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在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2017-03-06王孟丽刘俊晓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念珠菌真菌阳性率

王孟丽,刘俊晓

(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在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王孟丽,刘俊晓

(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回顾性调查洛阳市中心医院近1年内208例确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此研究对象同时做G试验检测、GM试验检测、痰液真菌培养,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8例患者中,128例患者真菌培养阳性,酵母菌99例,曲霉菌29例。酵母菌中,白色念珠菌64例,热带念珠菌15例,克柔念珠菌11例,光滑念珠菌7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试验设定3组,第一组为G试验含量增高而GM试验正常,第二组为G试验和GM试验含量均增高,第三组为G试验含量正常组,再分别对3组内患者的真菌培养结果进行研究。结论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较真菌培养特异性高,可作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

侵袭性真菌感染;G试验;GM试验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其临床表现不特异,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咯血、呼吸困难,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影、结节影或弥漫病变[1]。肺部真菌感染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的并发症[2]。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在COPD中的广泛应用,COPD合并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方法快速且阳性率高[3],弥补了传统检验方法的不足,在G试验和GM试验阳性时,观察患者的痰培养培养和痰涂片镜检结果,两者相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依据。本实验研究中G试验是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检测方法是动态显色法,GM试验是检测血清中的半乳甘露聚糖,检测方法是酶免法。有研究[4]表明,显色法试剂盒较浊度法试剂盒检测准确度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可更好服务于临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G试验试剂盒和GM试验试剂盒均购于丹娜公司;酶标仪购于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搜集整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208例确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排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肺癌患者,同时对研究对象做G试验检测、GM试验检测和痰液真菌培养。根据G试验检测结果和GM试验检测结果将实验分为3组,第一组为G试验含量增高而GM试验含量正常,第二组为G试验和GM试验含量均增高,第三组为G试验含量正常组,再分别对3组内患者的真菌培养结果进行研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8例研究对象中有128例患者痰液真菌培养阳性,酵母菌99例,曲霉菌29例。酵母菌中其中白色念珠菌64例,热带念珠菌15例,克柔念珠菌11例,光滑念珠菌7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有58例患者G试验含量增高,阳性率为27.8%,有150例患者G试验含量正常,占总数的72.2%。58例G试验含量增高患者中同时出现GM试验含量正常的患者是24例,GM试验含量增高的患者是34例。分别对3组中的痰液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第一组真菌培养阳性患者为 15例,第二组真菌培养阳性患者为32例,第三组真菌培养阳性患者为81例。此数据显示G试验含量增高的两组真菌培养阳性率(81.0%)明显高于G试验含量正常组(54.0%),第一组的阳性率是62.5%,第二组的阳性率是94.1%,第三组的阳性率是54.0%。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为48.3%,特异度为95.0%。G试验较真菌培养敏感度高特异性强,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真菌的阳性检出率,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3 讨论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非常困难,因早期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患者一旦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死亡率很高[5],因此,及时诊断并制订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这样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病死率[6]。同时对老年COPD应加强营养支持、减少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时间、避免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减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7]。

我们都知道,G试验是一种真菌感染的早期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8],一般先于临床症状平均4 d,是早期真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检测手段。G试验主要检测的是念珠菌,GM试验主要检测的是曲霉菌,因此,在结果判断时,如果G试验和GM试验同时增高,则考虑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如果单纯G试验结果增高,则考虑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另外,G试验可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诊断提供一定实验室参考依据[9],如果艾滋患者为肺孢子虫感染时,G试验的检测结果会非常高。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见的是血清G试验检测,有文献[10,11]报道,肺泡灌洗液G试验的特异度高于血清G试验。另外,G试验和GM试验在检测的过程中,对于严重的脂血和黄疸标本,应给予拒收。要注意无菌操作,不能在操作的过程中造成污染,而造成假阳性。另外,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蘑菇类食物等都会对G试验造成假阳性的结果。近平滑念珠菌、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免疫复合物形成、使用某些抗真菌药物(如卡泊芬净)等会对G试验造成假阴性的结果,但是,也有文献[12]认为有25%的隐球菌感染者G试验阳性。因此检验人员以及临床医生在对待G试验和GM试验的检测结果时应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以免造成误诊。G试验显色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浊度法都高[13],而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4],另也有文献[15]报道,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真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为COPD患者的真菌感染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效实验室依据。因此,在临床检测中一般都是建议临床医生进行两项联合检测,以提高真菌检测的阳性率。

[1]罗金梅,彭敏,肖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16(2): 141-146.

[2]李联敬.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1(1): 43-44.

[3]黄义泽,周东升,王谦,等.深部真菌感染的快速检测-G试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 255-257.

[4]刘双,陈龙琴,丛琳,等.G试验显色法与浊度法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比较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11(3): 89-91.

[5]郭凤梅,杨毅,邱海波,等.中国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6): 491-492.

[6]石雪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 215-217.

[7]徐灵彬,熊洁,孙莉,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6(3): 529-531.

[8]夏吉荣,牛司强,曹炬.(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价值的再评价[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6,11(5): 269-271.

[9]黄述婧,陈铭,代芳芳,等.G试验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断价值的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 504-508.

[10]朱旭华,王笑云,张华根,等.肺泡灌洗液G试验对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 75-78.

[11]揭祥.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在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6,36(12): 63-65.

[12]Kedzierka A,Kochun P,Pietrzyk A,et al.Current status of fungal cell wall components in the immunodiagnostic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humans: galactomannan,mannan and (1-->3)-beta-D-glucan antigens [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7,26(11): 755-766.

[13]刘双,陈龙琴,丛琳,等.G试验显色法与浊度法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比较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6(11): 283-286.

[14]于书娴,崔学范,马婷,等.G试验和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6,9(2): 164-170.

[15]谭心娟,苏小芬,邢秋云,等.G试验和GM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4(17): 2682-2685.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 test and GM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of the lung

Mengli WANG,JunXiao LIU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Luoyang 471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1,3-β-D glucan test (G test) and galactomannan antigen detection(GM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especiall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with fungal infection.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208 case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during the past 1 year.Subjects were examined with G test,GM test and sputum fungal culture.The thre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ResultsOf the 208 patients,128 were positive for fungal culture,99 were yeast,and 29 were Aspergillus.Candida albicans was found in 64 cases,Candida tropicalis in 15 cases,Candida in 11 cases,Candida in 7 cases,and Candida albicans in 2 cases.The experiment set 3 groups,the first group was the content increased in G test but normal in GM test,the second group was content increased in both G test and GM test,the third group was content normal in G test.The results of fungal culture in 3 groups were studied.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G test and GM test is more specific than fungal culture,and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diagnosis for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G test; GM test

猜你喜欢

念珠菌真菌阳性率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PCR-RFLP在VVC相关念珠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真菌造房子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