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017-03-04姚东平梁金川
姚东平++梁金川
【摘 要】课堂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体育课更是如此,没有互动,就不能体现课堂中的多主体性。互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教师与学生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将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让体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没有牢抓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主线。而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人自身、教育和社会的需要,通过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新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改变教学观念,建立和谐氛围
1. 转变观念,定位正确的教师角色
以往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灌输的方法,并对学生实行控制式的管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其主动性。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在实践中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一节课中,教师让各组学生用技巧垫来进行障碍跑(或跳),以发展素质。甲教师的做法是规定摆设障碍的方法,让学生在1分钟内摆好障碍,虽然障碍的摆法很独特、复杂,但学生练习的兴趣不大;而乙教师的做法是让各组学生自设障碍,由于是学生自己掌控的难度和形式,学生练习起来兴趣盎然。甲、乙两位教师的方式就透视出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达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2. 转变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氛围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实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师在课堂里要采用语言、肢体、情感、思维、技能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交往。例如经常用目光注视学生,向学生微笑,認真听取学生的回答等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努力程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应多参与学生的活动,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用学生的语言进行交流,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应多用肢体语言,如关怀的眼神、拍拍学生的肩、和学生击掌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应善于原谅学生的错误,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宽容,以此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氛围。
二、提倡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关系
1. 倡导合作学习,促进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练习、合作、交流,再练习,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索和掌握知识。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身心地与学生合作,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在投掷教学中,让学生想办法把旧报纸投得更远。先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再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有的学生将纸折成“火箭”,有的将报纸捏成团,最后把讨论好的意见再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开始时尝试、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投得远的好方法,学生们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2. 倡导主动性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学生参与具体活动的方向和强度。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成正比,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情景教学,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精彩的课堂导入,优美新颖的场地器材布置,不仅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还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情景、布置场地,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班级的学习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团结、合作意识的活动,包括即兴发言、课堂辩论、小组研讨、情景模拟、竞争游戏、小型教学比赛等。极大活跃了学生体育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活动中的学生寓情于境,产生乐学的气氛。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一节箱上前滚翻的课中,学生由低到高进行箱上练习。有些学生疲倦了,这时教师就鼓励学生各组自己拆开跳箱进行游戏活动。四个小组中有的将跳箱一层层竖起来,鱼贯钻过;有的两名同学站一层跳箱里面,搬运跳箱……教师也亲自参与,然后全班选择一种最方便组织的方式进行接力比赛。由于是学生自己布置的场地器材,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
3. 倡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提倡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从教学的备课、教材选定、设计教学方法和课后评价小结等,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探讨,共同备课。让学生自己来决定他们的教学内容,自己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尽量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学生根据目标的要求自学思考,交流讨论情况,进而准备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自学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自学。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相互学习与合作。学生也根据老师列出的预习提纲提出的问题和内容通过课外活动,进行自我研究,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互相讨论,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列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锻炼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最直接、最简单方法就是鼓励学生改编他们熟悉的游戏,诸如:练习方法、练习队形、比赛的规则等的改编,让他们相互比一比“看看谁的创编得——新、奇、乐”,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使他们今后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打下基础。
如在进行搬运接力赛跑游戏时,从名称入手,教师让学生结合搬运和赛跑两个要求进行游戏方法的思考,并尝试游戏。学生从观察、体验、交流中初步了解游戏方法规则,掌握了在快跑中搬运东西的技能,此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技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来设计游戏,如把东西换成别的(不好搬运的),或改成其他的游戏,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尝试练习、观察、讨论、交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游戏,掌握了技能。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快乐、轻松、活泼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体育教学课改,要求教法要有互动性、教学行为要有互动性、学习的内容要有互动性。只有师生教与学真正地互动了,才能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才能使良好师生关系由理想变成现实。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不仅融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也提高了教学水平。而建立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拓展空间,而不是让学生艰难地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教师就会有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将会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让体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没有牢抓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主线。而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人自身、教育和社会的需要,通过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新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改变教学观念,建立和谐氛围
