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接种麻疹疫苗后对婴儿首针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的影响
2017-03-06王风
王 风
(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济宁 272600)
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麻疹较为常见吗,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疾病具有极高的犯病率,对婴儿的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婴儿的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本文基于此探究母亲接种麻疹疫苗后对婴儿首针麻疹免疫成功率的影响,为预防婴儿患有麻疹疾病提供有效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120例是否接种麻疹疫苗母亲,其中接种疫苗的母亲作为观察组60例,未接种疫苗的母亲作为对照组60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27~37岁,平均年龄为27.2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为38周。均排除麻疹病史以及发热出诊性疾病病史的孕妇。对母亲孕前、新生儿含量为0.5 mL的静脉血以及8为接受种植麻疹疫苗的和接种麻疹疫苗后一个月的8月龄婴儿的血标本进行采集。
1.2 治疗方法
接种疫苗的方法:依据种植流程,对8月龄婴儿接种首针麻疹疫苗,即0.5ml麻疹疫苗注射于其右手臂外侧三角下缘附着外皮处。实验室检测方法:利用ELISA法检测孕妇在分娩前、婴儿出生时以及8月龄时期接种疫苗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的麻疹IgG水平变化情况
1.3 检测评定标准
对研究对象、新生儿以及八月龄婴儿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检测评定标准为:麻疹IgG抗体阳性:麻疹IgG抗体含量超过或者等于200 mIU/mL;麻疹IgG抗体保护效价中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麻疹IgG抗体含量超过1000 mIU/mL;接种疫苗后免疫成功率:四倍增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抗体阳转或抗体[2]。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检测后发现,有40例(33.3%)孕妇分娩前麻疹保护性抗体为阳性,且观察组麻疹抗体阳性率62.5%(25/4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15/4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0例(41.6%)新生儿麻疹保护性抗体为阳性观察组麻疹抗体阳性率60.0%(30/5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20/5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2.5%)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前麻疹保护性抗体为阳性。进行麻疹免疫后有66例(55.0%)麻疹保护性抗体为阳性,且观察组婴儿保护性抗体阳性率54.5%(36/66)较对照组47.4%(30/66)无明显差异(P>0.05)。
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的麻疹抗体进行检测,可知观察组分别为692.7 mIU/mL、735.2 mIU/mL,对照组分别为512.8 mIU/mL、556.9 mIU/mL,观察组麻疹IgG抗体保护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婴儿接种前后的麻疹抗体进行检测,可知观察组分别为4.8 mIU/mL、1055.7 mIU/mL,对照组分别为1.9 mIU/mL、5926.1 mIU/mlL,接种后观察组麻疹IgG抗体保护效价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对两组各52例婴儿免疫前后的检测中,观察组首针免疫成功率92.3%(48/52)高于对照组90.4%(47/52),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麻疹疫苗的研发与投入使用,有效降低了该疾病的发病率,对病死率的控制作用也较为显著,但在未满一周岁的婴儿人群中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整体发病率的三分之一,特别是8月龄以下的婴儿。而在有效提高婴儿胎转抗体水平方法中,可对未孕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从而从根本上促进8月龄婴儿度麻疹的抵抗力的有效提高,为小儿麻疹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方向[3]。
综上所述,母亲接种麻疹疫苗后,对8月婴儿首针麻疹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与抗体效价无影响,对孕妇以及新生儿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与抗体效价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1]王延庆,王延田.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对婴儿麻疹发病影响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09):693-697.
[2]阿克忠,杨雪琴,李溥仁.2005-2013年青海省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12):1315-1318.
[3]骆宏杰,徐丽敏,潘 建.泗县2005~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5,2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