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业团队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7-03-03杨永福苏小燕
杨永福+苏小燕
摘 要: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笔者立足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为例,运用“创业团队模式”培养学生,整合高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通过研究和实践,力争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并鼓励和引导团队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来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创业团队;人才培养;独立学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创新创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创新型中小型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经调研,大部分创新型企业是由创新创业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比如,Cooper(1973)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地方的955家新创业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59%的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创业家团队组建的。他对位于波士顿、旧金山、密尔瓦基市的33家新创公司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共有23家是由创业团队所共同建立的,而调查237家计算机软件新创企业,发现仅有68家为单一个人创业家所创立的,有2/3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创业团队成员为主导的。在市场竞争大环境下,整合、优化各行各业人才资源,以创新创业团队模式为主的创业活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而北京、廣东、上海等地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到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就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以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以缓解就业压力。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新要求。同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完成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任务。在鼓励创业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在“减法”和“加法”上做文章。一方面,清障减负做好“减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住所登记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登记改革;简政放 权、减税降费,实施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为创业创新腾出更多空间。另一方面,搭台助力做“加法”:培育公共创业平台,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创业基地、创业园区,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平台。国家与地方政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也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保障。
在高校,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大多数独立学院走上了一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追求办学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如何使独立学院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锻炼成才,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生存并发展,本文提出以创业团队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的观点,基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目标、独立学院专业特长和创业团队的理论依据,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设计专业为例,进行研究和实践,力争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能走出一条属于独立学院人才自己的路。
通过对独立学院生源、学习情况、就业情况等现状进行调研及分析,目前独立学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生源
目前独立学院招生主要以高考成绩本科第三批为主,学习基础一般,但是综合素质较强,大部分生源的成长环境较优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为创业团队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学习情况
大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相比一本和二本学生来说普遍偏弱,但在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少部分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表现较出色。这样的现状为创业团队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协同合作空间。
3.就业情况
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方面,部分学生选择了与专业相关工作,部分学生则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却偏离所学专业的工作,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条件有关。从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设计专业看,后者比例偏重。
笔者根据独立学院生源、学习和就业等基本情况,整合其优势,运用创业团队培养模式培养独立学院综合应用技术型人才,来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改变就业形势。
二、创业团队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1.基于设计类专业创业团队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具体情况制订设计类专业学生创业团队培养计划。在制订培养计划过程中,构建“3+1”的教学体系,即三年专业知识学习加一年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本着“加大实践环节课程比例,基础课程统一,专业课程分流”的原则,以培养综合应用技术型创业团队为目标,将工业设计、风景园林、环境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统一设置,安排在一年级;专业课程根据各设计专业的特点在二、三年级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比例占总学分的40%以上,主要安排在二、三、四年级。创新创业课程主要通过选修课开展教学,采用线上和线下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学习和实践。
(2)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广西设计行业主要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为主,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模拟项目设计等创新实践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广西企事业单位所需的标志设计、海报设计、画册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淘宝店铺形象设计、包装设计、旅游产品设计等企业设计项目与设计工作室运营等创业实践训练,重点培养设计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合理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开展创新创业理论及技能培训与实践活动,鼓励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做好带头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导师应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与合作,尤其是同行企业,通过外包行业企业的项目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积累设计经验;同时教育学生团队在创业初期应具有奉献精神,从免费或低价的设计开始做起,逐步积累业务渠道及提高设计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今后团队发展打下基础。笔者通过三年的学生团队创新创业指导,共培养学生97人,组织学生成立和运营设计工作室8个,指导学生完成企事业单位设计项目10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荣获各类设计竞赛奖项20余项,荣获创业大赛奖项2项。
2.加强校企合作
以工作室搭建与企业沟通和合作为窗口,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促进创业团队的成长与发展。笔者及所在团队成员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通过引导为辅、学生实践为主的形式指导学生与企业洽谈、合作。企业通过对工作室的考验、指导与合作,让学生能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接触到企业对于人才技能的具体要求,为今后学生专业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辅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为了提供更好的交流与学习环境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团队成员根据项目研究与实践,开发与设计制作了“大学生创业团队培养信息平台”网站和移动版手机站,主要设置了项目概括、新闻动态、团队培养、团队成果、团队交流、项目成效、项目实践、联系我们、留言板等栏目,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线上学习与交流、项目实践的网络平台。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导师对学生团队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课题组根据培养创业团队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际交往、企业管理、企业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高校和企业中精心挑选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导师,同时组建了设计类专业群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有效引导、教育和指导学生开展创业训练和实践。双师型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水平及实践经验,使学生学会生存,先有生存而后有发展;教学生学会沟通,从知识到通识,再转化为常识,而后才可能升华为智慧;教学生学习方法,记住不该忘记的,忘记不该记住的;使学生学会一种技能,同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笔者在开展创业团队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设计工作室普遍缺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学生创业意识不强,缺少创业自信。为了解决以上所遇的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联系工商管理、财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双师型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团队的设计技术和创新能力,提高自信心,积极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团队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联合企事业单位合作孵化学生创业团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扩大专业涵盖,将项目复制到其他专业领域,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奋斗。
参考文献:
[1]张 俊,颜吾芟.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吴文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着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4]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矫 健,黄越娟,张 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型大学创业团队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2(7).
[6]林 嵩.创业研究进展综述与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5(6).
[7]苏毓敏.大学生创新型创业团队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