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则
2017-03-04
报 告
欧盟发布《斯洛伐克职业教育和培训》报告
日前,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题为《斯洛伐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斯洛伐克共和国是一个有着强大的VET传统的国家,约70%的高中层次的学习者都参与VET项目。斯洛伐克主要的经济支撑是制造业。其经济发展优势还包括:经济结构多元化——使其受经济冲击的影响较小;技术密集型岗位居多;鼓励创新。职业教育和培训(VET)在其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了大约2/3的高中水平毕业生。但是其职业资格并不总是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雇主显示出如下改革需求:从学校本位的VET模式向兼顾学校本位和公司本位的两种学习模式转变;提升学习者选择的VET项目和雇主需要的技能之间的匹配度。2015年,斯洛伐克改革基于学校的VET,引进了“双元制”VET方案,作为解决技能不匹配问题的途径之一。2015年,斯洛伐克颁布《VET法案》,该法案支持深化校企合作,并鼓励向市场需求导向的VET转变。虽然该改革举措是受德语语系国家推行学徒制的启发,但是斯洛伐克在制定“双元制”VET的政策和措施时,充分考虑了本国背景,因此其“双元制”VET更具特色。具体表现在:企业负责提供培训,还要负责吸引年轻人,并与学习者个体及其所在VET院校签订合同。合同明确规定合同各方的职责。企业没有义务为学习者提供就业岗位。与传统学徒不同,斯洛伐克双元制VET中的学习者是学生,而非提供培训企业的雇员。企业甚至可能会将部分(最高40%)培训委托给VET学校。初步验收成果显示:雇主对VET的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因为吸引学习者并为他们提供工作相关的培训符合雇主的自身利益;针对企业和学习者的财政激励措施刺激了双元制VET的发展。2015-2016年间,共有117家企业在37个双元制VET项目和1438个培训地中提供了顶岗培训;469个学生与企业鉴定了学习合同;学校和企业签定了78个培训合同。报告还指出,使VET适应部门需求固然重要,提升学习者的横向技能,帮助他们适应工作岗位的新变化,或者为新兴岗位做好准备也很重要。补足、更新和升级人们的技能,能够增加他们生活中的机遇,并且能够塑造一批技能劳动力。基于这点考虑,斯洛伐克政府打算扩大晋升机会,提升VET的水平,发展大学阶段的VET,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课 题
欧盟关于“学习成果认证和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报告发布
日前,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学习成果认证和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对通过运用开放教育资源,如大规模网络公开课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是相对较新的现象。开放教育资源(OER),尤其是慕课,对正规和非正规学习的传统定义和分类提出了挑战。随着正规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地提供ORE,同时开发将相关经验融入常规课程体系的方式方法,未来将面临的挑战会更多。通过与认证建立衔接,OER创造了诸多灵活的学习机会,可以使学习者进入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晋升,实现就业或职业生涯晋升,或转变职业生涯方向。各个机构可用于评估基于OER课程的学习成果的方法见图1。当前,欧洲人已将OER视为在非正规学习环境下获得能力的重要设置。但是,欧洲目前仍缺乏基于OER的学习成果的认证需求方面的全面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估算这类认证需求的总量,以及这类需求相对于其他类型需求的份额非常重要。基于此,报告提出五条建议:一是在正规教育部门分享和推广基于OER的学习成果认证的有关知识和优秀实践;二是拓展认证范围,由单纯的认证具体课程拓展到认证完整的资格证书;三是提升利益相关者对于基于OER/慕课的学习成果认证的认识;四是强化将基于OER的学习成果和其他通用型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认证体系相衔接的措施;五是进一步投资优质的评价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日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4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研究成果发布。研究认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层次逐渐高移,中职规模逐步缩小,专科高职逐渐扩大,本科职教开始显现。四类中职学校(中专、技校、职高和成人中专)数量都在减少,其中职高降幅最大。2015年全国共有中职学校11202所,比2010年减少了2670所,减少了19.25%。学校数逐年递减,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也在下降。2010-2015年,中职招生数下降了269.17万人,下降了 30.92%;在校生数下降了581.8万人,下降了25.99%。专科高职院校1341所,比 2010年增加了95所,增长了7.6%;招生数年均增长2.8%左右。但由于本科招生增长更快,使专科招生占本专科的招生比略有下降,从 50%降至 47%,在校生规模占比也随之下降。总体上,职教规模趋于稳定,发展阶段已转向质量提升;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达成共识,体系构建成為发展重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地方政策不断出台。未来一段时间,社会资本将进入职业教育领域,职业院校的办学体制更加灵活;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更加多元;中西部、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得到更大支持和扶助,教育公平水平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得到拓展,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
观 点
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未来 15 年的核心问题
厦门大学潘懋元等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2030年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前瞻》认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特殊性、未来15年的核心问题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未来 15年,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将很快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由于之前十几年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加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年度人口出生数量相比之前大幅降低,我国2015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预计2019年将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最重要的是改变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功能观等理念。早在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数量增长上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人们的高等教育理念仍停留在精英化阶段,以精英化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功能观和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以及教育机制对待大众化高等教育,制订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以致绝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院校,都是以精英化教育为标准,沿着传统大学单一的道路走,脱离社会所需要和可容纳的实际,导致高校同质化、学生就业难。如果进入普及化阶段,人们仍然以大众化甚至以精英化的理念来对待普及化,必将阻碍普及化阶段的现代化发展。
中职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制度创新
北京教科院高卫东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中职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制度创新》认为,受生源数量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中职招生数量近年来大幅减少。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初中毕业生数量较2011年减少了319.09万人,减幅为18.37%;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量较2011年减少212.62万人,减幅为26.12%。招生数量下降导致不少地方中职学校招生不足,资源闲置的办学困境,迫切需要转型发展。《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学校要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然而,中职学校在向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社会服务并举办学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创新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致性制度变迁两种路径。诱致性制度变迁是通常由社会活动的基层实践者针对社会实践中面临的制度问题,自发地、自上而下地引发的制度变迁。强致性制度变迁通常是由政府部门以颁布新的政策法规的形式,由上而下引发的制度变迁。而强致性制度变迁通常是建立在诱致性制度变迁所积累的制度创新实践经验基础上。因此,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面对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制度掣肘要积极呼吁,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也需要积极关注中职学校有关制度创新的呼声,积极关注中职学校制度创新的实践经验,将其提炼总结为新的政策法规,以便全面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