学生与党组织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对于我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关系着学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

先锋模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在党员行动中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目前,从整体上看,高校学生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学生党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能够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起到一定的表率和带头作用。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存在一定的问题。

1.部分学生党员思想意识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从学生党员个人来讲,部分学生党员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造成入党动机不端正。个别学生党员认为党员的身份“有面子”,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有的学生把入党当作自己评先选优、就业竞争的砝码。这些同学往往在入党之前表现优秀,一旦加入了党组织,就会对自己放松要求,降低标准,未能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徐峰、李铁生等人对东北大学学生党员的调查中显示,有37.7%的普通同学认为在集体活动中党员和他们“差不多”。少数学生党员服务意识淡薄,不愿意主动为集体工作、为同学服务。[1]

2.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机制缺失。目前,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一成不变、方法单一缺乏,不能与时俱进、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2]对于学生党员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发挥作用不够,造成学生党员服务意识松懈,缺乏约束。华南农业大学张日新、马安勤等人曾对6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进行调查,有54.8%的被调查党员认为组织生活形式落后、质量不高,49.6%的党员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走过场。[3]扬州大学的解进、郑松乔的调查中也显示,有近6成的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没有接受过党组织谈话。[4]这些调查都显示出,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机制不够,评价体系不完善,这就极易导致学生党员对于党组织缺乏归属感,表现不积极。

3.学生党员缺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党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锤炼和提升,而目前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组织形式缺乏创新,未能很好地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学生支部工作形式不丰富,没有将支部生活与学生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多学生党员想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却苦于没有机会,或者羞于表达和行动,这些都对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建议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我们更要注重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下面对于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学生党员理论学习,提高模范意识。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心比较集中于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上,注重学生入党之前的考察教育,而忽略学生入党后的教育培养。作为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党员学习体系,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创新、有考核,将集中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党史党章等基础知识,也要学习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新政策、新方针、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精神,同时还要向党的先进模范、先进人物学习优良传统和事迹,提高自我的模范服务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为同学提供帮助,为周围的人服务。

2.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学生党员行为。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学生党员的行为,从而以制度促进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学生党员的管理必须有章可循,时刻约束党员行为,对学生党员的规范要比普通学生更严格,对于学生党员的错误,要坚决指出。提高学生党员的自身约束力和普通同学对学生党员的满意度,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评制度,了解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考核,引导和激励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使学生党员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3.构建服务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在加强学生党员理论教育和完善管理考评制度的基础上,要积极构建和拓展学生党员的服务实践平台,帮助他们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强化自我。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参与到学生管理、学风建设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在平台的构建上,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党员在“学中做”“做中学”。党员结对班级还可以作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协助辅导员及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

以学生宿舍为窗口,发挥学生党员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推进形象建设,打造一支有影响力的学生党员队伍。将学生党员的形象树起来,影响立起来,充分发挥其先锋、引导作用。在宿舍中开展“挂牌活动”,使广大同学明确认识身边的党员并起到监督作用。评选“最佳形象党员”,并带动整个宿舍开展宿舍文化建设。同时要求学生党员按专业结对帮扶学习困难同学,帮助同学培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在学生中掀起自觉践行优良学风的风气。这些服务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以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4.利用新媒体,传递党员正能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塑造和价值观念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途径传递正能量,把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讨论、漫画笑点等,在大家关注朋友圈、微博的时候,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号召学生党员多发布、分享、关注社会热点、心灵鸡汤,晒一晒积极向上的团体活动,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红色网站、党员公众平台,发扬党员先进事迹,公开党建工作安排,利用新媒体充分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接受群众监督,树立正气,凝聚人心。

三、结语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沟通大学生与党组织的纽带和桥梁,在党建工作、学生工作中作用重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部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存在一定问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完善管理考评制度,为学生党员构建服务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引导,促进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徐峰,李铁生,吕静.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李琳.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浅议[J].统计与管理,2014,(5).

[3]张日新,马安勤,韩云金,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

[4]解进,郑松乔.强化长效机制,优化基础工程——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调查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1).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建议问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