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要素与路径选择

2017-03-04马腾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马腾

摘 要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具有深厚的政策背景与内涵特征,其经历了以资源扩充、资源整合、制度建设、重构整合为特征的四个阶段。依据技能与素养、模式与体系、机制与创新、适应与引领等要素,可以从专业建设、特色发展、机制改革、科学研究等维度确立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8-0039-06

当前,建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1],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矛盾,以及高职院校内生动力不足引发的发展乏力等问题,也日益困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要素及可行性路径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者不可回避的研究议题。本研究力图从国家政策引领(外部)、院校的自我超越(内部)、要素分类(理论)和路径选择(实践)四个维度对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外部引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国家政策设计

教育政策总是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意志,其对教育改革、发展和建设起着总体控制作用,我国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过程,都是新的教育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从方向上指引、从措施上保障了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遇到发展瓶颈与政策推进、支持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对高职教育缺乏准确的定位与系统的规划,没有构建起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政策支持体系。因此,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高职院校发展,有必要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脉络进行系统梳理。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政策特点,我国高职教育的政策设计可分成三个时期。

(一)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酝酿与探索

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超前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形式等问题并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突出强调的是在1983年颁布的《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提倡经济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兴办短期职业大学,开启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先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大事件,明确提出了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行业配套、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政策主要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与数量增长为导向,开启对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办学形式、职能定位等问题的有益尝试,展现出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培育应用型人才的迫切愿望。由于缺乏先进的理念做指导,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大胆探索,由此造成政策思路不清晰,办学体系混乱,办学资源浪费等情况的发生,但这一时期政策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后续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全面快速推进

这一时期主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多元途径,解决高职教育发展的组织主体、办学格局及办学特色问题,并逐步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确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改革浪潮。这一阶段的主要政策文本包括: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颁布《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尤其是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1998年颁布《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这一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用人制度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但高校毕业生开始出现就业困难现象以及结构性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思考,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成为了政策的主要导向。在充分调研我国国情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三改一补”①政策,奠定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格局与改革走向。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过于盲目的执行,导致一些办学特色显著、办学条件良好的职业院校被学科化与综合化。同时,这一时期提出的“三不一高”②政策,雖然符合高职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但对于办学实力薄弱的高职院校来讲无疑是一种沉重打击。

(三)2000年以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深入稳定发展

这一阶段的政策导向主要集中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以及如何打造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重点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致力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示范校、实训基地等一批大型项目的建设,促进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从特点上看,这一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趋于稳定,发展思路逐渐明晰,并将发展主动权下放到地方,更加注重高职院校的软文化建设。主要政策文本有:2000年颁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4年颁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5年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颁布《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5年颁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一系列政策部署使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机遇期,从宏观上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并引发了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这些政策的核心主旨是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在示范校建设的基础上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从国家政策设计的进程可以看出,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突出专业建设,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教育形式[2]。但是,这些政策的相关配套政策还不足,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对于如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提升高职院校内生动力等问题缺乏具体设计。

二、内在超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院校探索

在一系列强势政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一体的改革创新实践体系。

(一)资源扩充:规模扩张阶段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两种需要:认识世界的需要和改造世界的需要。”[3]20世纪末,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引发了我国新一轮的院校改革,高职院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办学规模较小,其面临着生存发展的空间问题,在非完全内涵式发展的时期,依然是以招生数量为发展突破口,为求得生存发展必须扩大办学规模,夯实办学基础。因此,这一阶段内涵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物资层面,主要特征是规模与数量的激增,着眼点在于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与条件,为改革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我国高职院校刚刚起步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规模扩张是必然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它并不能反映高职院校发展的本质与方向,扩张到一定程度或时期便会要求发展方式的转变,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与内涵发展的轨道,从认识与实践层面,强化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要理性看待特定时期与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合理的教育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有重要作用,调整教育结构是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办各种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设置审批权限的下放,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为1246所,在校生966万人,与2002年相比,院校数增加1倍多、在校生人数增加4倍多。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六路大军办高职”繁荣景象,也足以說明高等职业教育受关注的程度[5]。当前,无论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规模,都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总体上提高了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的整体水平,更有效地进行了技术辐射。

