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科学内涵与战略举措
2017-03-06张占仓
张占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科学内涵与战略举措
张占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河南明确提出要建设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立足河南实际、顺应时代要求的重大举措,也是河南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出彩的必然选择。建设经济强省,河南具有重大机遇和良好基础,应着力在打造经济强省建设的“三区一群”架构,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实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双向开放6个方面求突破、谋发展,努力实现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历史性飞跃。
河南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三区一群”;经济强省
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谢伏瞻书记提出建设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这是河南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是实践用新发展理念解决河南发展新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理解经济强省的科学内涵,研究推进举措是当务之急。
一、建设经济强省的科学内涵与战略意义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对建设经济强省作出了科学阐述,这是对以往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提升。
(一)科学内涵
1.提高河南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重视经济发展要与社会、环境等发展相互促进、协调进步,强化发展的全面性和目的性,是贯彻党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其中,平衡性是指在建设经济强省的过程中,要统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各个要素结构合理、相对协调的状态。包容性契合了经济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路,将人民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实现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和谐统一。可持续性是指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环境、资源,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统一作为评价发展好坏的基本标准。
2.坚持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好的有机统一
这三个方面,对河南而言既是目标又是举措,既是方向又是任务,是一个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体系。其中,经济总量是规模和实力,代表了发展的基础。经济总量要大,是指河南省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GDP增速必须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努力走在全国前列,这是经济强省的基础。产业结构是体系和框架,提供了发展支撑。产业结构优,就是要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和区域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质量是档次和效益,标志着河南省的综合发展水平。质量效益好,就是以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相协调,是推动经济转型、从低层次发展迈向中高端发展的突破点。
中共河南省委提出的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既强调经济建设,也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重视发展速度,更注重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清晰地描绘了河南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二)战略意义
1.建设经济强省是河南实现战略转换和战略升级的必然要求
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近年河南获批的五大国家战略,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河南发展的不同着力点和动力源。这五大国家战略全面诠释了河南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度释放了河南的发展储备和贡献潜能,也说明河南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是未来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机遇。事实上,河南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是经济大省。2016年河南实现GDP达到40160.01亿元,稳居全国第5位。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2015年河南经济综合竞争力已经由中游区跨入上游区,位居全国第10位,上升幅度较大,进入第一方阵。在战略叠加和现实需求的背景下,河南将发展目标由“经济大省”提升为“经济强省”,推动区位、产业、资源等局部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提升转变,是省域经济战略升级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主动抉择,必将全面推动河南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2.建设经济强省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河南经济发展存在着“三个同时并存”,即: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与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同时并存;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三产业比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1%,城镇化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同时并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同时并存。全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尤其是进入新常态后,由于劳动力成本、资源价格和隐性成本的不断攀升,河南的低成本优势、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低端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同时,受研发能力、高端人才资源等条件的制约,河南在中高端市场中也无法同北上广、长江经济带等省市相匹敌。面对这种情况,河南只有变革发展方式,从质量和效益出发,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全面提升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形成更强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建设经济强省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旨在通过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生产和供给要素实现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目前,河南人均GDP达6000多美元,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基本省情仍没有改变,尤其是供给侧存在四大突出问题,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方式相对滞后,供给要素亟待升级,市场体制不健全。这些都是前期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建设经济强省,由“大”到“强”的核心标志就是不再盲目追求规模、速度,而是以发展的质量、效益、水平作为衡量标准,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相契合。因此,建设经济强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全省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将经济总量、结构与效益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契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需要。
4.建设经济强省是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出彩的坚强支撑
在2016年中国城市GDP100强排名中,河南18个省辖市中只有郑州、洛阳、南阳、许昌、周口、新乡6个城市上榜,分别位于第18、51、78、88、92、98位,而广东21个省辖市中有9个进入全国百强,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山东17个省辖市中有15个进入全国百强,浙江11个省辖市中有8个进入全国百强。由此可见,河南与其他4个经济大省相比差距较大。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出彩需要河南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空间中夯基础、谋发展、促转型。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河南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其中,建设经济强省是三大目标的首位,是打造“三个高地”和实现“三大提升”的重要支撑和物质基础,是河南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出彩重要而坚实的支撑。
二、建设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与基础条件
(一)历史机遇
1.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信息技术深度应用风起云涌,以智能化为标志的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等催发再工业化浪潮,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工具不断涌现,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革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的背景下,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庞大生产能力与有限市场空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这为河南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国际产业转移仍在继续。只有顺应技术创新、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在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其中结构性问题最为突出。我国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力图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河南作为传统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品生产大省,2016年冶金、建材、化学等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仍有44.5%,煤炭、化学、非金属等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仍有32.3%,煤炭、生铁、粗钢、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但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拥有交通区位优势和多项国家战略交叉实施的叠加优势。如果能够充分把握好这些优势,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就能破解河南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构建新旧动力转换的重要支撑,同时产生更大的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实现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和质量效益好的有机统一。因此,对于河南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结构性掣肘,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的重大机遇。
