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地域视角下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合理定位

2017-03-04王建明陈献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台州检察院检察

王建明+++陈献

摘 要: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检察工作不断推进的活力源泉。当前,各地检察机关正如火如荼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但究竟建什么、怎么建则需要各地检察机关深入思考与抉择,而其要点则在于检察文化建设的定位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台州各县域检察文化建设为例,实证分析、考察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与检察职能特征进行深度融合,以期找到一个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合理定位点,从而更好地为繁荣和发展基层检察文化服务。

关键词:地域视角 基层 检察文化建设 定位 台州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检察文化不仅需要展现检察机关性质职能的共性文化,也需要融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个性文化,唯有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方能有效地实现彼此之间和谐统一。近年来,台州市检察机关紧扣检察职能特征,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全力打造富有台州气息的检察文化。同时,椒江、黄岩、路桥、临海、温岭、玉环、天台、仙居、三门等台州下辖九个县级检察院也着力围绕检察职能特征,深度融入自身地域特色文化,纷纷创建起了各具特色的“台检子文化”。

一、找准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主线

(一)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职能特色

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各个法系的检察制度都积淀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元素。它们既包括独具检察特色的司法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等抽象理念,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规章、程序规范、工作标准等具体制度;既包括检察机关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物质形态,也包括检察人员办案办公、服务群众和生活休闲等行为方式。检察文化建设需要围绕这些元素展开,充分突显检察机关的职能特色,确保检察文化建设为检察履职服务。例如,三门县检察院调动各方力量,以群团活动为载体,由团支部、女检察官工作小组、检察法治宣讲团、等各群团自发组织活动,投身普法宣传、送法进校和职务犯罪预防等各项法律公益活动,积极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检察工作创新创优发展。

(二)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地方特色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地方因地理方位、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等不同,积累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一个地方最具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独特标志。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应当从这些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中,汲取充沛的滋養,展示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例如,仙居县检察院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就非常注重挖掘本地特色,组织全院干警瞻仰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纪念堂,聆听讲解人员讲述400多年前的一位敢于秉公执法的“检察官”——吴时来的模范事迹,巧妙地引导干警从检察职能的角度出发,领会仙居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

(三)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人本特色

检察文化建设不仅是组织的行为,更是检察人员的自觉行为。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结合当地民俗民风民情,充分发挥在岗在职检察人员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文化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临海市检察院立足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始终坚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以剑喻检,创作院歌《剑魂》,忠诚地展现临检人的赤子之心。同时,由该院青联会牵头,每个部门都征集确立了体现自身职能特点的部门训,每位干警都创作展示了体现自身职业追求的座右铭,充分展现了临海检察“文化人”艺术创作才华,推动了全院检察文化建设。

二、紧扣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面向

(一)检察精神层面

从检察精神的层面看,不同地方的检察机关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也要吸收当地的主流精神文化。如仙居县检察院从仙居历史上楚越战争、北人南迁和儒释道传播的养分中,培育了开拓精神;从古时下汤人对台州最初文明筚路蓝缕、积极有为的开发中,种下了奋斗精神;从仙居历史名人吴芾勇斗权贵、民女顾惜宝慷慨赴死的高尚气节中,形成了鲁迅笔下的台州式硬气,并最终汇流成了仙居检察“崇法尚文、敏思慎行、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这一仙检精神,使仙居检察文化更加可亲、可感、可知、可行。

(二)检察职责层面

从检察职责的层面看,基层检察文化既要坚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又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职责文化。如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工程作为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建设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全国100个挂牌督办的重点职务犯罪预防项目。台州市检察院切实发挥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职能作用,联合沿线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等6个县级检察院,共同对该工程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使检察职责文化呈现出了很好的地方特色。

(三)检察管理层面

从检察管理的层面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首要的就是讲求纪律性和严肃性。孟子有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检察管理工作而言,既要坚持严格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也要引进和加强现代科学管理。如台州市检察院借鉴企业管理的“精准化”管理模式,严格规范使用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了一整套执法流程控制体系和机关规范化管理制度。又如黄岩区检察院提出“人本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它们把软服务和硬管理结合起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检察环境层面

从检察环境的层面看,检察环境是检察机关的形象展示窗口,是展示检察精气神的无声符号。如今,大部分县级检察院均结合“两房”建设,实现了检察机关建设的园林绿化,用书画艺术形式对办公场所进行了美化,用体现检察特色的法谚法语、名言警句点缀了机关走廊,营造出了检察机关高雅、严肃、活泼、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仙居县检察院投资建设的“六大文化长廊”——“仙检精神文化长廊、廉政文化长廊、书法绘画文化长廊、摄影文化长廊、团队细节文化长廊和名言警句文化长廊”等,既美化了环境,又多元素地阐释了“仙检精神”。

(五)检察活动层面

从检察活动的层面看,检察机关既要狠抓思想政治的教育培训,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活动时,应当紧密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展开。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检察人员除了检察官的职业身份外,更多的是当地社会的一分子,民俗风情是融入当地人血液里的东西,是不可更改的基因。如椒江区检察院干警很多是当地戏曲“台州乱弹”的欣赏者,他们深受“台州乱弹”所反映的雄健质朴的剧风影响,大都具有非常淳朴的处世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做事风格。

三、精构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深挖地域文化自身特征和内涵

当前,检察文化建设尚处于摸索当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各基层检察机关应因地制宜,主动寻找地域文化特色,包括地理位置、山水风景、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等各方面的文化元素。比如,天台山和合文化强调高尚的道德情操。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个绝妙的对答成为智慧人生谦卑處世的至理名言。天台县检察院充分利用上述“和合”理念引导干警珍惜在一起的工作机会,讲友谊、讲理解、讲友情,彼此包容,由此营造出了一份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

(二)积极促成地域文化有效映射

映射有“反映”之义。文化映射,是指从地域文化到检察文化的有效反映、衔接。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文化形式基本上都是零散的、无序的,要做的就是将原有的地域物质文化,或者精神文化进行提炼加工,并找到与检察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二者之间的共存共荣。天台山和合文化提倡“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从而避免激烈的对立与冲突,以达到平衡和谐的理想状态。天台县检察院秉承“和合”理念,着力构建和谐的检察人际关系,凝心聚力,有效提升了检察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诸如此类的对于地域文化阐释和吸纳,都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科学策划具有地域特点的主题文化活动

基层检察机关应科学地制定主题文化活动规划,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并同步落实保障措施。惟其如此,地域文化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位检察人员,并渗透到其工作和生活之中。对此,台州市检察院在前期分析评估、提炼的基础上,草拟了符合台州实际的“十三五”检察文化建设纲要,并确立了如下几项原则:第一是层次原则,即在时间上,将检察文化建设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在空间上,按照检察文化建设的几个层面,制定分目标。其次是适中原则,即检察文化建设目标要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考量。最后是个性原则,即要突显本单位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找到最切合自身条件的检察文化建设支撑点,继而充分挖掘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①。

注释

① 黄晖丽.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8).

猜你喜欢

台州检察院检察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台州:云水长和岛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