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职教育规模与布局: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017-03-05
西部高职教育规模与布局: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李中国、张敏、黎兴成在《复旦教育论坛》2016年第3期中撰文,介绍了西部高职教育规模与布局的现状,分析了西部高职院校规模、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高职院校规模与布局的优化调整对策。
首先,作者介绍了西部高职教育规模与布局的现状。第一,西部高职教育发展规模表现在西部高职发展迅猛,院校数量明显增加。在院校类型上,以工科类和综合类院校为主。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规模明显扩大。第二,西部高职院校在区域布局上呈现出内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分布多,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布少;人口稠密地区高职院校布局多,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地区高职院校布局少的特点。
其次,作者分析了西部高职院校规模、布局存在的问题。第一,西部高职院校虽然数量激增,但其规模发展与中、东部仍有较大差距。第二,西部高职教育规模分化显著,省际差距较大。第三,西部高职院校布局集聚在省会等大城市,向地级市延伸存在区域不均衡。第四,西部高职院校办学类型趋同,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
最后,作者提出了西部高职院校规模与布局的优化调整对策。第一,加快制定西部高职院校设置和布局调整规划,确保西部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第二,合理设计西部高职院校规模,提高高职院校的规模效应。第三,统筹规划高职院校分布,继续加大高职布局向地级市延伸的力度。第四,依托地方产业、资源、地缘优势,调整西部高职院校区间布局。第五,完善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扩大本科层次及专业学位规模,适应西部产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教师职前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
张春霞在《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14期中撰文,调查了职前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对研究结果进一步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职前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
作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了解湖北省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一至四年级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数据表明:1.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情况良好;2.男生和女生的职业认同感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生在职业认识、职业情感和职业价值观三个维度显著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职业认同总体方面的差异不显著;4.来自城市和农村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无显著差异,但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的职业情感均值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5.对于入学时是第一志愿填报该专业与被调剂到该专业的两类学生的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自愿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和非自愿填报的学生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观三个维度差异显著,而在职业认识和职业技能方面差异不显著。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作者提出了提升职前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1.改善和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英语教育实际内容为依托,并结合教育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让学生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模式。除此之外,多带领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实践活动。2.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把职业理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指导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由于近年来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职前教师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焦虑,因此,学校要在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方面对學生给予充分的指导,尤其是针对教师招聘的就业指导。
现代学徒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范式
李政、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6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基于SECI模型设计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范式建立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范式。
首先作者从“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出发,区别于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和科学创新人才,界定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即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式创新,并分为四点阐述:1.企业实践与学校学习的融合式创新;2.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的融合式创新;3.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式创新;4.以工程知识为载体的多要素融合式创新。
其次,作者提出SECI模型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框架。SECI模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抽象表征,知识的创造始于共同化,在经过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的过程后实现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的融合吸收以及在“质”与“量”上的扩大,并开启新一轮的知识螺旋。作者认为SECI模型反映了知识的类型、学习的情境、互动的方式等如何影响创新要素的迸发,并总结了SECI模型在知识创新上体现出的三个特点:1.知识创新是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融合的过程;2.知识创新是二元情境融合的过程;3.知识创新是实践行动与学习反思融合的过程。
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作者从SECI模型的视角提出现代学徒制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具有多重优势:1.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校企双主体的开放式合作搭建了共享型知识创造平台;2.现代学徒制充分贯彻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且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上相互交叉,“理实一体化”与“理实交叉式”的安排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内在机制;3.现代学徒制涉及跨文化、跨领域的多元利益主体,从激励制度、协商制度、权益保障制度等出发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制度群的建设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多元制度保障。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建设的沿革与评析
周晶、吕明献在《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第6期中撰文,从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体制转型期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三个阶段来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的建设与沿革。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及政府的直接干预下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当时国家经济状况,以半工半读形式展开,且不仅限于教育领域还扩大到经济和生产领域,主要有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两种形态,具有成型快、落实快、运行快的特点。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种计划型、指令型的校企合作治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无法达致预期目标,无法实现职业教育举办主体各方资源及利益配置的灵活化、最优化。
经济体制转型期(1978-2001),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制度提出变革要求,促进职业教育新型校企关系、多元办学体制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校企关系多样化、校企管理复杂化。此时期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均缺乏合作的主观意愿。学校与企业作为两个独立并行的体系,在冲破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束缚奔向自由的过程中愈发强化了对于自身领域价值目标的追求,校企合作的非正式制度弱化明显,正式制度有所加强。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2-现在),在政府推动、学校主动及企业自身需求增长三重要素作用下,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校企合作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建设呈现出跨界治理的属性增强、政府的介入性增强、地方的自治性增强三个特征。
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构建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胡国勇在《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中撰文,首先闡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现代职业体系的发展状况,继而分析了日本现代职业体系的转型背景,最后详细说明了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即构建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情况。
首先作者阐明了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段,指出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末趋于成熟,90年代以后出现体制内萎缩、体制外繁荣。具体表现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部分高中职业课程萎缩、高中职业学生数占高中阶段总人数比例降低、高中职业科毕业生就业减少。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高中毕业生人数持续减少,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升学率不断攀升。这一时期以培养实际能力为目的的短期大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近年来有所减少。高等专门学校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也得到了发展,中期以后发展停滞。在此期间一直得到发展的是私立的专门学校。
作者认为日本现代教育体系转型的背景是产业结构调整、雇佣制度变迁。体制内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训练无论内容还是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学生很难从学校过渡到职业,导致体制内职业教育萎缩,才使得竭力迎合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的专门学校这种体制外职业教育机构逐渐兴盛。这必然引发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发劳动雇佣制度的变革。
