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的对话:“中国写意
——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绽放希腊雅典
2017-03-06杨子
杨 子
夜幕中的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EMST)
2017年9月22日,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雅典首次迎来了来自中国的写意艺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先哲曾在此留下深深的足迹,今天,同样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将与希腊一起,进一步实现艺术的共进与文化的互鉴。
“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呈现于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EMST)。展览作为2017“中国希腊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年”框架内的重要项目,得到了希腊文化体育部和中国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为深化中希两国双边关系,特别是拓展中希文化交流新的合作可能做出了贡献。中国驻希腊使馆政务参赞高文棋,希腊文化体育部文化政策司司长康斯坦蒂娜·皮辛茨,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长卡特琳娜·科斯齐娜,2017“中国希腊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年”总协调官乔治斯·维斯,以及来自希腊社会各界的嘉宾,在希华侨、媒体代表等五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仪式由谢敏女士担任翻译。
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长卡特琳娜·科斯齐娜致欢迎词
2017“中国希腊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年”总协调官乔治斯·维斯致辞
科斯齐娜馆长首先代表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向中国美术馆和项目总策展人吴为山先生表示感谢,她表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社会,尽管各国政策千差万别,但艺术却把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值此中国希腊文化交流年之际,中国美术馆和希腊国家当代美术馆这两个国家级机构携手合作,在这座当代西方艺术博物馆,推出一场旨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艺术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相信,它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艺术家的技法,并让希腊观众有机会欣赏中国文化的美和潜力。“写意”,提醒我们东西方的艺术追求是相通的,期待今明两年之间,由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策划的来自希腊的当代艺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张晴副馆长代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向展览的圆满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介绍,作为此次展览的主办方,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美术馆,是中国最高的美术殿堂,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艺术精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职责。在吴为山馆长的关心与推进下,本次展览得到落实,并以“中国写意”为主题,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熔铸了西方艺术的审美趣味,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写意艺术。
乔治斯·维斯先生代表希腊文化体育部部长莉迪亚·康尼奥多宣布展览开幕,并向中国美术馆团队及嘉宾的到来致以感谢。他说:“1600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庄子曾在梦中通过蝴蝶悟出了物我的交融与变化,今天,我们在展厅中看到的是庄子后人的杰出创造。希望观众通过展览了解何为中国写意、中国意境以及中国思想。”
本次“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着眼于中国写意的生成模式,精选馆藏作品58件,通过“意笔”“意象”“意境”三部分构建整个展览,体现了中国美术馆全面推动与深入践行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理念与追求。
第一部分“意笔”,从中国传统艺术对“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审美原则展开,探索写意笔墨的生成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中国文人画中的写意精神在现代艺术家笔下得到了大量体现。无论中国画还是油画,写意式的笔意、笔法以及线条的融入,使中国新时代的艺术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艺术的审美趣味,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写意艺术。
第二部分“意象”,从艺术家寄托主观情思的艺术形象入手,分析写意精神中形神、虚实的逻辑关系。在现当代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从中西融合到当代意象,这是艺术家秉承“兼容并包,吐故纳新”的方法,在古今、中外之间走出的一条既立足当下又承前启后的发展道路。中国艺术家很早就意识到“虚实相生”“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价值,并将智慧和热情投入到相应的探索之中,生成了各式各样的意象。
