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填空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初探
2017-03-04郑文娟
【摘 要】2015年开始浙江省出现了中考新题型——语法填空。2015年中考中考除了杭州卷,温州卷,2016年中考除了温州卷,其他地区试卷都采用了这一新题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积极地对这一题型进行研究。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6年浙江省各地区的中考真题卷中的这一题型,对这个题型的命题特点进行探究,并总结答题技巧,对2017年的语法填空的解题策略和教学策略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法填空;命题特点;解题策略;教学策略
一、命题特点探究
语法填空的出现是替代了单项选择这一题型,以往的单项选择有些题目是为了考语法而考语法,题目提供的语境非常有限。相比之下,语法填空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于语境和语篇的理解
语法填空这一题型,基本是以小短文为载体,提供的语境较大。要求学生阅读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情况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或用括号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也就是说这种题型更侧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侧重对语境和语篇的理解。
(二)语法填空分“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两种题型。
语法填空的考点有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有提示词填空。括号内的提示词都是实词——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重点考查这些实词的形式转换。第二类是无提示词填空。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上下文,为了使文章连贯,填入恰当的词。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填入的是虚词——冠词,介词,连词和实词代词等。以下表格一是对2015年,2016年的考点做得一个统计。表格二是对两大类型的统计。
从表一可以看出动词是考得最频繁的,其他词性考查点都比较平均。总体看来,实词的考查多于虚词。
从近两年的中考卷来看,有提示词的题目多于无提示词的题目。
二、解题策略探究
根據以上的命题特点探究,笔者按照“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两种题型,总结语法填空的解题思路如下:
语法填空有提示词的题目我们要考虑填写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其中考查名词的考虑名词可不可数,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及名词的所有格。考查代词的考虑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之间的转换还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单复的转换。考查形容词副词的,考虑二者间的转换及比较级,最高级。考查动词的,要先判断填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考查谓语动词的需注意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考查to do,doing,done。to do 表示目的和作后置定语,doing 表示主动或进行,done表示被动或完成。
无提示词的题目需要我们填冠词,介词,连词及代词。冠词考查a,an,the。介词考查表示方位,时间和方式的常用介词。连词考查表示并列,转折,让步,因果等关系的常用连词。代词通常考查it用法——指代上文事物,作形式主语,形式宾语及其复数形式。
三、教学策略探究
语法填空题型的出现秉承了“突出语篇,强调运用”的命题思路。针对这一新题型的命题特点,笔者对于日常教学有以下建议:
1.注重语境语篇分析,提升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
语法填空题不等同于以往的单项选择,所以老师们也不能运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更重视精读教学,促进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力,提升语言素养。可以对教材里的文章按照语法填空题型进行改写。
2.巩固基础语法,注重语言的准确性
语法填空这一题型对学生的语法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掌握。学生需要对一些基础重点的语法点有清晰的掌握。需要能分析句子的结构,掌握常见的几种时态和语态,一些基本的变形规则,非谓语动词的几种情况及常见的从句等等。此外,背单词的时候,一定要记背单词的词性,这点在语法填空这一题型中尤为重要。
3.加强词汇拓展,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语法填空对学生的单词拼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知道单词的原形拼写,还需掌握单词的适当形式变形。比如可数名词的复数,动词的三单,过去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形容词与副词之间形式的转变,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知道这些基础的变形规则是前提,重点是在语境中能选择正确的形式,准确运用。
4.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英语思维
拥有良好的语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答案。在日常教学中,应让学生大量接触和体验英语。当然,课堂是第一立足点,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练,形成英语思维。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增加课外英语阅读,尽可能多的增加阅读量,可阅读各种各样的题材和文体。
5.加强日常的适应性训练,培养学生做题能力
在日常的作业中可以加入这一新题型。让学生可以保持做题的感觉,寻找到做题的规律。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一直在坚持做这种题型,正确率明显上升。学生对此题型的心态从最初的害怕到现在的有信心,适应性训练功不可没。
结 语
中考中的语法填空是在真实语境中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语篇分析能力,词汇运用能力和语法知识运用能力。在初中的三年教学中,教师应更重视语篇教学,利用好书上的教材,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培养良好的语感。这样,学生就会得心应手的面对这一题型。
作者简介:郑文娟(1989-),女,汉,浙江淳安,本科,中二,就职于杭州滨兰实验学校,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年.
[3]刘新群 “语法填空命题特点探析及备考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