3.河南推进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带来的机遇
在新时期,国家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规划,河南获批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持续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启动,中原城市群、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正式启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河南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战略格局更加完善,战略叠加效应显著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河南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因为中原地区不靠海、不沿边无法推进开放发展的被动局面,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战,破解发展难题,争取贫困地区人民与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河南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多项国家战略的交会叠加,为建设经济强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二)基础条件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河南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扎实开展“四大攻坚战”,充分发挥河南人力资源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等,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从经济增长角度看,2016年河南省GDP增速达到8.1%,居全国第9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0%、13.7%、11.9%,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5.6和1.5个百分点。从民生角度来看,河南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新创业,2016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5.1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3.1元,增长7.7%;民生支出保障较好,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56.6亿元,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同比增长1.9%。总体来看,河南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继续优于全国,为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就产业结构而言,通过实施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专项方案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全省经济向“三二一”梯次演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科技含量产品,实现工业持续向中高端迈进;推动传统产业产品结构向质量更优、技术含量更高的方向调整,转型升级成效显现。2016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47.4∶41.9,其中,规模以上高成长性制造业企业的增速达到10.6%,占工业增加值48.4%,服务业发展活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就需求结构而言,河南坚持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全省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体育娱乐用品、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增速远远高于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扣除价格因素,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三次产业投资额占比分别为4.9%、46.6%、48.6%,增长率分别为31.1%、9.0%和17.1%。就城镇化角度而言,依托180个产业集聚区和175个“两区”建设发展,河南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5%,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继续处于高速城镇化状态。
3.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提高质量效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2016年,河南积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主动关闭煤炭矿井100对,压减炼钢产能240万吨,产成品库存下降2.6%,截至11月实现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速下降2.1%,增加基础设施投资29%,最终实现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工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载体,河南有效促进高端要素聚集,最大限度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实现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发展,推动河南经济实现提质增效。截至2016年11月,河南新登记各类企业增长3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6213件,增长2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抗风险能力,鼓励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动能成长势头较快。2016年河南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长7.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占比达50.4%,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效益明显提高。
三、建设经济强省的总体思路与战略举措
(一)总体思路
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充分利用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的积累性优势,进一步发挥内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性优势,借力全球经济发展由过去海权时代迈向空权和网权时代,部分内陆地区成为发展热点的理论创新优势,乘势而上,实施“三区一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战略,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实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双向开放,促进河南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出彩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举措
1.打造经济强省建设的“三区一群”架构
按照省委战略部署,发挥国家战略规划与战略平台叠加效应,努力打造经济强省建设“三区一群”架构。一是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要坚持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基本思路,着力完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和城市功能提升,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内陆高端开放平台,在引领区域发展、服务全国大局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金融融合,支持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创新,推进协同创新,广泛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不断激发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三是依托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增强改革动力。郑汴洛三个片区功能明确,各有侧重。其中,郑州片区侧重打造国际性物流中心,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开封片区侧重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先行区,促进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洛阳片区侧重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建设。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优势和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把河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四是依托中原城市群建设规划,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原城市群空间范围涵盖河南18个省辖市和河北、山西、山东等周边省份,共30个市,2016年总人口1.81亿人,地区生产总值6.05万亿元。按照国家赋予的全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等战略定位,坚持中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把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首要突破口。着力提升郑州大都市区引领带动功能,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衔接,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带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
2.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表明建设经济强省不仅仅是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更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公平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强化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一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根据中原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和发展定位,各展所长,竞相发展,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提高发展平衡性。二是要在经济发展中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社会可承受能力,保障人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增加劳动报酬,让人民在共建共享中获得认同感和幸福感,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三是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发展新理念,不再仅仅以GDP论英雄,在中高速发展状态下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的持续优化,做到减速不减势,减速不减效,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实力
