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慢叫好“取消职业资格证书”

2017-03-04臧志军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产业界资格证书证书

臧志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69-02

读了前面的评论,我惊讶地发现许多老师心中积存着对职业资格证书深深的“怨念”,为什么会这样?

在许多实施了“双证融通”的学校,考证课程成了任课老师的“梦魇”,教师不仅要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加班加点讲授、督促学生背诵所谓的理论试题,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组织相关的实践操作训练。这种纯粹的应试模式让师生都痛苦不堪。更糟糕的是,这些通过巨大努力获得的证书实际价值却并不高,许多企业并不认可这些证书所标示的工作能力,最多只是承认这些获得证书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由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步较晚,在开发的开放性、标准的权威性、考核的灵活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这些证书成了职业学校、学生和企业都不喜欢的“鸡肋”。职业学校也习惯了在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前提下组织教学。他们经常会寻求一些企业人士的合作,从而提出自己的课程目标、开发面向企业实践的课程、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实施课程,最终引入企业参与学业评价。这个流程实际上跳过了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联结。正由于这套机制的存在,哪怕在大力推广“双证书毕业制”“课证融通”或“双证融通”的今天,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仍然可以脱离职业资格证书的规制而存在并发展。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一种可以不依赖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职教体制。所以即使國家取消了很多证书,对职业学校系统的影响也仅仅是局部的,至多会对一部分课程造成困扰,大量的文化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甚至包括大量的专业方向课)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实际上,仔细读一读国务院取消的证书名单,就会知道其中大多数证书都是非准入性质、部门内部适用或地方性的,并未真正进入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系统。这些证书的取消除了会对职教界人士造成心理上的冲击外几乎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

尽管对此不必过于担心,我还是想提醒人们关注一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价值。国际职教界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职业教育正在经历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向,即应更多地按照产业界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而不是按照自己对人才规格的理解进行培养。这一理念很不错,但怎样才能确切地知道产业界的需求呢?国际通行的投射产业界需求的机制就是职业资格框架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澳大利亚这套机制比较完善。以机械相关产业为例,他们成立了13个左右的产业协会,这些协会开发职业资格证书,并以这些证书为中心开发了培训包。职业教育机构则按照培训包里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资料以及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学生学业结束时接受国家统一机构的考核,获得证书后进入企业工作。很显然,与中国不同,澳大利亚形成了一种职业资格证书依赖型的职业教育,政府、行业、企业、教育机构都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开展教育活动,“职业资格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与学—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了通行的职业教育流程。由于这一流程清晰易操作,已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职业教育范式。

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提供了明确且相对稳定的教与学的标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给“学校培养学生—企业使用毕业生”的简单联结增加了一个社会化的沟通与筛选机制,使校企点对点关系变成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面对面关系。而这样的转变正是中国的职业学校翘首以盼的:学校寻求企业合作的时间、精力成本太高,同时真正能达到教育要求的企业又太少。如果不通过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就能达到职业教育目标,那是多么快意的一件事!我国的职业学校曾经为社会培养人才,后来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式地为具体企业培养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职业教育还会回归到高度社会化的道路上去,在这方面“中国例外论”大概是不适用的。

国务院取消大批职业资格证书的一个前置原则是该交给市场的政府不再插手,也就是说证书取消这一动作势必会带来相关管理职能的社会化。部分证书仍然可能再出现,只不过不再由政府部门而由社会机构实施管理。这对职业学校是一个启示,即不要只把眼睛盯在行政化的职业资格证书上,而是要放开眼界,引进一些社会化、具有足够权威性的证书,甚至可以自己开发一些证书,逐步使学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围绕证书展开。这本不应由学校来做,但在当前职业资格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大概只能如此操作了。

总之,职业教育是无法脱离职业资格证书而存在的,制度完备时职业学校要努力适应它;在制度不完善时,职业学校也有推动制度发展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界资格证书证书
少就是多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2016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
日本产业界迫于“倾向中国”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