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新技术未能突破的老主题
2017-03-06
比利·林恩:新技术未能突破的老主题
文/王 龙(军旅作家)
从看到李安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第一幅海报开始,我就认定它将是一部翻版的《父辈的旗帜》,看完以后果不其然。以战场综合征为主题背景的电影不胜枚举,从早年的美国战争片《猎鹿人》《天与地》《第一滴血》一直到近年的《美国狙击手》等作品,无不围绕战争与人性的各种纠结冲突展开探讨。按理说李安选择这么一个宏大的题材,其中既有他绝不雷同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坚定决心,更有试图像斯皮尔伯格那样挑战征服各种不同类型影片的巨大雄心,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回他当了一次双脚悬空的哲学家。
李安就这部影片接受采访时解释说:他对表态战争毫无兴趣,何况伊战是非早有定论。于是乎你说他主战吧,比利·林恩在向国旗庄严敬礼时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却幻想着和刚认识的初恋情人春宵激情的画面;你说他反战吧,加内特·赫德兰饰演的班副在餐桌上回击大商人的一幕堪称华彩,而比利·林恩最后选择回归战场也只是落脚于战友情深。
无论观众中的主战或者反战派,都能看到想要的细节,也都没得到想要的结论。这就是李安已经炉火纯青的东方式迂回婉转,也可以说是高深莫测的云遮雾罩。他以哲人的姿态提出了战争和大千世界的无数艰深命题,最后却只留下不置可否的一个模糊背影。
也许有人会说,导演不是政治家或批评家,他只是揭示问题而没有义务解答问题。那我要说,大凡战争题材电影,导演对战争本身的态度无不首当其冲地受到关注,要在这个问题上和稀泥就别拍战争片。同样是以异族的旁观身份观察别国的战争,中国军旅作家徐怀中先生在他的纪实文学《底色》中讲到这样一个细节:50年前,他作为“中国作家记者组”组长在越南南方战地采访,面对炮火连天的战场,他听到一位越军将军深情地吟诵中国的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一瞬间,人类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怀,超越了民族、国界与时空,让人心弦颤动。
如果说120帧技术值得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突破”,那我建议你去看一下美国米高梅公司1944年拍摄出品的黑白战争片《龙种》。这部电影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都是以异国旁观者的编导视角来反观战争。《龙种》根据在中国长大的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选用的是奥斯卡影后凯瑟琳·赫本等一批美国演员。这部讲述中国人抗日故事的影片,全部由外国演员扮演中国农民,讲着充满革命斗争腔的英语对白,尽管有许多好莱坞闭门造车的中国农民生活细节,但编导对于中国遭遇的巨大战争不幸所秉持的真诚同情,以及对战争和人之间充满悖论的深层思考,对这个坚韧民族精神物质的准确把握,直到今天依然令我们叹服。因此即使与70年前的赛珍珠相比,李安对战争的洞察显然还不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