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的研究
2017-03-03文乾
文乾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数量与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若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有效管理非常有必要。传统的企业中大多是将人事部与人力资源部门混为一谈,没有对人力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也没有对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约束。所以,现代企业中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具有组织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本文以人力资源的特点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研究
一、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本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前者的主要内涵就是将员工的心理诉求放在首要位置,在满足员工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使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另外,企业的管理者也要明白,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想要增强企业活力与感染力,企业就要创建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现代化理念融入公司管理过程中。
2.差异管理
差异管理也是人力资源科学性的有效特征。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的性格、能力、状态都是不同的,想要将他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就需要管理者熟悉每一位员工的具体特点,在管理工作中发现每一位员工的优势。
3.团队管理
要想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出来,就要重视团队管理工作。有的时候,企业需要每位员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集体合作过程中才能完成一些工作,因此,真正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是只重视个别人的作用,而是要将公司的员工都团结到一起,激发企业的生机。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的研究
1.三维立体模式中的第一维
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维是最基本的部分,也为另外两个维度奠定了基础。它主要是指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当中,企业管理者制订的高层战略手段,也是整个公司的核心执行方式。具体措施如下:第一,由公司的执行者根据企业现有的状态制订最优的策略与方针。此策略要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不能超出企业的预算范围,也不能过低,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第二,制订人力资源的整体工作流程,围绕人力资源信息预测、人力资源战略评估、人力资源方针实验等几个步骤进行。第一层维度主要针对的是公司的整体目标,要求决策者要规划好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工作。而人力资源信息预估则是部门经理的工作,即按照各部门员工的具体特点将任务逐一分配下去。在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决策者、管理者、部门经理的具体统筹,即对任务执行情况统一进行综合,在共同评估过程中进行协助与制约。
2.三维立体模式中的第二维
作为三维立体模式中的第二维,它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具体的操作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将各部门工作具体落实。人力资源的最高管理者主要负责人员的招聘、考核、业绩审查等。而在公司逐渐走入稳定的阶段,管理者更加注重的是长期客户的拥有数量,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任务则主要着眼于客户的长期维持时间。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倡要灵活运用管理手段,在规范化、统一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创新。
3.三维立体模式中的第三维
三维立体模式中的第三维度要求管理者要将人力资源的基础部门与业务评估部门进行准确划分。其优势在于人员的岗位评估与岗位分析功能强大。管理者可以在公司内部设立绩效考核监督平台,其中包括每一位基层员工的经济效益,也包括各管理层的工作任务结果,这样就使得中小型企业可在透明化的监督平台下开展工作,完善人员管理的思路。
三、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人力资源平台的约束性不强,但只要转变运营的方式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战略性的任务分配,就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到人员的科學化管理与分配。
参考文献:
[1]赖君荣,陈 剑.中小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浅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2).
[2]师国君.论中小型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的应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