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先贤厚泽 育儒韵学子
2017-03-04刘泽锋
刘泽锋
【摘 要】在确立“儒韵”为裕源小学教育主题之后,裕源小学形成儒韵教育理念和系统,传承国学经典,彰显办学特色。构建儒韵教育的识别系统;以儒家文化的精髓,规范学生行为,创新德育形式;经典诵读引领,传承传统活动,丰富儒韵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与艺术体育结合,深化儒韵教育的内涵。裕源小学通过多种方式对“润先贤厚泽,育儒韵学子”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儒韵教育;国学经典;德育形式;课程建设体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每天清晨,裕源小学都传出悦耳的诵读声,这已经成为学校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中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裕源小学近年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构建儒韵教育的识别系统
1. 以“润先贤厚泽,育儒韵学子”为办学理念
确立“儒韵”为学校教育主题词,以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了“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儒韵教育的办学方向,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的途径,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
2. 以孔子文化为主题,营造高雅儒韵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广场上矗立的孔子像及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文化,“孔子行教”和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诠释,不仅营造了浓重的孔子文化校园氛围,更让广大师生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学楼的国学馆,也是学校的书法室,馆里有大量的传统文化经典名作,各种孔子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现正计划建设儒家文化长廊,在教师、学生使用的印有孔子标准像和儒家从教、治学名句的教案本、听课本、作业本,进行班级儒韵文化建设,由学生自己选用儒家名言警句、进行布置主题板报。
二、以儒家文化的精髓,规范学生行为,创新德育形式
学校的国家级德育课题《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把“国学”教育与学校德育、行为养成教育紧密结合,本学年编制了《勒流裕源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从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网络礼仪等方面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要求各年级诵读不同的经典内容,如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等,各年级在诵读的基础上,要求找到德育的践行点,并以演讲、小品、话剧、活动的形式进行展示。既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锻炼提高的舞台,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例如评选“孝顺的好孩子”,学校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捶背、按摩、洗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周家长签字证明落实情况。
同时以传统节日教育为依托,把儒家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全面培养温、良、恭、俭、让的儒韵学生。还开展了“中秋话团圆”灯笼设计,创意月饼比赛,“知中秋,话传统”经典诗文分享会,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向国旗敬礼”系列活动,清明节“寻根问祖”主题教育活动等,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
三、经典诵读引领,传承传统活动,丰富儒韵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
1. 诵读经典,开启学生智慧
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诵读一些经典,然后在以后的成長中慢慢地体悟,会让学生终生受用无穷。学校通过三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一听,即听广播,开设“红领巾经典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二抄,让学生做经典卡、办手抄报、制经典集;三赛,进行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2. 通过系列活动,传承儒家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情怀
如纪念孔子诞辰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先贤孔子,既是我国的万世师表,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如一年级新生的开笔礼,通过“自正衣冠”、“朱砂启智”、“开笔启蒙”、“茶敬亲师”等一系列庄重的仪式,寄寓让孩子们勤学习、懂礼仪,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又如通过歌颂吟唱,经典展示活动,即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锻炼提高的舞台,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3. 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打造儒韵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
儒韵教育必须体现在学校的育人行为中,体现在育人的课程建设中,而学校的儒韵教育本身又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吸收的营养,因而课程建设就是一个关键。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国学经典的整合,打造德育课程。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孟母三迁》等传统文化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整合。《品德与社会》中教学的“狼来了”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孔子核心思想中“信”的内涵;语文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紧密结合课堂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把古老的经典演绎成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活性画面,如拍手诵读、画面跟读、器械配读、情景在线等。在课堂教学中,不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经典故事演讲、经典美文朗诵等备受孩子喜爱的学习方式开展得有声有色。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中华武术”、“葫芦丝”、“经典诵读”、“英语自然拼读”等校本课程建设。现已初步建设好“葫芦丝”及“英语自然拼读”校本课程教材,正在计划建设“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低年级开设内容为《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任务是:诵唱中华传统美德童谣、儿歌、启蒙读物,以国学启蒙,立身养性;中年级开设内容为《笠翁对韵》、《千字文》、《宋词》,任务是:诵唱古诗经典、对词吟诗,谈古论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高年级开设内容为《论语》、《大学》,任务是:诵唱经典古诗文,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从而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材,理解诗人,感悟诗情,陶冶心灵,升华情感,达到提炼古诗精华,塑造健全人格的教学目的。
4. 探索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教学
利用“人人通”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教师制作的微课,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终端,不受时空限制地自主、个性化学习。学校现正在平板实验班(四年2班)进行试验探索阶段,目前进展良好,学生已熟练操作移动终端,并能随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和练习,兴趣很浓,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正在逐步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四、与艺术体育结合,深化儒韵教育的内涵
读书养儒韵之气,艺体炼儒韵之神。学校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通过社团建设发展学生个体,每天上午七点半到八点半,及每周四下午为社团活动时间,学校设立了“经典诵读”、“葫芦丝”、“书法”、“武术”、“篮球”、“足球”“舞蹈”及“儒韵文学社”等20个社团,让学生自由选择社团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校园生活。学校“经典诵读”社团表现突出,多次承担对外开放展示活动的表演项目,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突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