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2017-03-06吴长春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背带缝线宫腔

吴长春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兴安盟 137500)

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吴长春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兴安盟 137500)

目的在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临床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探究临床优势和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且成功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是0.00%,子宫复旧无异常,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1例患者因出现羊水栓塞而改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在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剖宫产;产后出血;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效果

剖宫产产后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可导致孕产妇死亡,属于并发症,需要得到临床重视。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的临床优势诸多,对比按摩子宫、宫缩剂治疗、葡萄糖酸钙治疗、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处理、宫腔填纱等治疗办法而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止血迅速[1],对比子宫次全切除术而言,保留了生育功能,临床认可度极高,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60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中,患者年龄20岁-44岁,中位年龄(31.24±4.12)岁,孕周35周-41周,中位孕周(36.8±1.2)周,经产妇40例,初产妇例数20例,均为单胎妊娠。

1.2 方法 将患者子宫托出腹腔并给予患者子宫行压迫试验,加压处理后出血基本停止则代表手术成功几率较大。

将膀胱反折腹膜下推以充分暴露子宫下段,利用2根1号带针薇乔线缝线分别在患者子宫左右两侧进行缝合,具体操作办法是:进针点是患者子宫右侧切口下缘2 cm、子宫内侧3 cm处,出针点是经患者宫腔从患者切口上方2 cm、子宫内侧4 cm处,由前壁上缘向宫底方向进行缝合,针数是3针,方式是垂直褥式缝合,针距1 cm,间距3 cm,需要深达肌层,缝线固定点是患者子宫浆膜层且缝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后壁且缝线距右宫角3 cm,垂直褥式缝合3针-4针且方向是后壁宫底向宫颈方向,针法同前壁,在后壁下段切口下方3 cm处再进行子宫后壁至前壁贯穿缝合处理,右侧处理方法同左侧。

助手需要利用双手给予患者子宫加压协助以确保患者两根缝线收紧,将两根缝线水平交叉并观察是否出现出血,确保无出血,常规缝合和关闭子宫切口。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 结果

本研究中,成功率为100.00%(60/60),1例患者因出现羊水栓塞而改行子宫切除术,术中术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例数为38例。术后3 d,给予患者宫缩剂以及抗生素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是0例(0.00%),均顺利出院。

产后42 d,子宫复旧无异常,为(42-60)d,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为(65-180)d,宫腔形态正常,未出现宫腔粘连。

3 讨论

产后出血标准是:胎儿娩出24 h内,出血量≥500 mL[2],易导致孕产妇死亡。因此,临床十分重视产后出血,尤其是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

剖宫产产后出血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最常见诱发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高危因素诸多,包括巨大儿、多胎妊娠、瘢痕子宫以及羊水过多等[3],在手术期间,需要重视高危因素以有效保证孕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在以往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期间,一般利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等方法,缺点是易感染以及操作时间较长,易出现二次出血,基于此,临床上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期间提出了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临床治疗机理是在子宫前后壁缝线以加压子宫以达到有效压迫止血的临床目的[4],临床优势诸多,手术期间应用的1号进口可吸收缝线具有打结可靠以及韧性好等临床特点,采取子宫前后壁浆肌层行垂直褥式缝合可避免缝线从子宫上滑脱以及子宫收缩后形成线圈,避免梗阻发生,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一般在1 h-2 h,止血效果迅速,避免切除子宫,避免不良结局。另外,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不影响患者月经来潮且不会造成患者痛经,患者子宫复旧情况良好,不会出现肠管嵌顿或者异物残留,可有效保证患者生活质量[5]。

本组探究中,成功率为100.00%(60/60),并发症发生率是0例(0.00%),1例患者因出现羊水栓塞而改行子宫切除术。

综上,在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可获得理想临床效果,临床优势诸多,简单、价格低廉、止血效果好、安全可靠、术后再次生育可能性增加,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治疗办法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1]陈念飞,王超.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19): 242-243.

[2]蔡景容.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8):4286-4287.

[3]孙莹.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 135-136.

[4]刘萍,高玲.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15,37(1): 28-31.

[5]李四维,李彦曦,江琳,等.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1,13(6): 1032-1033.

猜你喜欢

背带缝线宫腔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相机背带
婴幼儿软背带和牵引保护带产品 标准缺失 谨慎购买
缝线抗议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5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