作者认为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就是构建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促进现有职业教育学校向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和创建特化实践型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前者是日本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和咨询报告要求推进专业高中的实践性职业教育,推进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等专门职业人、实践性、创造性技术者培养。后者是进一步充实现有职业教育机构的同时,构建以高中毕业生及社会人为对象,展开与职业密切联系的实践型教育的“特化”“实践型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最后,作者基于上述分析,得出结论:经过将近十年的探索、争论,转型后的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现雏形。以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职业生涯教育为背景,以“实践型”为宗旨,推进现有的专业高中、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等职业教育学校转型提升,与高水平的“专门职业大学”及灵活多样的专门学校“职业实践专门课程”共同构建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荣长海、杨延、赵丽敏在《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成就,介绍了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和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而阐述了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的重点任务。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是教育部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水平,促进其内涵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而建立的高职建设工程。国家示范校建设发展的10年,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开放办学,在办学水平、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为全国高职院校健康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其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级贯通式管理体制实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第二,实施专业群建设适应了行业企业发展变化以及学校专业建设稳定性与持续性的需求;第三,高标准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第四,评聘制度与培训制度的创新整体提升了师资水平;第五,多种衔接方式的探索,初步打开了人才培养通道。
伴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完成,高职教育已进入后示范发展时期。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的建设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内涵发展特色鲜明;第二,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第三,国际化与现代化并举。为了实现教育部制定的近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必须成功应对来自学校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巨大挑战:一是外部的挑战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对示范校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二是内部的挑战在于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职教育的重新定位与设计。
为此,面对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内外部挑战,高职院校需着力开展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其面临的重点任务主要表现在:第一,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职教管理体制机制;第二,提高专业服务能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第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第四,扩大企业兼职教师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第五,实施综合改革,健全保障体系。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课程改革研究
张彦杰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8期中撰文,剖析了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课程改革的路径,进而提出了改善高职项目课程的几点思考。
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可以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需要同企业协作,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计和课程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职的课程改革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一是课程目标的设定偏离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微观内容上考虑不足,导致在设定课程目标时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最初目标。二是项目课程设计中缺乏对学生能力的训练,项目设计不够细致,课程设计未涉及具体情境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三是课程内容选择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相关度低,没有鲜明的内容体系。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几条路径:一是明确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高职课程定位,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分析工作岗位需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高职课程的定位工作。二是加强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项目,将实际工作转化为教学课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三是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四是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融入到专业教育过程中。
最后,作者对高职项目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项目应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工作岗位。二是项目应与企业中的工作岗位紧密联系,满足工作岗位的任务和工作要求。三是内容选择上,工作体系要转换成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标准要转换成课程标准。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万卫、石伟平在《职教论坛》2016年第22期中撰文,列举了我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首先,作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面临着以下四个矛盾:1.“以供应为目标”的办学思想。经济体制的转型导致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学思想,不再适用于如今的市场经济;2.以政府为主的举办者。国家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企业参加职业教育办学;3.职业院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办学活力,无法适应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4.缺乏公平的办学环境。表现为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不公平和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竞争不公平。
其次,作者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历史演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以办学体制为核心,目的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能力。根据办学体制的不同,可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建立期(1949-1977年)和变革期(1978年-)。
最后,作者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转变办学思想。职业教育脱离“以供应为目标”的桎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专业设置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另一方面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依据;2.丰富办学主体。重点是激发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应该严格执行企业用工制度,加大企业专项补贴。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3.落实办学自主权。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核心是政府“赋权”和学校“用权”相统一;4.营造公平的办学环境。关键是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主导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第二,修订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论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资源依赖关系及保障机制
邓小华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4期中撰文,阐述了政府、企业、学校等职业教育治理主体之间的资源依赖关系,对各主体的资源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治理主体间资源依赖关系的保障机制。
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失效,源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失灵”以及“市场缺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实现作用于学校的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握手”,即组织间的协调,形成新型的组织间关系。政府、学校和企业通过彼此间资源的相互依赖、相互流通和相互补充而联结在一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治理主体之间真正的利益关系才得以确立。
另外,作者详细分析了各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资源优势,例如,政府的资源优势主要包括公共财政、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权力等利他性专用资源;企业因为要创造利润而必须拥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主要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以及企业文化;学校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所培养的人力资源,以及科技资源和学校的文化建设。各资源治理主体的资源依赖关系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交易、资源的流动、资源的联结以及资源的创造。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三大保障机制:1.动力机制。互利互惠是职业教育治理主体之间发生合作关系的基本动力,治理体系中各方能否实现合作收益和风险的合理分配,是职业教育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亦是职业教育治理各主体亟待建设的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加强约束机制建设是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实现优势资源交易、流动、联结和创造的重要保障;3.信任机制。信任是所有交易的前提,在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参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学校和企业同样要以诚实守信来赢得各方的认可和赞誉,信任一方面来自契约所能控制机会主义风险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来自对方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和信用程度,即自身利益的可实现程度。