第三部分“意境”,探讨具象之外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一种让人涵泳不尽却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蕴与境界,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古往今来,中国艺术正是因为抱持着对审美意境的无上追求,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活泼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写意精神”有系统论述,他说“写意,是中国美术的灵魂所在”,并进一步阐论,中国写意艺术,源自天象地脉的造型意象,合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表现为象、气、道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写意精神的意象图式驻落于所有中国美术门类之中,其观念最早可上溯至先秦老庄的道论。而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形神之论、有无之识,也催生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以形媚道”“澄怀味象”等美学命题,对当时及后世的美术创作影响深远。是故,中国艺术家往往强调超越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去把握天地万物背后的形上之“道”。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渗入,写意绘画各种派别呈多元之势,代表画家既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机杼而开创新风的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也有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进行中西文化合璧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李可染、吴冠中,群星丽天,大家辈出。
吴为山先生强调“写意”要表现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要通过中华美学精神的各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也就是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高明中和的最高理想。他说:“就当代格局来看,写意艺术是为全人类所共享的,不只是属于中国,也不只是适合于中国人,是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我们所倡导的‘意’,不仅在于传统之意、自我之意、今日之意,还在于中国之意、时代之意、普遍之意。”
因此,展览“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呼唤的不仅是艺术家对写意文脉、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当代文化背景下人类共同审美精神的探索。相信通过本次展览,观众不但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蓄的中国精神、时代风格和文化自信,也能够触摸到中国五千年传统文脉中的人文精神,体会到高洁空灵的文人意趣以及神畅自如的审美意境。
开幕式之后,张晴副馆长陪同嘉宾观看了展览,介绍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的思想文化,并对重要作品进行了导览。其中朱屺瞻的《兰幽香风远》以老辣披纷、不拘小节的用笔将中国花鸟画传统题材“四君子”之一的兰表现得风神独具。其构图与众不同,采取几乎倒悬于山石的势态,以幽兰的卓然独立,展现了作者内心峥嵘高迈的精神气质。吴为山的《空谷有音——老子出关》塑造的是中国古代的大智慧者老子,“老子出关”是文化史上的一件标志性事件,素有“老子出关,紫气东来”之说。作者对老子与牛的刻画采用的是凝练古拙的意象化造型方式,强调骨法结构,形象劲瘦而气质超脱。老子认为“有生于无”,雕塑中对“无”的彰显,点出了“空谷有音”之主题,使老子的超逸与牛的拙迈融为一体,是吴为山写意雕塑的代表作之一。田黎明的《向日葵》虽然是一幅中国画,但表现了光影的奇妙变化。向日葵丛中的提篮红衣少女融于日影与光斑的婆娑变化之中,色彩迷蒙,清新淡雅。画家在宣纸上探索出的这种水色墨的渗化效应,呈现出模糊性审美的视觉特色。苏天赐的《早春》描绘了中国江南一带的风景,湖光山色映衬黑瓦白墙,杂花生树伴随近水人家。画家以轻松畅达的笔触、迷蒙微妙的色调,展现了独特的诗性化的东方意境。
张晴副馆长为中国驻希腊使馆政务参赞高文棋等嘉宾介绍展览
观众在吴为山《老子》雕塑前伫步沉思
开幕期间,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为希腊公众和媒体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的讲座。从展览的策划理念、中国写意的学术内涵、中国美术馆的文化职责等方面全面解读“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从纵向的历史角度和横向的跨媒介角度梳理“写意”这一中国特色的艺术表征系统,讲座中张晴将蕴含于不同画种、不同时期的作品中的写意精神折射出的中国之意、传统之意、现代之意娓娓道来,讲到精彩之处,引发阵阵掌声。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文化与技术进步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脉传统延续至今。“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来到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展出,旨在通过两国的美术馆平台进行互动,促进两种文明的进一步沟通,加强心与心的交流,实现文化互鉴,相信会为希腊观众带来独具中国意蕴的视觉与精神体验。展览将展出至2017年11月14日。
“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系列展是中国美术馆全力打造的国际交流品牌展览,此前已赴波兰、法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的国家级艺术机构展出,反响热烈。所造访之国家,无不掀起一阵“中国热”。本次展览也不例外,自开幕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获得了希腊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为希腊人民打开一扇窗口,让他们看到了蓬勃发展的中国,也感受到中国写意精神的无尽魅力。许多观众通过新闻报道看到了展览消息,纷纷前来观展,特别是许多观众以家庭为单位,带着孩子观看展览,与他们一起倾听“中国故事”,在下一代人的心灵中播下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展览主题墙
观众在作品前认真揣摩和欣赏
世界文明是灿烂而多样的,文明因交流而辉映。中国美术馆正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展览、一件件精品佳作,将具有永恒魅力的人文精神弘扬开来,将富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故事”传播开来,将富有深度和诗意的大国文化传播开来,从而搭建起彼此心灵的桥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