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长的烦恼》成为回忆
2017-03-04读书人
□读书人
当《成长的烦恼》成为回忆
□读书人
一直很想给这个片子写些东西,总想说些什么。可不知怎么的,一拿起笔来,大脑就一片空白,就跟其中一集里迈克拿起笔面对考卷的感觉一样。
我和很多中国“成迷”一样,出生在一个生活不宽余、可温饱无虞的家庭。在那个属于我自己成长的岁月里,像剧中这家人的两层大房子,漂亮时髦的私家汽车,大开门的电冰箱,桶装冰激凌,自己父母不同的教悔、兄弟姐妹间的情义、波纳那样的“好哥们”,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都是一辈子也不可能拥有的梦想。
我想每个“成迷”,可能都有一分从这部片子中获得的、对未来人生和生活的向往与感动。
很奇怪,那个时代很多美剧我也曾着迷,但这么多年后,还能给我发自内心的感动的却不多。要是以后有个属于我自己的、“影响我一生”之类的影视作品排行,《成长的烦恼》肯定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时过境迁,很多很多年过去了。
大约是2004年也许是2005年,我坐在家里的大沙发上,就像西弗家客厅里的那个一样,当然没那么大,把这部电视剧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一集也没落下。近八年的人生时光(《成长的烦恼》首播持续了八年),浓缩成了十多个难忘的欢乐夜晚。杰森、麦琪、迈克、卡萝尔、本,还有已经离世的波纳,在难忘而温馨的音乐声中,他们又一次站在我的面前,好像在说:“嗨,好久不见啊!你变啦!”
那十多天的夜晚,我都在笑,是那种老友重逢般的笑,是要有眼泪流出的感动。也是第一次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最后结局:空荡荡的客厅,西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比萨饼,谈笑中相互回忆着往事的片断。然后,收好一切,依依不舍地退出这间伴随他们多年、在他们人生中留下一段特殊岁月的大房子,那个真正而又不存在的家。
家,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人生的港湾。每当你在外经历风雨后,可以回到家关上门,把一切关在外面,可以对父母诉说别人的不是与自己的委屈,可以有兄弟姐妹的扶持与安慰,甚至是指导和效仿。直到有一天,我们却对彼此要说:“再见。”特别是卡萝尔的那句“再见”,已经超越了台词,说出了我心中永远都不想说出的那两个字。这是对这部电视剧的拍摄与播映说再见,是对近八年的成长时光说再见,也是我对自己曾经与他们一起成长的一段人生经历说再见。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复制重来的。无论是剧中的西弗一家人,还是现实中的演员们自己,大伙即将各奔东西,各自都将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当门关上后,麦琪又跑回屋里,拿走那一家人的合影,略带忧伤地触摸着墙壁上刻下的文字。那是在告别,可我感觉又像是在抚摸一位逝去的好友或亲人墓碑上的字。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值得回忆的往事,与那些永远活在你心中的人们。
也是在那以后,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把该片重看一遍的勇气。
随着年轮的不断旋转,每每想起这个场景,我心中那分莫明的感动越发强烈。对这部电视剧的感悟,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同。特别是代表人物“迈克”。我想,很多人是“成迷”的同时也是“迈克迷”吧!可以这么说,10岁时看他,你会找到伙伴的感觉;20岁时看他,你会找到知己的感觉;30岁时看他,你会找到未来生活的影子与向往;40岁时,你可能会感悟出他成长中给父母制造的那些‘烦恼’了;50岁?我想我可能会怀念那时的自己,以及柯迈隆扮演的迈克和《成长的烦恼》。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真实的一面开始走进了我的生活,特别是看着电视里报道的,国内外那些或因蝇头小利或因父母财产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的兄弟姐妹们,对利益的追逐早以取代了亲情,令双方如仇敌。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更加感谢《成长的烦恼》带给我的美好与怀念。
最后写几段结束语,一段是迈克学表演时那个老师的话:“人生只是个大舞台,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
还有一段是波纳当兵前的话:“在未来还没选我之前,我却抓到了未来!”
有时在夜晚,我对着夜空回首自己这几十年的成长岁月。微风吹过,不禁在想:我能像杰森那样当个好父亲吗?我也会拥有那样一个大家庭吗?这时脑海中总会想起剧中的音乐,和那一张张难忘的面孔。
(责编 李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