1. 轉变观念,定位正确的教师角色
以往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灌输的方法,并对学生实行控制式的管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其主动性。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在实践中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一节课中,教师让各组学生用技巧垫来进行障碍跑(或跳),以发展素质。甲教师的做法是规定摆设障碍的方法,让学生在1分钟内摆好障碍,虽然障碍的摆法很独特、复杂,但学生练习的兴趣不大;而乙教师的做法是让各组学生自设障碍,由于是学生自己掌控的难度和形式,学生练习起来兴趣盎然。甲、乙两位教师的方式就透视出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达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2. 转变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氛围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实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师在课堂里要采用语言、肢体、情感、思维、技能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交往。例如经常用目光注视学生,向学生微笑,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等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努力程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应多参与学生的活动,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用学生的语言进行交流,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应多用肢体语言,如关怀的眼神、拍拍学生的肩、和学生击掌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应善于原谅学生的错误,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宽容,以此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氛围。
二、提倡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关系
1. 倡导合作学习,促进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练习、合作、交流,再练习,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索和掌握知识。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身心地与学生合作,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在投掷教学中,让学生想办法把旧报纸投得更远。先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再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有的学生将纸折成“火箭”,有的将报纸捏成团,最后把讨论好的意见再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开始时尝试、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投得远的好方法,学生们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2. 倡导主动性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学生参与具体活动的方向和强度。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成正比,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情景教学,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精彩的课堂导入,优美新颖的场地器材布置,不仅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还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情景、布置场地,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班级的学习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团结、合作意识的活动,包括即兴发言、课堂辩论、小组研讨、情景模拟、竞争游戏、小型教学比赛等。极大活跃了学生体育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活动中的学生寓情于境,产生乐学的气氛。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一节箱上前滚翻的课中,学生由低到高进行箱上练习。有些学生疲倦了,这时教师就鼓励学生各组自己拆开跳箱进行游戏活动。四个小组中有的将跳箱一层层竖起来,鱼贯钻过;有的两名同学站一层跳箱里面,搬运跳箱……教师也亲自参与,然后全班选择一种最方便组织的方式进行接力比赛。由于是学生自己布置的场地器材,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
3. 倡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提倡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从教学的备课、教材选定、设计教学方法和课后评价小结等,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探讨,共同备课。让学生自己来决定他们的教学内容,自己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尽量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学生根据目标的要求自学思考,交流讨论情况,进而准备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自学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自学。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相互学习与合作。学生也根据老师列出的预习提纲提出的问题和内容通过课外活动,进行自我研究,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互相讨论,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列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锻炼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最直接、最简单方法就是鼓励学生改编他们熟悉的游戏,诸如:练习方法、练习队形、比赛的规则等的改编,让他们相互比一比“看看谁的创编得——新、奇、乐”,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使他们今后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打下基础。
如在进行搬运接力赛跑游戏时,从名称入手,教师让学生结合搬运和赛跑两个要求进行游戏方法的思考,并尝试游戏。学生从观察、体验、交流中初步了解游戏方法规则,掌握了在快跑中搬运东西的技能,此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技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来设计游戏,如把东西换成别的(不好搬运的),或改成其他的游戏,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尝试练习、观察、讨论、交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游戏,掌握了技能。
体育教学是以實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快乐、轻松、活泼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体育教学课改,要求教法要有互动性、教学行为要有互动性、学习的内容要有互动性。只有师生教与学真正地互动了,才能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才能使良好师生关系由理想变成现实。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不仅融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也提高了教学水平。而建立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拓展空间,而不是让学生艰难地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教师就会有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将会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让体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孙洪涛,常子冠.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2]曲宗湖,顾渊步.“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1).
[3]蔡全坤.体育教学的调控艺术[J].中国学校体育,2008(04).参考文献
[1]孙洪涛,常子冠.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2]曲宗湖,顾渊步.“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1).
[3]蔡全坤.体育教学的调控艺术[J].中国学校体育,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