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真模拟教学法在宠物疾病临床课程中的应用

2017-03-05邢勇

商情 2016年4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邢勇

【摘要】通过选择2014级畜牧兽医两个班合计49人为研究对象,分两组进项实验,观察组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探讨仿真模拟教学法在宠物疾病临床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仿真模拟教学法可以拉近课堂与岗位的距离,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仿真模拟教学法 宠物疾病临床课程 实践教学

宠物疾病临床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宠物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诊断、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六大临床专业课。当前以提高职业素质为主题的职业教育改革已深入教学各领域。如今随着兽医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共衛生需求已明显发生变化,城市伴侣动物的饲养量显著增加,以及未来竞技动物的职业化,都将是兽医服务内容的延伸。无疑,这些都为兽医特别是宠物医生开辟了一个很大的临床服务领域,而临床诊疗服务对综合诊疗技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及时对宠物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

目前国内外兽医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形式一般包括临床基础技能训练、临床病例的现场教学、临床常见病例的课堂重现和人工造模病例的处理实践。以上教学形式的共同点是必须有一个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人工模拟环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仿真模拟教学,仿真模拟教学也称为模拟教学,就是模拟真实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仿真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由此可以看出,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与仿真模拟教学的切合度非常高。因此,我们选择了2014级畜牧兽医两个班合计49人为研究对象,对仿真模拟教学法在宠物疾病临床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我校宠物疾病临床课程的授课教师和我市部分知名从业者广泛研讨分析了宠物方向的岗位需求变化,并结合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梳理出21项实践教学项目,并在仿真模拟教学环境中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宠物疾病临床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宠物疾病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临床病例的现场教学、临床病例的课堂重现、实验课程中的人工造模病例处理实践以及基础技能训练等。这些课程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需要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技能形成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需要学生切身感受到临床病例的发病过程、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处置技术。可以说临床课程具有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课程开展难度大的特点,这里的难度是指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回避一个现实问题即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授课都需要具有临床诊疗真实情境的病例和处置病例的医疗环境,如果没有真实的医疗环境就需要我们采取仿真模拟的方式建构一个尽量接近真实的病例诊疗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此种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这也是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需求。

二、研究对象

选择2014级畜牧兽医专业的两个班,一个班为实验组24人,一个班为对照组25人。两个班的学生均为高中毕业的统招生,男女生比例相近,年龄相近,学制三年,两班学生的入校成绩、已修课程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三、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法

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相同,对照组在普通实验室教学,实验组在仿真模拟教学环境中教学。

(二)教学环境的建构

在现有宠物诊疗实训室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病房式实验室,利用宠物疾病诊疗课程的特殊性,将兽医实验室布置成模拟医院病房,设置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住院病房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设置尽量与宠物医院一致。如护士站设有患畜一览表、病历车等,让学生担任护士、主治护师、助理医师等角色。治疗室设有医疗车、发药车、治疗盘等,抢救室设备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抢救车、抢救药品等,普通病房设置为类似家庭温馨式的病房,让学生承担畜主、护士、医生等角色。

(三)主要教学手段

1.情景教学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环境,并配置与实训相似的或相同的仪器设备,根据教师讲解、演示,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接受专业训练,学生在模拟病房通过模拟活动按操作规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情景教学法使学生体验到类似于真实的经历,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应用。此种教学手段适合临床基础技能项目的训练例如:给药技术、护理技术、外伤手术基础技术、辅助接产技术等。

2.角色扮演法

根据工作任务分组进行演练,模拟患畜、医生和护士针对患畜现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寓教学与演示过程中,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职业情景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此种手段适合临床典型病例的课堂重现,学生可以在职业情境中提高实践能力,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缩短了课堂与临床需求的距离。有利于实现教学与岗位职业的无缝对接。

3.模拟仿真教学实体操作

实训室设置虚拟仿真病房场景、治疗室、护士工作站等,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此种教学手段适和诊疗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例如用仿真静脉臂注射模型练习操作程序,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各种注射、静脉输液真物真做,使护士分别体验患畜的痛苦及感悟护士重要职责,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为从事诊疗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针对性教学模式

1.基于临床病例模型的实践性教学性教学模式

对于宠物外科手术等教学项目,由于其实践性较强,直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门诊病历,可能会出现措手不及,或危及动物生命的医疗事故,鉴于此,可以根据临床病例的特点通过人工复制的方法,建立病历模型,形成仿真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对病例模型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并进行实践实验应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应观察处理方式的是否正确、是否恰当并通过实践实验进行改进,在小组的讨论和汇报中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方法。