(二)资源整合:融通协调阶段

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教学资源可分为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和校内资源。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能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最终实现办学目标。能否高效利用各种资源,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所谓整合就是整顿、调整、重新组合。优化资源整合就是将资源视为一个系统,对系统各要素进行调整和加工,形成相互联系、渗透、有机结合的新结构,使高等职业院校整体优化,功能发挥最大[6]。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规模扩张引发的对于质量、标准、规范等要素忽视的问题凸显,高职院校的人才质量观淡薄,办学体制机制不够灵活与顺畅,学校内部管理效率低下,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资源管理相对混乱,造成高校办学效益低下,社会第三方质量评价不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校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内部资源整合方面,出台相应措施与方案,在相关领域进行试点,实施以点带面的改革,循序渐进地实施整合与协调。经历了第一个发展阶段的积淀,在原有物资资源与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对内部资源进行有序管理,使其有序化与科学化。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与分配,促进各职能部门、各教育教学主体之间能够合理占有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管理能力,真正将质量、效益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落脚点,确立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方式,遵循高职院校办学的一般规律,复归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制度建设:开发创新阶段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的逐渐壮大,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显得尤其重要。完善的制度是协调学校各类教育力量,使其步调一致的平衡器,是衡量和矫正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一把尺度[7]。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制度建设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为依据,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起点,以严格执行与有效监督促进管理的规范化为重点,以提高管理效益为目标,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优良的管理环境。高职院校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实现内部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灵活的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院校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办学功能。在开发创新阶段,主要在相对稳固的物质基础与资源调配体系下,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创新办学模式与制度体系,即实现组织与领域的深度改革,实现覆盖全领域的制度创新,体现对内涵发展体制与机制的系统化与科学化管理,凝聚高职院校办学的品牌效应,核心是提高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关键是促进其特色化发展,在区域范围内发挥独特的作用与价值,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重构整合:战略发展阶段

发展战略规划的组织和实施是将战略规划和意图转化为行动的过程。高职院校在物质保障、机制协调、制度创新等有效保障下,进入了全面战略性重构整合阶段,实现了全面的内涵式发展,对于资源的整合、组织的改革、行为的控制与过程的管理都较为成熟,高职院校由要素发展逐步转向创新发展,更加注重知识与文化在各要素中的地位与价值,并在实践中凝结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以此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着重建设和发展知识、文化资源,加强对知识与文化的系统化管理,提升学校的知识与文化价值,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与文化创新机制,促使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围绕大的战略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依据各自的战略规划目标和意图,通过相应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充分利用并协调学校内外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战略规划文本内容转化为学校办学绩效,保障战略规划目标得以实现[8]。

三、学理应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要素分类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和过程,并受到来自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一般特点及历史规律,将其内部划分为四个要素,即技能与素养、模式与体系、机制与创新、适应与引领,其侧重的方面不同,在改革创新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作用。技能与素养是改革创新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贯穿改革全过程的塔尖战略;模式与体系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目标的方式与手段;机制与创新是改革的不竭动力,也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适应与引领是保障性要素,支撑改革的全过程,位于金字塔的最低端。见图1。

图1 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要素构成

(一)核心要素:技能与素养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主要承载机构,以教育教学为核心职能,其办学的逻辑起点与根本目标都要着眼于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发展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满足产业升级和学生技能提升的双重需求。作为教育教学的另一主体,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与学校整体发展的相关程度成为发展核心要素的重要缘由。

(二)过程要素:模式与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创新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培养规格不断提高,促使高职院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核心理念。构建符合社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与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也是相关要素,构建相应课程体系才能有效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强化实践环境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有条不紊地调整课程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则是更加微观层面的要素,为体现“教、学、做”合一,引入项目化教学、情景化教学、探索式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驱动要素:机制与创新

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依赖于机制上的创新,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着与企业对话难的问题,专业人才培养无法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入对接,弊端在于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没有打通,导致高职院校无法办出特色,难以增长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打破机制壁垒,进行深度的产学合作,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全力打造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专业集群,重要的是创新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机制。

(四)保障要素:适应与引领

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强调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依靠内生动力发展的一种方式,但其并不是割裂与外界之间的关系,依然与政府、社会保持理性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依附状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主动适应政府的政策导向,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项目支持,不断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从高职院校在教育场域内的发展角度分析,能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与互补性价值,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因素之一。

