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2017-03-04仲天宝车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政策西方少数民族

仲天宝 车琳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在我国占有比较重要的比重。在西方世界,少数民族同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拥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同时对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西方国家教育政策与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之间的不同和相同点,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西方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73-02

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党制定的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的教育目标的行为依据,所以教育政策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具有特殊的情况,面临着复杂和长期性的特点,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方国家与我国一样,也面临着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尤其是美国等国家,他们制定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于我国的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理论依据

在对待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上,西方国家主要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政策。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含义:(1)理念或者观点;(2)教育改革运动;(3)教育改革的过程。实行多元化教育,必须要拥有这样的信念,所有的学生,不论他们属于哪种民族,不论他们来自于哪个阶层,在学校他们获得学习的机会都应该平等。多元文化教育要求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综合来讲,多元文化可以理解为:将不同民族、种族、社会阶层、性别等群体当作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不同的文化群体进行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并且要创造出相应的环境和措施,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对待,力求让所有的学生得到的教育机会平等,实现所有学生的充分发展。

二、西方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

1.少数民族教育的法律保障。在西方发达国家当中,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最为典型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所以本文以这三个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作为代表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上,这三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地方,就是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少数民族的教育。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颁布了《肯定性行动》和《民权法案》,少数民族拥有同样的升学权利、就业权利以及接受政府贷款的权利等。澳大利亚在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上也制订了相应的法律予以保障。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不断颁布各种法律法案保障土著民族教育权利的同时,州和地方的政府也有针对的制定出了一些规定,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在加拿大社会中,种族主义特征比较明显。在1977年,加拿大通过了一条国家指令,学校必须维护少数民族的母语,学校多元化的课程当中必须对少数民族的母语进行相应的扶持。加拿大并没有更多的教育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升入高中进行扶持,少数民族在升入高中时,没有获得更多的优惠条件,而是与其他学生按照统一的条件和要求对待。少数民族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入学面前不应该有特殊的对待,应人人平等。

2.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双语教学。西方国家在对少数民族的教育经费投入上非常重视。

美国政府在1964年制订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了每年都要针对贫困学生提供3亿美元的资助。1972年颁布了《高等教育法修正案》,为更多的贫困生提供了助学金,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在加拿大,虽然国家没有教育部,但是教育问题都有各个省进行自主的管理,联邦政府直接负责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包括了教育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扶持、教育经费的投入等。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土著人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并且在多个方面给予了优惠和关照。土著人在加拿大享受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在保留地,政府出经费帮助印第安人创办中小学。澳大利亚也投入了较多的经费在教育上,公立中学和小学都是完全免费的。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问题,在1974年,美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双语教育法案》,为了帮助少数民族的儿童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对他们实施双语教学,同时使用他们的母语和英语。在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上,加拿大政府对英语和法语的培训非常重视,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更好的适应社会,澳大利亚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外来民族的子女可以直接进入小学进行学习,其英语教学由教师单独为其补习。英语考试未通过的可以进行英语强化中心进行学习,通过后编入对应的班级进行学习。

三、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1.通过立法保障少数民族的教育。西方国家在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上,非常重视立法对教育的保障作用。在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面的法律也不断完善,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多项基本的法律制度。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在1983年颁布了《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在这些众多的法律制度当中,民族教育的内容受到了重视,并且针对民族教育问题制定出了比较详细和具体的规章。然而我们发现,我國制定的保障少数民族教育的相关法律多是政策性质的,其可操作度不高,不够灵活,从立法角度将还不够规范,所以造成了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保障不够稳定。为了能够真正的保障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就要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与此同时,根据需要制定出新的法律规章制度,实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法案。由于历史的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都非常的落后,所以他们的教育与现代化的社会之间不匹配。所以,必须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教育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2.要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西方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较大,并且制订了操作措施非常详细。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对于少数民族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较大,但是民族教育经费仍然会出现不足的现象。国家和党中央专门设立了教育补助费用,同时还扩展了民族教育费用投入的渠道。虽然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很大,但是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区域广泛,少数民族数量多,并且少数民族的教育基础较差,这样就导致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平均数很低。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教育非常落后,底子差。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都居住在偏远的山村,学校的规模小、分布散乱,虽然国家将中小学进行合并,并且出资建设了一些新的寄宿学校,但是该地区的县乡财政非常困难,无法维护教育的稳定发展。所以,我国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之外,还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经济能力,让他们能够拥有发展教育的资本。国家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商业投资,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现状。

3.加强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西方国家在针对少数民族进行教育时,不仅学习了官方语言,还设有本民族语言的教学。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在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双语教育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政府也强调了少数民族语言拥有与汉语平等的地位。但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干部在公共场合使用本族的语言进行发言,但是私下却将孩子送到汉语学校进行教育,这也是出于对孩子将来发展的考虑。在双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不仅是由于不明确的语言政策,同时在双语教学中的指导和教学的不足都导致了问题的出现。所以在进行双语教育的同时,不惜要重视语言作为工具的特性和语言的文化特性。在民族交流和国际交流不断发展的今天,学习并且掌握族际共同语成为了一种趋势,必须要立足于本地区的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开发乡土教材,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加强与企业单位的联系,进行教学、生产和课堂的综合交流。

总而言之,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不同的国家都针对少数民族教育制订了不同的政策,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理念,但是并没有一个非常完美的成功经验。另外,每一个国家的历史不同,少数民族的教育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要立足于本国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稳定的进行少数民族的教育改革,不断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时远,阮西湖.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2]许怡.多元文化政策下的澳大利亚中文教育[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3]谢济光.对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不公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01).

[4]吴明海.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问题的历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04).

[5]王鉴.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评述[J].世界民族,2002,(04).

猜你喜欢

教育政策西方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我国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