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调理阳虚体质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7-03-06洪恩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
关键词:温阳亚健康阳虚

余 浩,洪恩四*,代 坤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阳虚体质主要以阳虚而寒生、面白而体胖等为主要表现特征,体内阳气表现出绝对或相对不足的体质状态。其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不合理生活方式等导致。阳气亏虚则产能不足,无力温煦机体,“阳消阴长”,阴寒之气偏盛而生里寒;阳虚不能化阴,阳不秘阴不平,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形成水湿、痰饮等证。近年来,中医调理改善阳虚体质的研究不断增加,并取得良好效果。笔者通过查阅,将中医调理阳虚体质方法大致分为针刺、艾灸、中药、火罐、功法、穴位贴敷、膏方、药物熏蒸及联合干预等9类,并将其报告如下。

1 中医药调理措施

1.1 针刺调理

李美康[1]采用针刺壮医脐环穴对82例阳虚体质人群进行干预调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口服金匮肾气丸的对照组63.4%。壮医称脐穴为“命蒂”,认为针刺脐部不仅有化瘀散结、理气解郁之用,亦有补虚调体之功,针刺壮医脐环穴能够较为显著地改善阳虚体质者临床症状。壮医针对阳虚体质者症候形成的影响及发病倾向采用调气补虚的方法,以改善体质,治疗疾病和预防亚健康。

1.2 艾灸调理

丰芬[2]通过改良长蛇灸的方法,对113例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进行干预调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4.21%,其调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最终得出结论:改良长蛇灸调理方法能有效改善阳虚体质者症候、疲劳状态,并提高生存质量。赵俐黎[3]分别通过火龙灸、普通艾灸对阳虚体质人群进行干预,结果两组人群畏寒程度都有明显下降,其认为:火龙灸不仅火力旺盛且能持续恒定,易于针对整条经络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阳虚体质及该部分人群畏寒程度。王进东[4]等采用“通督温阳”灸法对90例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进行干预调理,对照组给以金匮肾气丸口服,调理结束后有82例受试对象完成临床试验,最终显示治疗组在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方面调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其认为“通督温阳”灸法可改善阳虚质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疲劳状态,同时该法安全性较高,易被大众接受,从而提高该部分人群的依从性。

1.3 中药调理

汤凤池[5]治疗全部96例阳虚体质者,治疗组50例给以大回阳饮合当归四逆汤口服,对照组46例给以金匮肾气丸口服,结果前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8.2%。最终得出结论:大回阳饮合当归四逆汤系四逆汤加肉桂转化,服用不仅能温阳散寒,亦可起到养血通脉之功效,可明显改善阳虚体质者临床症状。

1.4 火罐调理

付义通过“金钱豹”疗法对36例阳虚体质者进行调理,阳虚体质转化分在3个月干预调理后呈显著降低,故可以认为“金钱豹”疗法有较为理想的改善阳虚体质及其偏颇程度的作用。该疗法手法独特,主要通过选取背部督脉、膀胱经等阳经俞穴进行广泛的火罐治疗,同时酒精燃烧所产生热度有较好的穿透力,能加强经脉温煦和阳气的提振,从而发挥其温经扶阳作用。

1.5 功法调理

傅金芬等对健身气功的作用进行探究并指出:练习健身气功可以改善阳虚质人群心肺功能,疏通经络、通畅气血,还能调节血脂,加强免疫平衡能力和人体能量物质代谢功能等。说明阳虚质人群练习健身气功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定的价值。

1.6 穴位贴敷调理

庞勇等通过“三伏天天灸”疗法对50例阳虚体质者进行干预调理。结果:两组在调理前后阳虚体质转化分有不同程度下降,相比之下天灸组调理效果优于空白对照组。其认为该疗法以其简便实用、安全等优势更适合在农村社区及偏远山区普及。结论:附子药饼穴位贴敷方法能较为显著的改善阳虚体质者临床症状。其认为穴位贴敷为外用之法,不会对人体消化系统形成刺激,同时可避免有效药物成分被人体消化酶破坏,相较于口服药物有显著优势。

1.7 膏方调理

张永艳通过以服用温阳膏和口服金匮肾气丸方式对50例阳虚体质者分别进行干预调理。结果:调理3个月后,服用温阳膏组形寒喜暖、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便溏等症状与干预前相比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对照组干预后腰膝酸软、神疲等症较干预前也有显著差异,但其他症状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最终得出结论:温阳膏能行之有效的改善阳虚体质人群临床症状。其认为温阳膏疗法不仅对阳虚体质人群脏腑机能有修复作用,其对该部分人群疾病预防等方面亦起到积极影响。

1.8 药物熏蒸调理

石向东将120例阳虚体质的中老年人分为2组,观察组通过中药熏蒸(组方:生川草乌、附子、细辛等;熏蒸部位:腰背部。)结合健康指导的方式,对照组则仅通过健康指导的方式进行干预。5个月后评定两组效果,结果:中药熏蒸干预调理组总有效率78.17%显著高于对照组30.35%。最后得出结论:采用中药熏蒸法对社区里阳虚体质的中老年人总体健康水平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1.9 联合干预调理

杨洁通过对49例阳虚体质人群进行肘部、舌下络脉、十宣穴等针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针灸、原始点推拿等方法干预调理,候献兵通过火罐联合艾灸的方式对69例阳虚体质人群进行干预调理,结果总有效率达到82.60%。其最终得出结论:虽然两种方式在改善阳虚体质和症状以及降低血脂等方面皆可发挥作用,但中药结合艾灸干预调理效果更为显著,亦更能发挥良好的疾病预防和身体保健的功效。虽然电针对MBPU具有显著影响,但针刺最佳时间量有待考证,且阳虚体质者偏颇程度对实验结果亦可能存有干扰。

2 问题和展望

目前西医相较于中医针对阳虚体质人群可干预的措施匮乏,而后者干预措施则比较全面,其临床调理较多集中于温阳补虚的艾灸之法或联合艾灸干预等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手段,中药在改善阳虚体质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欠缺,故笔者建议未来在中药领域可加强相应研究以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药对阳虚体质的调理尚存在诸多不足,虽形式多样,但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未形成统一、规范以及最优调理方案,且在阳虚体质改善的起效机制上尚未明确。随着中医药在中医“治未病”领域的长足发展,有关预防保健的各类中医疗法亦如雨后春笋,而阳虚体质的调理作为其中一部分内容,其方式方法更需进一步规范、统一,其调理方案需更加合理、严谨,通过更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结合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等,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让传统中医学与现代西医学更加紧密地相结合,以达到对此类人群系统全面而又科学的诊断与调理。

[1]李美康,李 婕,曾家耀,等.针刺壮医脐环穴调理阳虚体质初探[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2]丰 芬,阎博华,张晓舒,等.改良长蛇灸治疗阳虚质亚健康患者57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7):55-57.

[3]赵俐黎,王庆波,陈 利,等.火龙灸对亚健康阳虚体质的干预效果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5(4):920-922.

[4]王进东,张春华,胡世平.通督温阳灸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2):187-189.

[5]汤凤池,唐 烽,马 艳.大回阳饮合当归四逆汤对阳虚体质改善的探讨[J].河北中医,2013,35(6):852-853.

猜你喜欢

温阳亚健康阳虚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藿芪温阳丸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