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7-03-03陈振林
陈振林
“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主旨。
“概括”是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明确作者的观点,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常见的命题角度有: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观点的异同。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题通常以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出现,表述为:“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是”。不过,也有例外,会以客观题的型式出现。考生可运用以下答题方法:
一、直接提取表达观点态度的词句
在做论述类文本试题时,不少考生面临两种困境,一是读不懂,二是选不出。这时我们需要用勾画关键词句的方法从整体上快速疏通文意。在一般论述类文本中,有些句子本身就是中心句、重点句,能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我们在阅读文本时,直接用笔划出,作好记号,这些句子有可能与答案直接相关。
我们应重点关注关键语句: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性的句子,如“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从结构上来讲,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
二、归纳概括段落要點
有些论述类文章,观点态度并不是集中在一段中,而是分散在多个段落中,考生在阅读文本时,须对内容条分缕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怕遗漏,可先分部分、分层次把握其脉络,再概括层意。归纳概括时要总览全文,把握整个文意,要善于找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把握全文脉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找准内容要点,不遗漏,也不要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牵扯进去。
三、对比分析题干关键信息
在提取了观点态度语句,或者归纳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之后,最关键的一步,是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异同,辨析正误。
对比时,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以增词、减词、换词等方式“偷换概念”,使选项与原文在数量、范围、程度、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以增词、减词、换词等方式“改变特点”,错说或然与必然、未然与已然、主要与次要、肯定与否定的;通过换词的方式“张冠李戴”,选项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章时,故意弄错对象的;通过删词或改换说法的方式,导致“指代错位”的;通过改换说法或者拼凑语句的方式“曲解原意”的;属于“无中生有”的;属于“答非所问”的。另外,要特别注意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选择关系的选项,可能这些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条件关系有变化、选择关系有侧重等。