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教工党支部发挥作用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2017-03-04黄体冉李奕松赵晓萌
黄体冉 李奕松 赵晓萌
摘要:高校教工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群、干群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本文从构建教书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以及优化教工党支部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服务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教工党支部发挥作用的新机制,旨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教工党支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19-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服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参与者,直接面对最广大的学生。“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新领域,创建新理论,利用掌握的专业技术服务社会同样是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此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教工党支部必须要担当的重要政治责任。因此新形势下,构建教工党支部在高校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不仅是确保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各项职能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学校创办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学校争创党建先进校目标的应有之意。
一、多措并举,构建教工党支部在高校教书育人中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1.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建立教工党支部与学生个体的对接。在保证教工党支部在育人过程中整体作用有效发挥的同时,依托教工党支部平台,建立教职工党员与学生个体的对接,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开展与大学生“面对面工程”,建立一对一谈话沟通制度,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促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2.微信微课,网络媒介,开拓教工党支部育人渠道新载体。以基层党员为主建立起来的微课堂、微博、微信、博客等党建工作网络平台,以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员骨干为主体,吸引师生借助这个网络平台进行更加自由广泛的沟通交流。就现如今各个高校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工作的特点来讲,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时间有限,但是借助于新媒体的各种形式进行沟通,从而打破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时空局限,促进师生间交流畅通,达到交流平等、畅所欲言的目的。
3.专职兼职,党员支部,树立“育人服务”的新理念。树立党支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学生、为青年教师服务的理念。建立以党员为主体的专兼职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教工党支部党员兼做学生工作,如班主任、科技文化节和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等,在一定程度上无私地为学生服务。
二、创新机制,努力构建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
虽然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始终围绕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大局,但是将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孤立开来,或者认为教学科研可以取代党建工作的错误思想应当摒弃,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到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党建工作服务更名大学,党建工作助力党建先进校建设。如果说教学科研工作解决的是学校的发展问题,那么党建工作要解决的则是如何配合与支持发展的问题。
首先,把教工党支部工作置于高校中心工作的总体布局中来考虑,注意克服党政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使党政从不同角度进入角色,进入中心,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更名工程。其次,全面正确理解在新的条件下党政职能分开的含义,创造党政合作的新经验、新途径,做到党政思路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有机结合,团结协调,相互促进,共同为党建先进校建设添砖加瓦。第三,党支部的工作应围绕教学科研实际统筹安排,工作内容要紧密贴合业务,工作方式要根据轻重既做到合理安排又注重多重有效覆盖,工作成果要将党政工作的成果结合起来考虑,切实做到教学科研工作与党建工作协同并进。第四,针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职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本单位的改革发展。最后,党支部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主动协助学校做好专家、教授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和遇到的实际问题,经常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
三、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教工党支部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服务方式
多年来,教工党支部按照学校党委文件精神,生物工程教工党支部与门头沟区斋堂镇桑峪村党支部和昌平区延寿镇辛庄村党支部,生物技术教工党支部与延庆唐家堡葡萄专业合作社,相继开展了党支部对接活动,进行相关的技术支持,构建了果树—食用菌间作的林下经济新模式,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村民参与积极性下降的问题。
1.转变服务理念,深入调研,换位思考,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对接活动所邀请的教师均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全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但是,如果不事先充分调研,了解群众需求,那么就会出现所讲非所需的尴尬局面,对接活动的成效必将大打折扣。
2.创新活动形式,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服务意识。采用问答式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对接专家根据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并确保群众切实理解并领会专家的意思。
3.举办村民文化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是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工党支部联合学生社团组织举办秧歌会、演唱会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可以拓宽支部共建的内容,而且丰富了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内容,为争创党建先进校积累了丰富素材。
4.开展专题调研,积极为都市农业发展建言献策。鼓励教工党支部就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如京郊蔬菜生产调研、农业合作社运行现状调研、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调研、京郊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等。
5.开设田间学校,实行科技—农户零距离。借助“双百对接”活动,实现了专家教授亲赴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不仅解决了村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发现了种植过程中的新问题,从而真正做到了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实现科技下乡零距离。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工党支部的建设紧紧围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从制度、机制、理念等方面构建了高校教工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从而为推动创建党建工作先进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声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J].党建研究,2012,(12):87-91.
[2]陈鹏,李建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10):43-45.
[3]韩大盾.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