例如在长骨骨折固定项目的教学中,建立犬胫骨骨折模型,引导学生通过临床症状的观察选择恰当的诊断手段提出治疗方案进行小组讨论,形成最佳方案再进行实践操作固定骨折,并进行固定后的效果观察。如效果不佳,寻找原因,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如效果确实应总结该方法的适应症诊断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在学生小组汇报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和总结,最终汇总成研究报告图文并茂的解析该外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并进行适当的讨论和经验介绍,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2.基于临床病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临床病例模型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临床实践是宠物临床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我校与包头市多家宠物医院合作,为临床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多病例,学生可以分組扮演不同的医疗团队,每个团有护士、医师、化验员等,不同角色根据自己的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并形成报告进行课堂汇报,从而扩大实践性学习的范围,同时教师可将病例汇总发布在我校的教学平台中(CRP系统),形成实时共享学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真实的接触到疾病,并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疾病的临床观察诊断和治疗。由于临床疾病的突发性、多因素性,故学生可以多方面、多层次、立体化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作出处理意见和讨论结果,最终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一套治疗方案,并对病历进行追踪调查,全面了解疾病的始终。

3.基于病例课堂再现的问题引导式实践教学模式

课堂病例再现可以解决学生由于课程多,任务重,难以接触大量病例的客观事实,特别是对那些课程中要求的基础技能教学项目如注射、缝合、包扎、仪器使用等,通过将病例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及预后等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围绕教学项目进行设计形成模拟案例在课堂重现,并应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用实验动物模拟实施。此种模式不但可以有机的对基础技能项目形成训练,减少基础训练的枯燥,还可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师生互动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共九项,包括教学评价八项,考试成绩一项,发放问卷49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为百分之百。经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和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教学效果满意度和考试成绩比较(百分比描述)

五、讨论

(一)仿真模拟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宠物疾病临床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老师抽考,老师处于主动位置,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况。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采用仿真模拟环境将课堂搬到了模拟病房,把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其中既有各种教学设施,又有与医院相似的病房设置,教学资源丰富,随时提供学生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等,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并能尽早、尽快地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在模拟病房上课,便于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法、病例分析讨论法,使学生进入护士角色,将问题摆在学校面前,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拉近课堂与岗位的距离

校内实训室布置成医院的场景,并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模拟医院实际工作情景,实施诊疗实训,把学习过程融入仿真的职业情境中,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零距离对接。教学各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组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模式进行情景教学。将各种实践技术项目情景化设计为病案,导入形成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职业情景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有利于适应未来临床岗位的需求;根据相关的理论与技能精心设计了角色扮演和扮演活动案例营造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环境或进行现场教学使职业教育更加接近工作实际。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缩短了课堂与临床需求的距离。有利于实现教学与岗位职业无缝对接突出以岗位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使学生对医院病区的环境有了感性认识,一开始就形成一种好奇心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宠物诊疗事业的神圣与伟大更加坚定自己的专业信念。学生进入实验室就像进入医院病房一样做到衣帽整洁,举止端庄行为规范营造一种严肃真实的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敏感性。让学生体会到患畜主人和医师的双重感觉加深其对诊疗职业的认同感,通过创设不同的临床情境使学生把诊疗专业技术与临床知识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评判能力等临床诊疗工作能力。

(四)仿真模拟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更好掌握学科发展方向。任何一名门学科都是处于动态发展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紧跟学科前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临床课程教师应工作在临床一线,不断积累资料,更新教学案例,收集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启发性案例,并保存好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投入较多精力和时间设计问题引导方案。由于专业课程学习紧张而实践性教学需要花费较多的课内和课外时间讨论和总结,教师应掌握好时间,不能因此减少教学内容影响教学。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有限,注意课程实践和临床实践应用的衔接,因此在接触临床实践前教师应充分估计风险可以通过病例模型实践模式和病历再现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实践以降低临床实践风险。

参考文献:

[1]赖雁,陈登榜,代吕霞,曾俊.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10,(8).

[2]林晓冰,郭文海,汪玉梅.在医学实践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4).

[3]刘政.基于校企合作的“湖北粮油班”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

[4]李谨,陈宁,陆晓庆,周愉,胡建,曹灵.仿真头模教学系统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应用及其效果的调查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暨2007年国际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

基金项目: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青年基金研究项目,编号QY2015-1-2-7。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