河南经济总量虽稳居全国第5位,但全省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实力,仍然是建设经济强省的第一要务。因此,要锁定GDP年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为发展的硬任务。一是要突破思想观念束缚和传统发展路径约束,清醒认识到调速换挡的客观必然性。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引领发展,坚定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跨越提升之路,以更大的气魄、更开放的思路、更包容的胸怀,创新发展,开创新格局,不断提升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稳妥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全面化解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谋划和推进一批拉动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三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强化现代农业强省优势,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制造业强省,弥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推动服务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融合发展,增强“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支撑带动作用,努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和网络经济强省。四是要积极发展新经济,以“双创”为支撑,以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扩大就业为切入点,积极培育壮大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以新经济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构筑发展新动能。五是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谋划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具有支柱和引领作用的产业,形成规模更大的产业集群。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投资是培育创新动能、改造老产业、发展新产业的物质基础,但目前全国范围内投资下行压力普遍较大,这会直接导致经济转型停滞,经济运行失速。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有效投入,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功能现代化水平,打造发展新支撑。一是提升基础设施优势,推进米字形交通枢纽建设、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智联点建设,打造重要的公路、铁路、高铁、航空和信息枢纽。二是结合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旧城区改造、道路新(改、扩)建,以平衡、包容、可持续为前提,统筹地下建设和地上科学化建设,积极谋划具有推动区域发展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项目,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三是以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提升郑州区域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地位,推动周边城市与郑州融合对接,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四是争取更多重大扶贫项目建设。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项目调研与论证,加快涉及贫困地区的重大交通项目、重大水利工程、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光伏扶贫工程、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在河南贫困地区的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三山一滩”地区脱贫攻坚,保障与全国一道实现精准脱贫。
5.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行政、金融、科研管理、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领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构建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释放建设经济强省的制度红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任务,以“互联网+行政管理”为主要载体,简化行政办事程序,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破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实现由银行主导的信贷模式向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股权投资模式转型,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普惠性金融组织,支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支持各地开展创业投资基金试验,激励更多创业者创业。三是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创建灵活宽松的科研管理体制,引导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科研院所的智库功能,充分释放科研潜力。
6.扩大双向开放
一是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航空、铁路国际国内“双枢纽”战略,推动中欧班列(郑州)往返高密度、高效益、常态化运营,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二是围绕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各类功能性口岸建设,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带动河南产业和经济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三是持续推进开放招商,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不断提升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影响力,积极引进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重大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向高端化迈进。四是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按照双向开放的战略思维,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需要,组织我们有显著技术优势的企业,如宇通客车、中铁盾构、许继电气、中信重工、森源重工、汉威电子等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加快开辟海外市场,扩大这些优势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喻新安.建设经济强省关键在哪如何推进[N].河南日报,2016-11-18(9).
[2]张占仓.绘就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宏伟蓝图[N].河南日报,2016-11-11(7).
[3]袁凯声,毛兵,王玲杰,等.努力打好“四张牌”让中原更加出彩[N].河南日报,2016-12-22(5).
[4]金碚.全球化新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J].区域经济评论,2017,(1):11—18.
[5]金碚.创新发展模式建设经济强省[N].河南日报,2017-04-28(6).
[6]完世伟.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四个大省”建设[N].河南日报,2016-07-27(11).
[7]《河南“十三五”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十三五”河南发展的思索和前瞻[N].河南日报,2016-01-22(12).
[8]完世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供给质量效益[N].河南日报,2017-03-22(5).
[9]王建国.打好城镇化牌,关键在促进质与量协调发展[N].河南日报,2017-04-6(14).
编辑 张志强
张慧敏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Strategic Measures of Building Henan into a Powerful Province of Economy
ZhangZhancang
At the 10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Henan province,Henan has propose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powerful province of economy with large economic aggregate,perfect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with well quality and benefit,which reflects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It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which based on actual situation of Henan province and complies with the times,and it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for Henan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well-off society in all aspects and make the Central Plains more wonderful.In the project of building a powerful province of economy,Henan should seize the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sound foundation to seek the breakthrough in aspects of building the“three zones and one cluster”framework,promoting the balance,inclus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the basic ability construction,deepening the system reform,expanding the two-way openness,and so on.,thus realiz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Henan province from a big economy to a powerful economy.
Henan Province;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Innovation Development;Three Zones and One Cluster;A Powerful Province of Economy
F2
:A
:1007-905X(2017)07-0001-06
2017-03-06
张占仓,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