农职院校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周芳玲、肖宁月、刘平等人在《经济问题》2016年第8期中撰文,以山西农职院校为例,阐述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有益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措施。
基于山西农职院校的案例,作者阐述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有益经验。首先,山西农职院校在创新机制方面做出了以下成绩:1.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办学条件;2.加强技能培训,服务社会发展;3.创新办学机制,突出学校特色。其次,“送教下乡”活动在拓展农民对接路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活动作为新的办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招生制度,丰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让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最后,农职院校从多方面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1.创造条件,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2.上门办学,辐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新信息;3.举办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在经费和政策上予以支持。
然而,山西农职院校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农职院校生源萎缩以及专业课程设置与农村现实脱节;2.对新型职业农民重视程度不够;3.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匮乏;4.资源管理分散,难以形成合力;5.缺乏统一管理体制,教育经费难以保障。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为推进山西农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建议:1.出台法律法规,确保政策有效实施;2.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农职特色学科;3.统筹教育经费,扶持农职院校发展;4.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农职研究机构;5.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职业农民。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结构模型及发展研究
解月光、褚丹、曲茜茜、赵琳在《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9期中撰文,聚焦于职教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要素,构建了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结构模型,并总结了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发展阶段。
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是信息时代下职教教师从事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业能力。职教教师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有所不同,既要承担教学工作,还要求具有专业实训、科研等综合能力,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职教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目前职教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教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包括两大体系:教学能力体系与职业能力体系,教学能力体系以教学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为这两大体系提供相应支撑,两大能力体系的共同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四种能力共同促进职业生涯辅导能力的提升。
基于职教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作者构建了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结构模型,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职业能力、信息化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信息化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信息化职业生涯辅导能力这五大能力,其中信息化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和信息化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是基础性的能力,二者共同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发展,而信息化职业生涯辅导能力是最具特殊的能力,也是职教教师与其他教师能力的重要区别之一。
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1.了解阶段,这是职教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积累的阶段;2.应用阶段,职教教师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知识与教学法知识有所了解;3.整合阶段,教师对于技术在教学和职业活动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技术使教学更加有效;4.重塑阶段,職教教师对技术、教学、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对技术的理解从强化课堂转变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创新阶段,职教教师的信息化专业能力不断完善与发展。
影响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发展阶段跃迁的关键因素,具体到每一阶段的提升,都有所不同:1.了解到应用阶段——基于信息知识的积累;2.应用到整合阶段——基于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的提升;3.整合到重塑阶段——基于教学理念、职业理念的革新;4.重塑到创新阶段——基于新理论、新技术的掌握。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多视角加深理解
曹晔在《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16期中撰文,为了加深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解,作者从转方式调结构之举、民生就业之需、调整教育结构之策、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和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顺利开展。
第一,转方式调结构之举。目前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改革高等教育的不适应性,把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变成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过教育领域的“转方式、调结构”来支撑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
第二,民生就业之需。目前我国缺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结构出现错位,因此要逐步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适应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第三,调整教育结构之策。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但也改变了新增劳动力的供给结构。所以必须稳定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尽快建立“符合国情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促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
第四,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符,高等教育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地方高校的功能和作用,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实现转型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五,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之势。中国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要求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树立国际视野,瞄准世界水准,对接国际平台,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创新思考
高健、周志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中撰文,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视角,厘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两者的关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的价值特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的有效供给力结构模型,探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途径。
作者首先阐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特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侧是一种把职业人才作为社会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是满足职业人才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方,包括职业院校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的全过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存在着互为依存和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交替更迭,通过劳动力市场促进了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社会产业部门中职业人才结构的合理变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也推进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整体发展,使得职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接着作者分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现状、问题并进行了解析。1.现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在国民经济和国家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方面占据主导地位。2.问题:政策和法律保障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职业院校服务能力不足等。3.解析:供给的认知(感知)程度不高;供给的思辨(筹划)水平不高;供给的操作(执行)能力不强;供给的效益(控制)管理不强。
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1.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协作融合,提高有效供给的认知力。2.细化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和专业类型,提升有效供给的筹划力。3.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有效供给的操作力。4.完善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管控和评价机制,增强有效供给的控制力。
特约编辑 匡 瑛 责任编辑 赖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