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课程环节的探索

2017-03-04曾斌刘梦雯王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6期

曾斌 刘梦雯 王波

摘要:学生完成了园艺学总论等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之后,“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教学环节的及时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有效地完善和实践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是进一步深入贯彻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由之路,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动手能力在该操作课程环节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增强,可以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较快地适应地方特色园艺生产实践的工作需要。

关键词:特色果树;技能训练课程;生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69-02

新疆远离海洋,干旱性农业区的典型特点表现的非常明显,有着丰富的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大,境内栽培的特色果树生长发育良好,果品品质上佳,新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进一步促使特色林果产业成为新疆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由此,特色果树栽培的田间规范性操作技能的要求和标准也相应的提高了,我院从2008年就开始在大三年级果树专业班级开设了新疆“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课程,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学生专业动手能力方面的训练,效果成效较好,这一安排可令学生毕业后也能在特色园艺果林业中较好地适应工作方面的需要。

一、“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的内涵

我院园艺果树专业学生从三年级起开设“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果树生产实践中的关键环节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果树基本的田间操作技能,同时加深专业理论课程的知识点,为进一步学好果树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并不是等同于一般的果园田间专业劳作,课程确定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措施办法和对应的教学方法,既有讲的内容也有做的方法,有教有学,理论兼有实践,学生在果树田间中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也得到了劳动锻炼,培养劳动观点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二、“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我院从2008年至今已经开设“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程8年时间。近8届的园艺专业毕业的学生均都进行过“特色果树田間操作技能”的实验实训,依据我院的园艺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出这一套“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大纲,可适用于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具体如下。

(一)“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大纲

1.性质、地位、任务。该训练方法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虽将教学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却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一套体系。

2.教学基本要求。(1)能准确识别新疆本土的主要特色果树的主栽树种、品种。(2)能自主完成优质果树的完整生产流程,具备熟练的嫁接技术,基本掌握其他育苗技术。(3)基本具备建立果园的能力并掌握基础的果树设施栽培技术。(4)熟练掌握特色果树田间生产专项技能,如土肥水、花果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熟练的整形修剪技术。(5)具有果园现场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大纲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1.单独项目技术能力。系指在本课程基础知识当中,每一个相关的操作技术能力的实训,该部分内容主要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完成,将为专业综合技术能力训练奠定基础。

2.专业综合技术能力。结合生产实践与顶岗实践,令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实处,启示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管理中,为毕业后对本职工作的胜任打下良好基础。这部分的内容将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形式,以教学、生产、科研为引导,教师、工人与学生共同参与,高质、高效的完成校内综合训练,并同时完成校外岗位就业实习和岗位就业实习。

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新疆区域特色果树栽培的季节性很明显,应适时、适宜地调整田间操作训练教学内容、果树适生季、完整学年时间这几方面的有机衔接和最优安排,内容也是刚性加灵活,保质保量。

(三)“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实施

“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包括特色果树的育苗、主要地方优良品种的鉴别、田间种植设计、生产过程中耕除草措施及时机、施基肥追肥喷施叶面营养肥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生产中的疏花疏果等花果的管理,夏季和冬季的整枝修剪方法和时机等多个项目(具体实施要求有细则,在此不赘述),因为“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全程都是在田间进行的,组织起来并不像正常的课堂教学有序,为了促使“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能够保质保量的有序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把“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严格纳入全面的教学计划,列为必修课,这会使师生们高度重视。(2)正式编印《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教学大纲》和《新疆特色果树生产技术技能训练指导书》专业教材,从专业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等规范性文件方面促使该课程有计划和有秩序地开展。(3)教学团队也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深入研究调整,一改原来把这类的田间劳作看似劳动类的实训课当作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把这类课程转变成特色果树专业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部分,适当地加重田间操作训练的细化内容,重点强调田间技术化的环节,多多安排果树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操作技术,避免存在较多的田间重复劳动的部分,从而使“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的内容丰富多样,而不至于陷入单调的劳作境地,这方面的重点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教师一边讲一边进行各重要环节的操作示范,随后由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从而调动起师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严格考勤、考核制度。①成绩评定:A(优)90—100分;B(良)76—89分;C(及格)61—75分;D(不及格)60分以下。②考核项目所列内容为大类,应根据实训的类型及特点确定具体内容。其中:a.态度的考核可从学生参加实训是否积极主动、准备是否充分、是否遵守实训规则、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确定考核要点的具体内容。b.考核过程包含总内容的理解、常规技术方法步骤要领以及熟练掌握程度,按成绩评定等级评定。c.结果可通过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实训作业、实训报告、现场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等项目衡量。d.创新指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具有独特的思路、创意、方法和技术等指标。

三、“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的实践效果

“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将前期的课程理论和实际原则高度结合,又完全不同于正常的课堂理论课程教学中间安排的个别单独的实验课,更加提升补充和实践了前期园艺果树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开设8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特色果树田间操作技能”训练课是一种很好的专业培训模式,能把学校课堂中的专业课程,如果树栽培学,通过将书中所提及的果树育苗学等相关知识运用到生产田间,可以使本专业的师生近距离接触,从而使教师更好的传授与果树作物种植相关的知识要点、标准化种植技术、果树的修剪、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的田间操作经验,果树育苗学等的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运用到果树生产的实践田间,使得此专业学生与本专业教师“零距离”接触,面对一些课本上无法获得的实践科学种田知识,现场通过具体的操作,直观地解答疑难,实践性强,又能很好地互动,由单向的理论灌输向双向分享式课堂转变,学生们接受快、效果好。

把课堂放在了生产实践的果园和田间地头,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启发他们提出生产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们也一改以前枯燥的纯理论灌输,变成有针对性的生动讲解,学生和教师互动,训练课堂现场气氛高涨而热烈,学生积极性、参与理解性、独立思考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疆,廖康.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果树生产技术[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仁国林.果树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14):30.

[3]杨苗仙.改进果树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91.

[4]黄海生,傅秀红,胡子有,等.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学学报,2013,3(10):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