四、何以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创新發展的路径优化与选择

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多个层面,挖掘多方资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以及各个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谋求发展时统一考虑这些局部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兼顾各个局部及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能够代表各个局部要求的整体发展合力和共同价值取向,使各个局部在实现整体发展中各得其所。为此,应从专业建设、特色发展、机制创新和科学研究四个方面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多元化的改革创新发展路径。

(一)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

专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名片,是对接产业集群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集聚教学资源、划分课程教材与师资队伍范畴的依据。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进行改革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在专业建设上,即坚持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与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突破教学资源瓶颈。根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经验,实现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重点发展特色专业,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拉动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重点专业的建设直接决定学校的竞争力与知名度,因而做好专业规划乃是首要环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专业建设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保持整体性设计与弹性调控。高职院校要形成特色与品牌效应,在学校内部应设置重点专业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群。专业建设的涉及面很广,事关学校发展全局,同时也涵盖了教育教学活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拉动其他办学活动的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坚持办学的特色化与差异化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办学定位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差别。高职院校要办出品质与优势,实现改革创新发展,就必须抓住特色化发展的路径,注重高职院校的内在价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于迷信国外高职教育,在办学特色问题上不加取舍,“拿来主义”色彩浓重。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发展必须基于我国国情与教情,符合本土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于学校自身情况的考察,坚持地方实际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专业特色化发展之外,注重人才培养类型、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特色与品牌效应,复归高职院校的本质属性。每所高职院校皆是独立的办学个体,共同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而每所学校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从学理上讲是各不相同的,但碍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满足外延式规模扩张的需要,高职院校发展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显著,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办学效益低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差异化与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发展战略,采取多样化的战略手段,这既需要区域内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各高职院校做出自身的努力,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区域范围内发挥独特的价值。其一,充分考量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依从社会需求凝聚办学特色,明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其二,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理性看待自身的优势,选择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专业或项目,形成特色。其三,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必须具有难以模仿的特质,并在实践中构建标准,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四,高职院校的外部生存环境瞬息万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剧了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要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三)打通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壁垒

管理机制改革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的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扩张阶段的产物,由于多数学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而成,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管理权限集中的问题,导致管理缺乏灵活性与机动性,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管理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面临两项主要工作:一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建设和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建设;二是内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9]因此,高职院校亟需探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下放管理权限,增强二级教学单位的管理权责,给予二级教学单位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同时进行绩效考核,增强二级教学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进行战略布局,激发基层教师的主动意识与精神。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构建沟通与对话机制,提高办公效率,坚持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并形成科学的决策与监督机制,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实施决策打通体制壁垒。

(四)增强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

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历程较短,自身定位较低,导致其自身忽视科研能力的开发,除了長期思维定势与发展惯性使然,也有教师自我认知上的偏差。高职院校特色化专业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离不开科研的有效支撑,尤其在产学研的技术开发与转让上,高职院校操作能力较为弱化,导致其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对于企业所需的科技研发及技术支撑等合作项目望尘莫及。实际上,高职院校教师对于科研的参与面过窄,研究成果层次较低,无法向实践领域转化,很重要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对于科研不够重视,在管理制度设计、管理力度投入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存在不小差距,也缺乏有效的发展规划。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离不开技术研发与转让,需要高职院校加以重视,教师全员参与。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文化软实力则是其重要的检验指标,即营造出自身独特的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学术氛围、实践活动文化氛围等,更加凸显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特质。“高职院校深入挖掘学校发展中的自我积累,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的深厚底蕴。”[10]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应着力构建富有职业文化特征的育人环境,以职业化、实践化、技能化为主,面向基层与生产一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育人空间,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研究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与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

参 考 文 献

[1]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39-43.

[2]毕于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2-3.

[3]刘彦军.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J].职教论坛,2015(4):31-34.

[4]吕景泉,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15-19.

[5]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93.

[6]仵自连.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66.

[7]聂彩林,漆明龙,易彬,等.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58.

[8]冯旭芳.高职院校发展战略规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39.

[9]梁明义,马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0(19):33-36.

[10]曹叔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分析与内在逻辑[J].职教论坛,2013(10):39-42.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