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在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价值发挥
2017-03-04万峥
万峥
摘要:地方高校是为地方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在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工作中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拜金主义时有发现、现代传媒的偏误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践行群众路线,在摸准学生需求、充分利用好现代传媒、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积极努力,充分引导,把地方高校的基层堡垒建扎实,筑牢固。
关键词:地方高校;基层党建;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80-02
地方高校是为地方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地方高校,最大的“群众”就是在校的莘莘学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同时深刻指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薄弱。作为一个拥有400多万基层党组织、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提高战斗力,显得尤为紧迫。于我们而言,把地方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主要就是要把广大青年学生——这个高校最大的“群众群体”的工作抓好,这也是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使命。
一、筑牢群众观念,夯实思想基础
我们党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具有群众观念,执行群众路线的党,人民解放、群眾幸福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鲜明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而奋斗,这更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拧紧每一颗“螺丝钉”,擦亮每一部“发动机”,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工作具有联系面广,事情繁杂,对象年轻、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等特点,这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与地方党建工作的主要的不同之处。一所大学,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甚至几万人;一个二级学院,学生人数也在千人甚至几千人左右。因此,高校里面最大的群众,就是巨大的学生群体。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开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个群体,背离这个群体,他们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群体,提高工作针对性
近年,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和培养了大批思想纯正、学业优秀、能力强劲的青年人才,为推动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有力提升了党在高校工作的作为和影响力。但是,在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地方高校还面临一些地方性的困惑与难题。
1.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校的办学定位也大多面向基层。在地方高校,至少有60%以上的农村生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从小学到高中,接收的外部信息较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扑面而来的各种生活形态的改变让学生无所适从,或者剑走偏锋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办学目标大多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如何依据目标,搞好服务,如何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中予以落实,这又是一个难题。
2.时代形势时变时新、目不暇接。伴随经济、科技飞速发展而来的是西方各种思想潮流。“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侵入我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中拜金主义、物欲主义现象时有发现,学生心理脆弱,战胜困难的能力薄弱,学生个性独特,甚至有极端现象出现。
3.现代传媒带给青年学生不可避免的误导与诱惑。当下,高校学生的生活空间,已经被手机、电脑、网络、微信、QQ、微博、飞信等迅捷的现代传媒包裹。日益多元的信息路径,不断提升的传输速度,大大拓展了当代学生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智性之维。但是,现代传媒“是一种现代技术,这种技术表面上由人控制,实际上却控制了人,人的行为习惯,甚至人的思想。”现代传媒裹挟而来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信息爆炸,让很多大学生甚至学生党员在海量的信息冲击面前真伪难辨,失去了作为现代优秀青年应有的品质和坚守。有的学生整天呆在网吧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沉溺于手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手机党”。
4.学生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理想。由于学生就业压力以及受各类政企改革的冲击,当下,很多高校学生渐渐远离了对于高远志向和崇高思想的追求。大学——这个应该充满“宁静”、“沉思”、“思想”的地方变得异常喧闹,各类证件的应考占据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各种社团的活动安排变得比上课更重要。于是,拿证拿得多的比阅读数量多的学生风光,职务多的比沉下心来读书的风光。更为严重的是,还发现有些学生党员在考试中作弊,参与赌博、打架等违纪行为。
上述问题,确是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时所需面对的。在高校,学生就是最大的群体,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这一群体的诉求与愿望、现状与问题,才能在工作中胸有成竹,让工作具有针对性。
三、一切为了学生,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党建为党培育后备力量和生力军,无论其责任还是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高校党建工作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融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之中,实现教学、管理、服务的全员育人功能。”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在摸准群众需求、转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做出努力。
1.深入群众“接地气”,摸准学生需求。基层党组织要把深入学生群体的工作做得实实在在。眼下,很多基层党组织均沉溺在了“文山会海”之中,很多工作均处在疲于应付状态。因此,应该认真考虑简化工作流程,尽量减少各类会议、文件的召开和发放,腾出时间和精力,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走进寝室、食堂、课堂、图书馆等学生的生活空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连成一体,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化解学生的生活、心理困惑,把问题一个个的解决,把事情一件一件的落实,把基层党组织堡垒的每一块砖石搭建在学生的心坎上。
2.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推进工作创新。基层党组织面对信息时代的紧逼,非但不能退避三舍,更应该积极主动,变被动为主动。在具体的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可以建立党员的网络管理路径,除了一般的建立QQ群外,还可以建立党组织博客、微信群,扩宽党员管理工作的横截面。同时,还可以在党员活动中,把网络设计、PPT制作、短信创制、微信写作、博客写作等现代信息技术引过来。这样既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又寓教于乐,实现了党组织管理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學生人文素养。眼下,学生表现出来的功利、浮躁甚至思想堕落等不良倾向,就根源上讲是思想问题。学生的思想除了可以从党性教育、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外,还可以从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入手。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不光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素养不够,就连文科学生也在不断地向教师发问:“学习文学类的专业课有何用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何用处?”
学生有所不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发声,强调其对于人的价值观、实现中国强国梦的重要意义。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负有的历史责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校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拥有别的机关、中小学无法比拟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智慧。
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可以在这一方面积极作为,通过讲座、诵读、演讲、图片展、影视等多种多样的途径,让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心,达到修其言、正其行的教育目的,破解学生思想、言行的根本问题。
地方高校担负着培养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较高理论素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地方培养建设人才以保证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任。我们只有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工作生命线和立党兴国之根,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充分引导、积极教育,才能把我们党在高校的基层堡垒建设得扎实,建得牢固。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杜松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